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幅超9%,大行情要來了嗎?

2023-08-29     凱恩斯

原標題:漲幅超9%,大行情要來了嗎?

隨著減速器龍頭強勢漲停,帶動板塊情緒往上,減速器帶動著汽車板塊的反彈,今天要屬機器人減速器概念股今天漲的最厲害,板塊漲幅超9%,百勝智能20cm漲停,五洲新春、弘亞數控、光洋股份、利君股份、中大力德、南方精工等二十餘股漲停。昊志機電,步科股份、哈焊華通、拓斯達、江蘇雷利、豐立智能等多股漲超10%,

減速器上漲的重要邏輯之一,就是減速器屬於機器人裡面的核心零部件。而今年人工智慧大火,也激發了智能機器的一波上漲。

目前減速器的大火,也和市場所需有關,之前最馬斯克說公司的機器人之所以難以量產,就是因為缺少執行器,也就是減速器!

之後的幾波,市場又開始轉而關注減速器行業,一波波的推動已經讓不少減速器廠商走出了翻倍走勢。

減速器設備現在最賺錢

減速器產業鏈比較簡單,分為上游為原材料、加工和檢測設備、潤滑油等,參與者主要為原材料提供商、加工和檢測設備商及潤滑油提供商。減速器各構件主要由鋼材、銅、鋁等金屬加工而成。因為減速器產業鏈上遊資源獲取難度較低,所以做減速器上游的廠商在整體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是最弱的,當然賺的錢也就不多。

中游是減速器製造,主要是是一些減速器生產商在做。製造環節比較複雜,產品開發周期長、前期資金投入大、技術複雜度高且生產難度高,因而行業壁壘也高,所以目前機器人減速器市場上能叫得上名字的,比較有名的,比如日本哈默納科、納博特斯克,製造這一塊是國內技術薄弱的環節。

但是因為我們中低端製造多一些,所以也有些生產。比如根據GGII和智庫HRL的數據,2014年到2022年工業機器人精密減速器國產品牌市場份額由11%提升至 41%。但諧波減速器技術還是比RV低。相比上游,製造這個環節的還算賺錢。精密減速器生產商在和下遊客戶議價過程中處於強勢地位,話語度也高一些,議價能力也多一些。

這一陣大漲的也都是做設備製造方向的,比如新時達、雙環傳動、秦川工具機。現在做機器人設備真的是賺錢,也不是核心設備。就拿比較火的人形機器人減速器來說,若是每款人形機器人的諧波減速器需要十個到十五個,每個減速器在一千五兩千塊左右,就能賣出一萬五兩萬,在現有人形機器人需求量增長的情況下,帶來的價值往往是十億元甚至是更多的市場。市場這麼大,沒有廠商不想吃一塊蛋糕!

RV減速器的技術難度要比諧波的更大,因為諧波減速器是用於20KG以下的產品,而RV減速器適用於20KG以上的產品的;同時諧波減速器可以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造成運動精度會顯著降低,而RV減速器不會,所以RV減速機對比諧波減速器組成零件更為複雜、承載強度更高並且製造難度要比諧波減速機大,之前中大力德掌握了RV減速器技術,它要是往下延伸諧波減速器比較容易,前兩年就已經獲得相關產品的訂單。而綠的諧波往上延伸RV減速器的難度就比較大了。

而且前一陣,多家廠商首發了人形機器人新品,也有自研的驅動關節的,目標售價多在幾十萬元的水平,國產創新可以帶動核心零部件的發展。

特別是人形機器人越受歡迎,對減速器需求越大,人形機器人的腿部、手臂、腰部、頸部共需使用15-40個減速器,其中每條腿各需配置約6個諧波減速器。使用量原則上會隨著肢體複雜度的提高而增加。人形機器人相比工業機器人,自由度倍增,減速器數量自然也同步倍增,蘊藏巨大增量需求。

最熱的方向:大模型加持人形機器人

未來,特別是人形機器人的火熱,市場對減速器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同時也意味著減速器相關企業有著長期的投資價值。這裡多提一句人形機器人。

要是之前在AI熱度回落的時候,誰要是說自己想做人形機器人,一定然會被人嘲笑。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馬斯克知道人形機器人有多重要之外,市場也知道,不少廠商都在做。未來的人型機器應該會疊加目前研發出來的自然語言大模型,就是以前你搞這一個人形機器人,做的更多的是指令性工作,因為缺少人的分辨和理解能力,如果加進了大模型,那麼AI是大腦,機器人運動控制器是小腦,機器人就是軀幹,三者在一起才組成完整的機器人系統。

你可以跟他用各種的自然語言去交流。之後人形機器人的概念就跟之前講的那種概念有很大的區分了,而市場應該也是看好這個方向的。

當然,現在也有一些成果了,上個月底,Google DeepMind做了一些嘗試,用訓練AI聊天機器人的方式訓練了一款全新的機器人模型Robotic Transformer 2(RT-2)。

RT-2被看做是機器人版ChatGPT,屬於一款控制機器人的視覺 - 語言 - 動作(VLA)模型。

相當於人工智慧模型用作機器人的大腦,相比普通機器人,它的優勢就是提高了機器人的智能水平,賦予了它們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否理解指令呢?從工程師演示來看,有些不一樣,一個只有一隻手的機器人面前放著三個塑料公仔:一個獅子,一個鯨魚,和一個恐龍。工程師給了機器人一個指令:「拿起已經滅絕的動物。」機器人在短暫的運作後,選擇了恐龍。以往類似這樣的任務對機器人來說是沒辦法去理解的,主要是他們既不能理解他們從未見過的物體,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機器人更加智能,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變強了。所以這個人型機器人加大模型的方向還是值得期待的。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c3ee48425ae1e137d86f1948fbf10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