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A股小幅調整,這次調整可以看作市場資金,借著美聯儲加息來夯實一下底部。
AIGC近期還會掀起浪花,但圍繞算力多過圍繞大模型,即便是大模型,港股的一些科技公司比內地的上市公司更加領先,所以A股的AI算力和港股的AI大模型是投資人需要關注的點。A股本身就沒有幾家網際網路公司,AIGC的底層是數據、算法、算力。算力另說,網際網路公司有數據,也有打磨算法模型的人才,這兩點是其他企業很難做到的。而算力是基礎設施,是通信設備製造業,相對來說A股製造企業更強一點,所以算力在A股企業更有可能實現突破。
我們之所以重提AIGC,是因為AIGC在應用領域又有新的落地,7月19日,微軟的Office 365 Copilot有了定價,30美元/月,側面說明AI的辦公應用到落地階段。
AIGC是什麼?是生成式AI,這個生成是用來生成文字、圖片、視頻、虛擬人、工業設計等。而office是幹嘛的?Office是大家製作內容的工具,大家用office來製作內容。有了基於ChatGPT內核的Copilot,未來PPT、文檔、論文、表格等智能生成水平會大幅度提升,效率會大幅提高。Copilot也許會淘汰一部分人,但這不是重點,擁有生產要素的人不會淘汰。
所以這個定價高嗎?其實不高。如果office365是你的飯碗,誰也不會拿自己飯碗開玩笑。這裡比較擔憂的是我年初就看好的另一隻股票,金山辦公,不過,就中國當前大模型滿大街都是的狀態,我認為中國軍團反超微軟只是時間問題。
說了AIGC這個技術創新,再來聊聊跨境電商的內鬥問題。國外有兩家中國版的優質電商:temu和shein,估計很多內地同學不熟悉,ta在電商領域曾一度壓著亞馬遜打,而如今他們兩家打起來了,temu起訴shein。temu認為shein讓製造商二選一,涉嫌壟斷。中國製衣工廠很多,但這裡有一類稀缺:快時尚。我們在談小米的時候,就說過小米學習了Zara、優衣庫、H&M等快時尚品牌,小單快返,迅速、小批量推出新產品。一方面降低庫存積壓,另一方面飢餓營銷。
有能力實施快時尚智造的企業不多,小單快返不是所有製衣廠都能夠實現的,shein拿下了7、8成的這類企業。這讓temu傻眼了,因為拿不到貨,所以在美國起訴shein。但亞馬遜和shein對於temu也都有不滿,原因是temu用超低價仿品來進行產品競爭。
特姆和shein的競爭,你看到哪一層?有人看到了內鬥、內卷,兩家電商都是性價比起家,背靠我國高性價比的服裝製造業。再疊加部分國家最低限額的跨境商品免費,主打的就是一個經濟實惠。
有人則看到了中國製造新的發展動向。那就是從製造向智造。這裡的智造可能智能程度並沒有很高,僅僅是實現了小單快返的生產能力,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向品牌供應定製化、差異化的商品。比如阿里旗下就有個犀牛,就是能夠利用各種技術,來實現定製化生產,小几千的定製服裝也能生產。
兩家企業爭奪的是智造資源,而如今中國的製造業正在轉型升級。那些批量化、規模化的產業,你擋不住他們去越南印度,因為人力便宜,而中國智造能夠拔高傳統製造業的水平。智造當前滲透最深的產業,是汽車製造、家電製造、電子製造。未來還將向服裝業這樣的傳統產業滲透。
回過頭,我們還是希望temu和shein不要內鬥,智造企業,未來管夠。有生意還怕沒貨嗎?三國里,吳蜀聯盟要先搞掂魏國,temu和shein應該先搞跨亞馬遜。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