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有跡可循,工業機器人賽道如期大爆發

2023-06-29     凱恩斯

原標題:早就有跡可循,工業機器人賽道如期大爆發

6月29日,本周是月末了,市場表現有點弱勢,但6、7月的關鍵詞是「否極泰來」?考慮到美聯儲7月仍然可能加息25個基點,所以,市場將以橫盤以待加息,而且鮑威爾表態可能還會加息兩次。因此,個人只能將市場轉折的希望放在金九銀十,投資人不急不躁,等待A股綻放。

熱門板塊上,機器人板塊如期爆發。這是我從免費股票池開始,一直關注的板塊,近來火爆的觸發點是政策面。但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產業符合宏觀經濟發展大方向,符合製造業機器代人的大趨勢。

中國經濟發展圍繞實體經濟,前幾年有個熱詞,叫「脫虛向實」,這裡沒有明確什麼是虛,什麼是實。但結合實際情況,金融可以定義為虛擬經濟,而製造業和服務業可以理解為實體經濟。當然,有各種解讀,政策不會明確告知虛實產業界線。但投資人可以顯著感受到政策對不同產業有區別對待,比如前幾年一直加強金融監管。

中國語境下,創新一般不是圍繞C端用戶需求,而是首先看能否實現和實體經濟融合,尤其是和製造業結合。比如元宇宙,國外元宇宙實際上是社交傳媒網際網路,尤其是遊戲產業,而國內元宇宙相關政策文件裡面強調的,是電子製造業的VR/AR,是工業仿真的數字孿生,是智能物聯網。國內外產業發展的側重點並不相同,所以討論的根本不是同一個東西。發展實體製造業的模式和已開發國家也會有區別,諸如美國,其製造業是比較落後的,雖然一直強調製造業回歸美國,但收效甚微,因為美國發展重點是華爾街的金融和矽谷的網際網路科技,這兩項在國內卻並非發展重點,比如北交所作為新的板塊,其標的中製造業占比高達9成,而A股製造業整體占比高達65%。

中國可能還抱有工業時代思維慣性,中國製造是當前A股投資人需要抓住的投資主線,而製造業發展主線中有幾個賣水產業,工業機器人是一個,電力能源是另一個。 至於,將大量資源集中在製造業的做法對不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發展製造業的最終目的是繞過「中等收入陷阱」,很多國家之所以進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中等收入群體不夠龐大,而中等收入群體萎縮是因為製造業空心化,服務業對勞動力需求較為分散,收入水平也很低。所以,一國發展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能夠創造高質量就業,從而讓國家的收入結構呈現紡錘形特徵,中等收入群體壯大,而高收入是社會和經濟穩定的基石。

當然,這裡也有個爭議點:中國製造業能不能提供高質量就業。如果製造業收入很低,那就沒有意義。這就要求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諸如特斯拉工資較高,待遇較好,本質商看是因為特斯拉企業中單個勞動力創造的價值更高。

高端製造業內容豐富,大方向包括汽車製造業、船舶製造業、飛機製造業、裝備製造業等等。而服裝製造業的價值量低一點,電子製造業則是高端和低端製造業的分水嶺,電子製造業中代工組裝的門檻不高,價值量低,但晶片、通信設備的附加值較高。

綜上,中國投資人要圍繞中國製造業,而在中國製造業中,要重點投資具有技術壁壘的高端製造業,而工業機器人產業、工業母機是高端製造業邊上的賣水企業。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9e0194ad57bcefa586aeb87dc8711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