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月底走勢顫巍巍,下周四是最後一道坎:美聯儲加息,躍過後A股就一馬平川。
政策面在不斷給利好。昨天是發展民營經濟,今天是發改委促進汽車消費和電子產品消費。翻看兩篇促銷費文件,內容大同小異,拉動消費的措施包括加快更新疊代,完善回收體系,激活二手市場,推動產品下鄉等等。這裡引發討論比較多的,是加速國三以下車淘汰報廢。國三是08年頒布,國四是11年頒布,側面表明國內汽油車使用年限是15-20年。淘汰國三以下有爭議,因為有收入才會有購車需求。但從投資角度看,此舉顯然是鋰電池車產業的利好。
說到鋰電池車,寧德時代似乎又在忙著打折,有消息說,寧德要求上游陽極材料供應商打折或者選擇客供,雖然打折幅度不大,但寧德時代在整個鋰電池產業鏈中的強勢狀態顯露無疑。之前寧德向下游拋出打8折獨家供應3年的供貨計劃,如今又向上游壓價,寧德有以一己之力攪動整條電池供應鏈的趨勢。
寧德的底氣來自於其銷售規模,由消暑規模帶來的產業鏈話語權。SNE Research數據顯示,一季度寧德時代裝車量46.6 GWh排名全球第一,全球市占率為35%。全球第一的市場份額是寧德時代的核心競爭歐式,也就是巴菲特所說的護城河。當然,規模構建的護城河不如技術護城河。
因為規模過大要擔心反壟斷,所以很多產業中企業都有兩家。而技術是獲取壟斷許可的唯一方式,即專利保護。所以,一般大企業都會養個對手。這個對手就是比亞迪。所以,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是電池賽道的前兩名,有個經驗,投賽道一般不要超過第三名,即便是新興產業群雄並起的領域,也要抓住前三位,因為所有的行業領域,最終都會趨於集中。
可以看到,政策面如今不遺餘力拉動消費,原因是出口數據有些疲軟,外部需求不足,則要考慮拉動內需,以內需消化外需產能。上一次拉動內需還在次貸危機之後,繼而誕生了電商這個龐大的產業。這一輪主觀猜測是兩條路走,一手拉動內需,另一手以產業升級來加強對一帶一路國家的產品和服務輸出。
這裡尤其看好的是中國國內驗證過成功的產品和服務模式,只要複製黏貼到一帶一路國家,就能獲得巨大的成功。比如電商、支付工具、社交媒體等等,我國有很多現成案例。所以投資人也不要只將目光放在國內,未來要多關注關注全球的消費趨勢,關注遊戲出海,電商出海,產品出海。
板塊上,今天消費股表現較好,食品飲料、釀酒行業、美容護理、農林牧漁等漲幅靠前,近期股市投資人「人心思定」,防禦成為主流。而另一個比較意外走好的板塊是房地產板塊,因為民營經濟的重磅文件一發布,房企有覺得自己可以了。我認為,房地產還能不能行,至少等到美聯儲降息的時候再看,也就是明年上半年。此時,房企就是危牆,諸如資不抵債的恆大,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79666af7d51aaa5c946b11f66279d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