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立案!更有高管被取保候審

2024-11-02     中國基金報

【導讀】ST錦港及兩名股東被立案,一副總裁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中國基金報記者 聞言

11月1日晚間,ST錦港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及股東西藏海涵交通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涵交通)、西藏天聖交通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聖交通)被中國證監會立案。

同時,ST錦港副總裁寧鴻鵬因涉嫌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錦州市公安局決定對其採取取保候審的刑事強制措施,期限自11月2日起計算。

同日晚間,ST錦港公告稱,公司近期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責令改正,並對公司及相關高管給予警告,合計處以罰款2300萬元。

資本市場專業人士提示,上述事項表明ST錦港的風險處置和查處追責還在進行中。該公司自11月1日開市起復牌後的股價波動較大,投資者需要充分關注風險,審慎決策。

中國證監會連番出手

中國證監會此次立案的對象,包含海涵交通、天聖交通。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海涵交通、天聖交通分別是ST錦港第二、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14.27%、6%。

監管持續加大對ST錦港的相關股東實施關注。10月31日,上交所向ST錦港下發監管問詢函,要求進一步核實其相關股東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是否存在隱瞞一致行動關係等情況。

ST錦港公告顯示,公司目前無實控人,前六大股東確認與前十大股東中其他股東不存在關聯關係或一致行動人關係。

官網顯示,ST錦港是國內首家政企分開實行股份制經營的港口,B股、A股股票分別於1998年5月和1999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

2024年前三季度,ST錦港的營業收入為13.33億元,同比下降39.57%,主要是貿易業務收入減少所致;歸母凈利潤為-21.29億元,同比下降4791.89%,主要是貿易業務應收預付款項逾期,計提大額減值所致。

來源:ST錦港2024年三季報

副總裁寧鴻鵬被取保候審

又遭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ST錦港與大連和境貿易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開展無商業實質的貿易業務,導致ST錦港2018年至2021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

中國證監會基於ST錦港的財務造假行為,決定對ST錦港及徐健、劉輝、鮑晨欽、李挺、寧鴻鵬、曹成等6名主要負責高管實施行政處罰。

具體來看,ST錦港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800萬元罰款;徐健等6名高管均被給予警告,合計被處以1500萬元罰款;徐健、劉輝的違法行為惡劣,被採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

探究可見,上述被行政處罰的人員包含寧鴻鵬。ST錦港最新公告顯示,自11月2日起,錦州市公安局決定對寧鴻鵬採取取保候審的刑事強制措施。

寧鴻鵬生於1966年,此前在ST錦港及其旗下多家公司任職,當前擔任錦州新時代貨櫃碼頭有限公司董事長,中絲錦州化工品港儲有限公司副董事長,ST錦港副總裁、黨委書記、工會主席。

財務造假被立體式追責

綜合上述信息可見,ST錦港財務造假正遭遇立體式追責。

上交所此前針對ST錦港財務造假,已經對其實施了其他風險警示,並啟動了對ST錦港及主要責任人的紀律處分程序。

與上述監管動作同步啟動的是刑事追責。ST錦港此前公告顯示,涉及公司財務造假的主要責任人,因涉嫌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錦州市公安局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自新「國九條」發布以來,監管部門加大了對關鍵少數組織實施財務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財產等行為的立體式追責力度,明確了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零容忍」的態度。

資本市場專業人士指出,在公司財務造假、信披違規等風險相繼暴露,並且尚在追責的情況下,徹底解決問題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截至11月1日收盤,ST錦港的股價為1.54元/股,總市值為29.20億元。

編輯:艦長

審核:木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b6e498b6be76c0ed2591a7e2bab58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