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對自己的外貌,一向比較自信,自詡因貌美常遭人嫉妒。
晚年時,對著鏡子還沾沾自喜,自稱「宮人以我為美」。
有人說,慈禧權傾天下,睡過無數的男人。
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所謂美人,如果一生中沒有過愛情,那不是真正的美人。
慈禧年輕時,確實是個美人。
咸豐皇帝又好色,又抽大煙,卻能讓慈禧懷上孩子,可見慈禧年輕時的魅力。
慈禧的一生緋聞不少。
緋聞對象有:
小叔子六王爺奕欣;
內務府大臣榮祿;
英國年輕作家巴克斯;
大太監安德海甚至宮外的古董店老闆等等。
可謂中外、宮內外通吃。但基本都是謠言。
1881年之前,是慈安太后掌權,慈禧不敢做過分的事。
慈安、恭親王、慈禧三人掌控朝政,但以慈安為首,恭親王又事事聽從慈安的。
所以,慈禧只是慈安管理大權的助理角色。
1881年,慈安去世,但還有個恭親王一派。
1884年,慈禧發動政變,沒收了恭親王的大權,才開始獨掌大權。
其實,慈禧的年紀已五十出頭。
對於一個大權在握的女人,五十歲了,想乾的事要抓緊了。
這才想起,自己的愛情需求。
正是這時,慈禧偶遇蒙古美男子那爾蘇。
這就是緣分啊——在正確的時間,遇到了正確的人。
那爾蘇乃忠親王僧格林沁的親孫子,蒙古貴族,年方二十餘歲。
話說一日午後,喜歡午後散步的慈禧,正在御花園裡散步。
傀儡皇帝光緒前來請安。
光緒這次身後帶了一個帥氣的衛士,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
這就是溫飽思淫慾啊。
這個衛士正是那爾蘇。
僧格林沁是一位尊貴的蒙古親王,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立過赫赫戰功。
加上滿蒙一直是一家(喜歡聯姻),包括孝莊太后(大玉兒)等諸多皇后、太后都是出自蒙古貴族家庭。
所以,清朝給予了僧格林沁的子孫後代們,優厚的待遇。
當時,僧格林沁已死,其長子伯彥訥謨祜繼承了親王的爵位,在朝中依然位高權重。那爾蘇正是伯彥訥謨祜的長子。
這小伙子出生在京城、長在京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按照慣例,這種貴族子弟先到大內(內務府)擔任衛士。
一則年輕人需要鍛鍊鍛鍊;
二則成為皇帝身邊的人,為今後的仕途積累最高級別的人脈。
那爾蘇文武雙全且長得很帥,光緒帶在身邊也有面子,於是成為近身侍衛。
李蓮英就是慈禧肚子裡的蟲,太后的心思,李蓮英還能不明白——太后再厲害,也是個女人啊。
李蓮英想了一個辦法:
他對外宣稱,北京玉泉山的水滋養,適合太后。
每天夜裡,李蓮英親自帶著幾個太監押水進宮。
訣竅就在裝水的大水箱裡:水箱裡有時候有水,但大多數時候藏著那爾蘇。
慈禧和那爾蘇夜夜耳鬢廝磨,好不快活。
然而,哪有不漏風的牆,時間久了,關於此事,多少傳出去一些風聲。
慢慢的,京城的人都在竊竊談論此事,成為茶餘飯後的新聞八卦。
那爾蘇的父親伯彥訥謨祜自然也聽到了消息。
其實,他早就發現了,兒子經常夜不歸宿,但還不是很相信兒子和慈禧會有什麼。
但有次進宮辦事,他無意中看到那爾蘇和慈禧正在一起喝酒,並暢談甚歡。
那完全是愛情的味道啊。
伯彥訥謨祜徹底明白了。
這還了得,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那爾蘇這是直接和虎一起睡覺啊。
老虎,特別是母老虎,對你好的時候百般好,萬一厭倦了呢?
自然要殺人滅口——畢竟這是醜聞,畢竟再好吃的東西也會有吃膩的時候。
到時候,這個母老虎不僅能吃了那爾蘇,搞不好,整個家族都會被虎吃了。
一時間,伯彥訥謨直冒冷汗。
兒子本來就不止一個,而且想生多少生多少。家族卻有成百上千人,還包括他自己。
怎麼辦呢?只能想辦法犧牲掉那爾蘇。
伯彥訥謨祜是個狠人,也是個聰明人,他想了一計。
蒙古的新年有祭祖的習俗,他要帶那爾蘇回趟老家。
祭祖是頭等大事,誰都無法阻擋,包括光緒和慈禧。
當然,沒人知道伯彥訥謨祜想殺掉那爾蘇,虎毒還不食子呢。
回到蒙古自己的地盤,伯彥訥謨祜逼那爾蘇自殺。
那爾蘇不解,伯彥訥謨祜嘆道:「你不死,為父危,家族危!」
當時,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
那爾蘇非常無奈,也只能赴死。
那爾蘇自殺而亡時,年僅三十五歲。
慈禧久居深宮,好不容易有個愛人,還被伯彥訥謨祜給整死了。
慈禧心中異常氣憤,然而,這是蒙古親王家的家事,又是自殺。
慈禧明明知道怎麼回事,也無法將伯彥訥謨祜治罪。
不過,一年後,伯彥訥謨祜莫名其妙的死了。
原因是什麼,相信都能夠猜到——慈禧終究為自己的愛人報了仇。
本文由寂寞火爐原創,歡迎關注、點贊、評論。
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