定了!工信部重大發布

2024-09-11     中國基金報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

工信部印發《關於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相關部署,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關於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提升移動物聯網行業供給水平、創新賦能能力和產業整體價值,加快推動移動物聯網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

移動物聯網是以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為載體,通過多網協同實現人、機、物泛在智聯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截至2024年7月末,我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25.47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的比重達59%,移動物聯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通知》立足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節奏、各行業領域移動物聯網應用現狀,明確了移動物聯網發展目標。到2027年,基於4G(含LTE-Cat1,即速率類別1的4G網絡)和5G(含NB-IoT,窄帶物聯網;RedCap,輕量化)高低搭配、泛在智聯、安全可靠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通知》部署了四方面主要任務:一是夯實物聯網絡底座,主要包括加強網絡規劃建設、提升網絡智聯能力;二是提升產業創新能力,主要包括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增強產業供給能力;三是深化智能融合應用,主要包括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社會治理智能化、助力民眾生活智慧化;四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主要包括優化價值評估方法、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完善安全保護機制。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動強化要素保障,做好監測評估和交流推廣,協同產業各方凝聚合力,紮實推進《通知》中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加快移動物聯網與重點行業融合應用,推動移動物聯網高質量發展,有效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新型工業化。

關於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

工信廳通信〔2024〕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各相關企業:

移動物聯網是以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為載體,通過多網協同實現人、機、物泛在智聯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相關部署,進一步深化移動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融合,提升移動物聯網行業供給水平、創新賦能能力和產業整體價值,加快推動移動物聯網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新型工業化,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發展目標

到2027年,基於4G(含LTE-Cat1,即速率類別1的4G網絡)和5G(含NB-IoT,窄帶物聯網;RedCap,輕量化)高低搭配、泛在智聯、安全可靠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5G NB-IoT網絡實現重點場景深度覆蓋。5G RedCap實現全國縣級以上城市規模覆蓋,並向重點鄉鎮、農村延伸覆蓋。移動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力爭突破36億,其中4G/5G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占比達到95%。支持全國建設5個以上移動物聯網產業集群,打造10個以上移動物聯網產業示範基地。培育一批億級連接的應用領域,打造一批千萬級連接的應用領域。

二、夯實物聯網絡底座

(一)加強網絡規劃建設。基礎電信企業要開展移動物聯網年度滾動規劃,結合需求適度超前建設移動物聯網絡。按需提升5G NB-IoT在市政、家居、教育、農業等重點領域深度覆蓋水平。進一步加大5G RedCap部署力度,加快推進新建5G基站同步開通5G RedCap,支持已建5G基站完成5G RedCap升級,推動在行業虛擬專網應用。加強網絡監測和優化,面向移動物聯網用戶需求提升網絡質量。

(二)提升網絡智聯能力。基礎電信企業要加快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移動物聯網絡的應用部署,推動實現網絡連接、資源管理、運行維護等方面的內生智能,提升網絡智能化水平。加強面向城市智聯、低空智聯、農業智聯等場景適配,更好滿足高中低速、廣域覆蓋、上行增強等業務需求。

三、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三)推進標準體系建設。行業標準組織、基礎電信企業要加強終端標準制定,加快平台物模型標準統一,提升智能連接能力,降低產業鏈上下游適配複雜度。鼓勵基礎電信企業與垂直行業龍頭企業共同制定標準,促進移動物聯網跨行業深度融合。支持產業各方參與5G-Advanced(5G演進)國際標準制定,開展無源物聯、通感一體、5G TSN(時間敏感網絡)、高精度定位、衛星物聯等技術研究、標準制定和測試驗證。制定不少於30項移動物聯網標準。

(四)增強產業供給能力。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和移動物聯網專業公司發揮產業優勢,培育掌握關鍵資源和核心能力的鏈主企業,形成大中小、上下游企業協同共生、韌性強勁的產業格局。鼓勵晶片、模組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基礎電信企業要加強物聯網平台建設,發揮海量數據優勢,開展人工智慧大模型創新應用,發展智能物聯產品。鼓勵基礎電信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合理開放物聯平台能力,降低開發門檻,促進數據採集和有效利用。支持各地建設移動物聯網產業集群,打造面向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台。

四、深化智能融合應用

(五)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基礎電信企業要加強與工業、交通、能源等企業協同,促進移動物聯網在工業製造、交通物流、智能電網等領域融合應用,提升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推動在平台化設計、網絡化協同等典型模式中的應用,滿足「5G+工業網際網路」重點場景的業務需求,促進位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在智能製造領域,加快在研發、生產、管理等環節的應用,強化在人機互動、智能調度等場景的支撐能力,滿足智能製造發展需求。在交通物流領域,開展智慧倉儲、智慧郵政等應用試點,提高交通運輸效率和物流服務質量。在智能電網領域,提高在新能源發電、數字輸電、智能變電、智能配電、智能用電的全環節應用,增強電力系統「可觀、可測、可控」能力。

(六)促進社會治理智能化。基礎電信企業要發揮產業和技術優勢,支持各地推進移動物聯網在市政、環保、應急等領域規模化應用,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治理水平。在市政服務領域,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及建築物等網聯化和智能化改造,部署智能水務、智能抄表、智慧安防等感知終端和城市級物聯網平台。在環境監測領域,運用移動物聯網技術實現信息採集、存儲和追溯,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在應急管理領域,與應急物資生產、採購、儲備、調撥、運輸等環節相結合,提高應急物資管理效率和精準度。

(七)助力民眾生活智慧化。基礎電信企業要深化與汽車、醫療、家電等企業合作,推廣移動物聯網在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健康、智能家居等領域應用,促進民眾生活更加便捷舒適。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推動在行車監控、自動駕駛等場景應用,實現信息交換共享、複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和協同控制等功能,鼓勵5G RedCap車載應用創新。在智慧醫療健康領域,擴大在血壓儀、血糖儀、穿戴物等終端設備中的智能化應用,開展智慧醫療健康設備和應用創新,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和健康數據分析能力。在智能家居領域,推進在燈控、門鎖、機器人、安防監控等智能終端中的集成應用,提升家居全場景智能化服務能力。

五、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八)優化價值評估方法。基礎電信企業要全面評估移動物聯網整體價值,體現移動物聯網卡、硬體終端、軟體平台等業務載體的連接價值,以及對計算、存儲等業務增長的帶動價值。要優化收入統計口徑,將物聯網終端硬體、平台服務等納入通信服務收入,將帶動業務收入納入移動物聯網業務統計口徑,科學合理體現移動物聯網業務價值,為移動物聯網產業鏈健康發展創造有利局面。

(九)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基礎電信企業要把握好行業發展和用戶權益保護之間的關係,統籌考慮4G/5G和2G/3G移動物聯網服務的銜接、遷轉等工作,做好各類移動物聯網用戶服務,滿足用戶業務選擇需求。完善用戶投訴處理機制,優化業務處理流程,提升行業服務質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要組織基礎電信企業繪製移動物聯網絡覆蓋地圖,公布網絡覆蓋情況,助力行業企業應用創新和業務拓展。

(十)完善安全保護機制。基礎電信企業要強化移動物聯網安全防護能力建設,不斷深化移動物聯網安全風險評估。加強物聯網卡安全管理,嚴格落實物聯網卡安全管控措施,提升物聯網模組、終端等設備安全性。加強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引導數據處理者加強數據安全防護和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定期開展數據安全風險評估,不斷提升數據安全保護水平。立足國家安全,科學規劃物聯網網絡建設和業務發展,規範落實「三同步」要求。

六、保障措施

(十一)強化要素保障。各地通信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會同地方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圍繞網絡建設、行業應用、產業發展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形成推進合力。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台作用,推動金融機構為移動物聯網企業和項目提供多樣化投融資支持。發揮基礎電信企業、產業聯盟、科研機構等作用,開展職業培訓、人才認證,培養移動物聯網相關人才。

(十二)做好監測評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要研究建立移動物聯網發展監測指標體系,開展移動物聯網網絡能力測試,建設移動物聯網應用協調平台,推動解決供需不匹配等問題。基礎電信企業要加強網絡建設、優化和運維工作,促進網絡質量和服務提升。支持開展「萬物智聯」城市發展總結評估,促進移動物聯網賦能地方發展。

(十三)加強交流推廣。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組織開展移動物聯網典型案例徵集,遴選一批技術先進、成效突出、應用前景良好的應用案例。加強典型案例宣傳推廣,形成示範效應,發揮賦能帶動作用。支持移動物聯網發展方陣開展相關產業活動,建設一批移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創新中心,促進合作交流和成果轉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24年8月29日

五問+一圖,讀懂《關於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工信廳通信〔2024〕52號,以下簡稱《通知》)。為推動政策加快落地,回應社會關切,現對《通知》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通知》出台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移動物聯網是以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為載體,通過多網協同實現人、機、物泛在智聯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

在信息通信行業各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8月我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首次超過行動電話用戶數,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移動物聯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網絡基礎更加堅實。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覆蓋最廣、性能優越的網絡基礎設施,截至2024年7月末,全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1193萬個,形成了面向不同行業應用需求的差異化接入能力。 二是應用規模持續提升。截至2024年7月末,基礎電信企業發展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25.47億戶,占移動終端連接數比重達到59%,行動網路「物超人」步伐持續擴大,廣泛應用於公共服務、車聯網、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領域,移動物聯網應用賦能作用不斷彰顯。 三是產業生態不斷壯大。推動將NB-IoT納入5G國際標準,形成涵蓋晶片、模組、終端、設備、服務等環節的完整移動物聯網產業鏈,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等方面處於全球領先水平,模組、終端等方面湧現出一批龍頭企業。

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通信技術與移動物聯網加快融合,「萬物智聯」已成為移動物聯網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我國移動物聯網高質量發展面臨網絡覆蓋有待優化、高端產業有待突破、行業應用有待深入、連接價值有待提升等問題,需要引導產業各方凝聚合力,加快移動物聯網與行業融合發展的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發展物聯網。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完善流通體制,加快發展物聯網」。《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提出「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持問題導向,研究發布《通知》,進一步加強指導,提升移動物聯網行業供給水平、創新賦能能力和產業整體價值,加快推動移動物聯網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新型工業化。

二、《通知》提出了哪些主要目標?

《通知》立足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節奏、各行業領域移動物聯網應用現狀,研判移動物聯網發展趨勢,確定了移動物聯網發展目標。到2027年底,基於4G(含LTE-Cat1,即速率類別1的4G網絡)和5G(含NB-IoT,窄帶物聯網;RedCap,輕量化)高低搭配、泛在智聯、安全可靠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

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面向移動物聯網重點應用場景,實現5G NB-IoT深度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實現5G RedCap規模覆蓋,進一步向重點鄉鎮、農村延伸覆蓋。

在融合應用量智提升方面。移動物聯網終端連接數突破36億,其中4G/5G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占比達到95%。培育一批億級連接的應用領域,打造一批千萬級連接的應用領域。

在產業生態繁榮發展方面。支持全國建設5個以上移動物聯網產業集群,打造10個以上移動物聯網產業示範基地。制定不少於30項移動物聯網標準。

三、《通知》部署了哪些重點任務?

《通知》圍繞網絡、應用、標準、產業、服務、安全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夯實物聯網絡底座、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深化智能融合應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四大主要任務,系統推進移動物聯網應用規模拓展和產業生態繁榮。

一是夯實物聯網絡底座。結合需求適度超前建設移動物聯網絡,按需提升5G NB-IoT在重點領域深度覆蓋水平,加快全國縣級以上城市5G RedCap規模覆蓋。積極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移動物聯網絡的應用部署,做好面向城市智聯、低空智聯、農業智聯等場景適配。加強網絡監測和優化,開展網絡能力測試,推動提升網絡質量。

二是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和移動物聯網專業公司發揮產業優勢,培育掌握關鍵資源和核心能力的鏈主企業。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開展人工智慧大模型創新應用,合理開放物聯平台能力,促進數據採集和有效利用。推進標準體系建設,提升智能連接能力,降低產業鏈適配複雜度。支持各地建設移動物聯網產業集群。

三是深化智能融合應用。通過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社會治理智能化、助力民眾生活智慧化等3個重點方向推進10個行業領域的移動物聯網部署,賦能垂直行業企業提質、降本、增效。促進移動物聯網在工業製造、交通物流、智能電網等領域融合應用,提升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推進移動物聯網在市政、環保、應急等領域規模化應用,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治理水平。推廣移動物聯網在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健康、智能家居等領域應用,促進民眾生活更加便捷舒適。

四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優化價值評估方法,科學合理體現移動物聯網業務價值,為產業鏈健康發展創造有利局面。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完善用戶投訴處理機制,公布網絡覆蓋情況,提升行業服務質量。推動完善網絡安全保護機制,提升物聯網卡、設備、數據等安全保護水平。

四、《通知》在優化移動物聯網價值評估方法方面有何考慮?

近年來,我國移動物聯網業務發展較快,截至2024年7月末,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25.47億戶,比去年同期增加18.6%,2024年1-7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2%,規模效應和賦能帶動作用凸顯。但從基礎電信企業的收入統計來看,移動物聯網收入占比較低,終端、平台等直接收入未納入通信服務收入,帶動的大量計算、存儲等收入未納入移動物聯網收入統計範疇,海量連接帶來的價值在收入統計上未充分體現。

為科學合理體現移動物聯網產業價值,營造促進產業鏈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通知》明確提出優化移動物聯網價值評估方法,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全面評估移動物聯網整體價值,體現移動物聯網卡、硬體終端、軟體平台等業務載體的連接價值,以及對計算、存儲等業務增長的帶動價值;優化收入統計口徑,將物聯網終端硬體、平台服務等納入通信服務收入,將帶動業務收入納入移動物聯網業務統計口徑。

五、如何保障《通知》落地實施?

為了保障推進移動物聯網有關工作任務有效落實,《通知》提出了三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要素保障。各地通信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會同地方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圍繞網絡建設、行業應用、產業發展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形成推進合力。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台作用,推動金融機構為移動物聯網企業和項目提供多樣化投融資支持。發揮基礎電信企業、產業聯盟、科研機構等作用,開展職業培訓、人才認證,培養移動物聯網相關人才。

二是做好監測評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要研究建立移動物聯網發展監測指標體系,開展移動物聯網網絡能力測試,建設移動物聯網應用協調平台,推動解決供需不匹配等問題。基礎電信企業要加強網絡建設、優化和運維工作,促進網絡質量和服務提升。支持開展「萬物智聯」城市發展總結評估,促進移動物聯網賦能地方發展。

三是加強交流推廣。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組織開展移動物聯網典型案例徵集,遴選一批技術先進、成效突出、應用前景良好的應用案例,加強典型案例宣傳推廣,形成示範效應,發揮賦能帶動作用。支持移動物聯網發展方陣開展相關產業活動,建設一批移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創新中心,促進合作交流和成果轉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cd72bff81c55d16f5c36c04cfab1e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