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毓賢力挺義和團,世凱山東稱大王

2022-03-04     後知後覺吳

原標題:第六章、毓賢力挺義和團,世凱山東稱大王

毓賢,和剛毅齊名。這二人被晚清朝廷定性為「誤國」之人。

因為八國聯軍進北京,此二人乃「罪魁禍首」——

此二人要求朝廷支持義和團,共同對付洋人。

毓賢是個極度排外的酷吏,這是其本性使然——出身於漢軍正黃旗。

一向自認正統,認為天朝上國,豈能對外國人低三下四,搖尾乞憐。

晚清時期,漢奸眾多,類似這種坐井觀天,洋洋自大之人著實不少。

1879年,毓賢委至山東任職。

1889年,毓賢官升曹州知府。

1898年,毓賢再升山東巡撫。

毓賢一生最重要的二十年,就是在山東了。

此人有兩大特點:一是極端保守的酷吏;二是他不貪,只想升官。

義和團興起于山東,歷任山東巡撫李秉衡、張汝梅和毓賢,在不同程度上,都同情義和團,或多或少都在支持義和團,只不過毓賢最為明顯罷了。

否則義和團不會崛起的如此之快。

據說,毓賢對義和團「一味縱容,並出示諷煽」。

1899年中,毓賢認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

他通令山東省內的義和拳、大刀會、紅拳會等組織合併為「義和團」,還給了義和團一面大旗:「毓」字旗!此人著實有點自戀。

巡撫大人都支持了,義和團心想,那我還客氣什麼?

山東各地掀起了大規模的「扶清滅洋」運動。

運動有以下幾個特點:燒教堂、拆鐵路、剪電線、殺教士(含中國教徒)。

這麼搞,帝國主義列強受不了了,傳教士是代替列強推行文化殖民的先行者,是列強文化輸出的排頭兵,尤為重要。

所以,列強要求清廷撤換毓賢。

清廷迫於壓力,在1899年底宣布將毓賢革職。

派誰去山東,才穩得住山東局面呢?

當時的山東,是德國人的傳統地盤。

兩江總督劉坤一給當時的軍機大臣、武衛軍總統榮祿的信中說:「德人占我膠澳,想在割我山東全省及黃河之南。德國前借小故,徑以兵隊侵擾日照、沂州,姑為嘗試,且以察看道路險夷、內地虛實,狡焉思逞,如見肺肝。德若據我沂州,則南北中斷,不惟河南可危,中原亦難措手。」

鑒於以上,劉坤一建議榮祿,在榮祿下屬的武衛軍種,擇一能人前去山東。

榮祿手下最能幹的,就三人:袁世凱、董福樣、聶士成。

1899年底,美國公使也向清朝提出,派一個能穩住局面的人去山東,最好把在天津操練比較好的軍隊派過去。這相當於點名讓袁世凱去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為了平息山東民教之間的糾紛,更為了防範外地入侵,在1899年5月,榮祿已經命令袁世凱和聶士成各率所部,前往山東境內演習。

演習後不久,榮祿又命令袁世凱抽調武衛右軍的一部進駐山東,就近防範沿海可能入侵的外敵。

袁世凱命令武衛右軍左翼步軍2營、騎兵2隊、炮兵1隊,合計3500人,早已經開赴山東的沂州。

袁世凱得天時地利,洋洋得意,對山東志在必得:不僅清廷看重他,當時的列強也看好他。

縱然毓賢在背後捅刀子,也無濟於事,終究免不了被革職、被袁世凱替代的命運。

袁世凱上任山東巡撫後,殘酷鎮壓和查禁義和團,明撫暗剿,很快穩定住了山東的局勢。

對民眾反對德國築路開礦所引起的衝突,袁世凱用了兩招:

一是派官員到高密查堪聚眾事件,派當地有名望的紳員勸解安撫百姓。

一是致電德國膠澳總督,請其派員到濟南另訂詳細的路礦章程。通過路礦章程,德國人有了一定的法律約束,不敢太過放肆了,德國人與當地民眾的激烈對抗逐漸得到了緩和。

義和團大部隊在山東混不下去了,只能大舉北上直隸、京師。

直隸和京師既是洋人最多的地方,也是全國富饒的區域。

富饒之地,時至今日,對窮人的吸引力都是無窮無盡的。

義和團大部分都是吃不上、喝不上的普通勞苦大眾。

這時,被革職的毓賢不失時機的又跳了出來。

毓賢被革職回京後,通過各種關係結識了端親王載漪、莊親王載勛、大學士剛毅等滿清權貴,這群人和榮祿恰好是死對頭。

榮祿和李鴻章、洋人的觀點相同:不支持慈禧廢帝另立。

端親王載漪等人則支持慈禧,畢竟慈禧要重立的皇帝,是載漪的兒子!

毓賢極力向載漪一派的重臣推薦:義和團「民心可用」,不應該剿除。

載漪等人正愁手中無兵對抗榮祿的武衛軍,感覺這個是個機會,

不作不死,毓賢膽子挺大,還進宮忽悠起了慈禧太后。

毓賢大談狂吹義和團對清朝的「忠心耿耿」,甚至吹噓義和團有「刀槍不入」之類的神功,意思是,慈禧您不需要害怕西方國家的洋槍洋炮。

反正就是,對義和團應該加以利用。

當時,慈禧太后正打算廢光緒帝,改載漪之子溥儁為帝,結果被洋人反對,心裡正對洋人不爽。

毓賢的一番忽悠後,慈禧太后動心了,希望藉助義和團來對抗列強。

授了毓賢山西巡撫職位,毓賢折騰完山東,又到山西折騰去了。

慈禧的心態:不一定能打跑列強,至少讓洋人們知道知道厲害。

所以,對義和團大量的進入直隸、京津等地,慈禧是默許的。

至於義和團到處殺害洋人和教民,慈禧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後,列強受不了了,八國聯軍進北京,戰爭開始了。

清廷戰敗後,列強將毓賢列為罪魁禍首,務必要殺之。

慈禧太后無奈,將毓賢革職並發配新疆。

但最終還是在壓力之下,在蘭州將毓賢斬首。

此時的袁世凱,已經在山東稱王了。

(未完待續)

袁世凱在山東

本文由寂寞火爐原創,歡迎關注、點贊、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a513052d2ef86bdb26ade802d97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