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億利潤,但市場不買帳,抓住周期,才能賺錢

2023-07-26     凱恩斯

原標題:207億利潤,但市場不買帳,抓住周期,才能賺錢

昨天寧德時代公布了上半年業績情況,但市場反應多是差的,今年上半年實現了非常強勁的表現。根據最新披露的半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892.46億元,同比增長67.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7.17億元,同比增長153.64%,基本每股收益4.7201元/股,特別靚麗。

上半年寧德時代有不少突破,比如推出了麒麟電池實現了量產交付,宣布了鈉電池的首發車型,表明其在電池技術領域的創新實力和領先地位。在M3P電池、凝聚態電池、零輔源光儲直流耦合解決方案等新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些都有助於提高電池的性能和壽命。

除了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寧德時代在市場份額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占據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近三分之一。

2023年上半年的動力電池競爭格局裡,寧德時代的國內裝機量為66.03GWh,同比增速為25.77%;弗迪動力的國內裝機量為45.41GWh,同比增速為91%。

緊接著中創新航、億緯鋰能和國軒高科的裝機量也不少,分別有12.56 GWh、6.61GWh和 6.05GWh。但寧德時代增速開始放緩,比亞迪利用垂直整合的模式,極大拉動了弗迪動力的產量。

既然數據都不錯,為啥市場不買帳

既然數據都不錯,為啥市場不買帳,今天還跌了呢?

如果業績不及預期或者爆虧會引來大家的不滿,但凈利潤超兩百億,扣非環比+25%,很超預期,你可以去看看市場其他廠商,寧德與他們的盈利差距是繼續擴大的,現在也是原材料處於降價周期的,單位盈利進入持續上行區間。竟然也會被罵。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沒在寧德時代上賺到錢,大家買寧德時代的目的就是賺錢,希望手裡的股票天天大漲,特別是這些龍頭企業只能漲不能跌,根本不怎麼看營收看經營情況,讓我賺了錢的就是好企業,讓我虧錢的就不是好企業。寧德時代股價從前年11月份創出新高後,到現在跌了去了三分之一,買寧德時代的人從當時股價最高點的十五萬個漲到了現在的二十一萬多人了,又有多少被套在裡面了?

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車賣了一千多萬輛,我國賣了六百多萬輛,滲透率超過了25%。但要看車廠賺不賺錢,投資者賺不賺錢,就是另一回事了。

去年蔚來小鵬理想分別虧損了145億元,91.4億元以及20億元,零跑2022年虧了51億,外表看著,車是賣出去了,可賣一輛虧一輛,像蔚來平均每輛車虧損12萬塊,小鵬虧7萬塊,理想少點,虧2萬多塊。威馬今年三月停產。

做車的廠商這兩年越來越多,做出來的車型也越來越多,重疊的車型在價格戰里越來越卷,兩年前,多是做40萬以上豪華車市的蔚來利用BaaS電池租賃模式把自己方向降下來了,降到了和小鵬P7主打的25萬元里。去年年中理想的L9定價45.98萬元,觸及了蔚來的豪華車蛋糕。小鵬推出的G9也摸到了三十萬到四十萬的市場,擠壓了理想的蛋糕。

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到現在其實是有點糾結的,由增速來看,或是由滲透率來看,一直在發展,但很多車企又不那麼賺錢,盈利能力、產能利用率,甚至是生產效率都不是特別好。當時新能源汽車市場有著很多的補貼,這些補貼給了車企一個進入市場的理由的動力,就像我們跑步需要個助跑器一樣,拿著助跑器跑出了一些大牛,但現在沒有這個助跑器了,再去跑,最後不一定會跑到最後。補貼這個事情吧,也只適用於產業發展初期的時候,用的好了,會引來很多廠商,但是用的不好,手握助跑器的人太多了,有了技術,卻來不及應用,廠商要消耗成本,之後的還要傳導給消費者,結果就是汽車賠錢,消費者不買。

抓住周期,才能賺錢

我們現在回頭去看,是不是當時新能源汽車火的時候,受到了大量資本的青睞,甚至是資本盲目的青睞,幾年裡誕生了很多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到現在你再去回頭看,有多少汽車廠商出了產品,活了下來,少數中的少數,又有多少早就被市場踢出去了,多數中的多數。

其實,新能源行業也有自己的周期性。鋰價上漲那幾年和整個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供不應求的時候是相呼應的。在全鏈條的產業里,無論是原礦,還是中間部分,甚至是整車廠商,都牽扯很多環節、很多公司,價格的傳導周期慢,等到下游購買能力不高的時候,上游環節依然在漲價擴展,但車廠面對的是消費者,不是說漲價就能漲價的。所以最後給車企帶來的則是產能冗餘。

這期間很多車企都都逃不過這個大周期。不過這期間,有家廠商就耍了個聰明,幾乎沒什麼產能積壓,鋰價上漲的時候賣電池,鋰價跌的時候,它不賣電池了,它改回收了,沒錯,就是寧德時代。

像去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同比漲幅達到301.2%。以碳酸鋰價格為例,綜合多家行業網站監測數據,電池級碳酸鋰去年11月下旬的均價達到59.5萬元/噸的歷史超高水平。然後接下來的五個月里,鋰價已經下跌近六成。別的車企憂愁的時候,寧德時代一直高高在上。

甚至今年年初,寧德時代推出「鋰礦返利」計劃,試圖用較低的價格綁定大客戶,搶占市場大蛋糕。根據寧德時代的計劃,部分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以20萬元/噸結算,而車企則必須確保未來3年80%的動力電池訂單交給寧德時代。同時,寧德時代也向上游鋰礦企業提出約10%的降價要求。背後的意思就是,碳酸鋰20萬元/噸被寧德時代界定為一個重要錨點,碳酸鋰高於20萬元/噸了,寧德時代和車企各承擔一部分。鋰價下行加之手中握有大單,這就間接的給了寧德時代討價還價的資本,這讓各大車企難以拒絕。也能夠讓自己穩住。

現在國家在鼓勵新能源汽車。

我們來看我們國內消費政策基本上是這幾個方向,首要方向比如針對汽車、家電等耐用品。然後像日用消費品,日用品的消費市場有限,家電受制於房地產萎靡。至於地產本身,去年4~10月份是地方性房地產政策出台的高峰期,而今年四月地產下滑同樣嚴重,但這兩個月又有好多政策出來,不知道之後會如何。這裡就有一些不確定。緊接著像是針對文旅、體育、餐飲等服務類型消費。文旅這類消費要慢慢恢復。

但是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足夠長,消費刺激政策能覆蓋的行業足夠廣,可以說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a9c7bfb2f95da0b8c84b589ab112d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