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投入新包裝研發!小小「智慧碳」瓶背後是達能關於環保和減碳的重大課題

2022-06-06     快消

原標題:脈動投入新包裝研發!小小「智慧碳」瓶背後是達能關於環保和減碳的重大課題

文丨快消君

繼旗下武漢和邛崍工廠成為中國飲料行業的首兩家碳中和工廠後,達能中國飲料再次宣布重大減碳創新動作。「世界環境日」前夕,達能旗下品牌脈動宣布將與長期專注於碳捕捉和轉化的創新公司LanzaTech合作,投資一種全新包裝材料生產技術,並發布了首個基於「碳捕捉」技術的「智慧碳」概念瓶。

在業內人士看來,該技術或將為飲料行業探索突破性的環保包裝解決方案,從而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2019年,達能已率先實現碳達峰,並朝著2050年全價值鏈實現碳中和的承諾穩步進發。」達能飲用水和飲料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龐雅克(Jacques Ponty)表示:「改善環境是一次艱巨的長征。儘管我們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減少脈動單瓶碳足跡近40%、向消費者提供100%可回收包裝、開展活動倡導循環經濟和環保行為等,但仍在不斷努力前行。希望此次啟動的『智慧碳』包裝創新項目將助力我們邁出關鍵的一步。」

達能飲用水和飲料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龐雅克

「智慧碳」背後的藍天白雲夢

據LanzaTech亞太區執行總監徐力介紹,傳統的PET在生產過程中通常使用石油化工相關的原料,而石油的使用則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在「碳捕捉」技術的支持下,PET的生產過程就不再需要消耗石油原料,同時還可以降低大氣中的碳含量。此外,通過碳捕捉技術製成的PET瓶仍舊是標準的PET材質,可以在使用後回收。因此,碳捕捉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食品和包裝行業的碳排放問題,是未來實現循環經濟和碳減排的有效手段。

為了更具象化地展示該技術,脈動在發布會上展示了全球首個「智慧碳」脈動概念瓶。為了喚起更多消費者對綠色的重視,脈動在「智慧碳」的概念瓶設計上也花了一番心思。例如,凸顯於瓶身上的「Made From CO2」浮雕字樣不僅強調了「智慧碳」的來源,也體現了脈動的不懈追求——通過更環保的包裝,為更純凈的天空作出貢獻。

脈動「智慧碳」概念瓶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持續投入和不懈研究,達能中國飲料已將環保理念深刻融入研發過程中。例如,通過材料和工藝改進,達能中國飲料在保證包裝質量維持高水平的前提下,全面實施了可回收性設計。據了解,脈動瓶子的重量與2004年相比下降了約30%,大大地減少了塑料的使用。至2021年,所有脈動瓶裝產品均由100%可回收包裝材料製成,全力支持循環經濟發展。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趙亞利表示:「從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到生產線的能效提升,從建設數字化工廠到投資低碳包裝概念瓶等工業負碳技術,我們看到達能不斷把全球最新的前沿技術引進中國,並推動落地、形成有效的成果轉化,為飲料包裝的可持續發展持續注入了新動力。」

「綠色工廠」助力「美麗中國」

「智慧碳」瓶發布當日,彙集達能中國飲料綠色創新成果的脈動「武漢綠色工廠展廳」也正式對外開放。前不久,脈動武漢和邛崍兩家工廠宣布實現碳中和,並成為國內飲料行業中率先實現碳中和的兩家工廠。據了解,2023年,所有脈動的生產工廠將實現碳中和。

脈動「武漢綠色工廠展廳」

武漢工廠綠色展廳向公眾直觀地展示了碳中和的「秘訣」——達能工業團隊始終積極探索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光伏發電等綠色能源使用率,優先選用可再生電力和其他清潔能源;創新實現所有工廠廢棄物零填埋認證;賦予工廠用水第二次生命,處理後回用於道路清潔或綠化。

對於武漢工廠的節能減排成果,達能中國飲料工業副總裁游天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通過(餘熱蒸汽、屋頂光伏)這幾項行動,我們成功的避免了將近16000噸二氧化碳的排放,並通過採買武漢當地項目的碳減排量實現了對殘餘碳排放的抵消,最終實現了武漢工廠的凈零排放,最終獲得了碳中和認證。」

龐雅克表示,「武漢工廠是脈動非常重要的旗艦工廠,也是很多創新發展項目的試點工廠……我們希望在行業里起到示範和帶動的作用,並期待更多在華工廠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為 『美麗中國』做出貢獻。」

據了解,目前,脈動武漢和邛崍工廠均實現了100%清潔能源使用。而截至2021年,脈動各工廠平均本地綠色能源使用率已經達到了43%。未來25年內,達能預計將通過光伏發電減少超過2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綠色投資背後的深遠籌謀

需要注意的是,大力布局包括「智慧碳」包裝在內的一系列綠色戰略,在達能看來,既是責任也是長遠發展的重要一環。

龐雅克在接受快消君採訪時特別指出,「在我們看來,發展綠色生產和運營,提高效率、減污降碳,最終都將推動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方面共贏,從而促使達能獲得更高效、更可持續的長期發展。當前,消費者對地球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綠色發展終將惠及地球、惠及我們企業,以及整個社會。我們相信,我們所做的努力也會被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和消費者所認可。」

據凱度全球研究報告顯示,有87.5%的消費者在乎自己購買的產品是否符合「減量包裝」標準,其中20%的人每天採取行動來減少日常的包裝浪費的人。報告指出,如果有品牌能精準觸達他們的話,無疑這20%的人群蘊藏著巨大商機。

「毫無疑問的是,消費者也會選擇對環境負責任的企業的產品。儘管我們現在無法量化這一新技術在何時能夠取得成功,但我們相信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也相信我們的消費者會支持脈動成為負責任的品牌,鼓勵更多的消費者更負責任地消費。」龐雅克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684fabdd5923cf2a327feff9cf13e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