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打完,兩位兵團司令職務降低,另外四名職務上升

2024-01-16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抗美援朝打完,兩位兵團司令職務降低,另外四名職務上升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六名兵團司令員有四人得到升遷,但還有兩人被降職,這又是為什麼呢?

第一位是第13兵團司令員鄧華

這次戰役讓鄧華徹底在朝鮮戰場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戰爭結束後,他擔任瀋陽軍區司令員,1955年成為新中國開國上將。

第二位是第九兵團宋時輪

但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宋時輪帶領著第九兵團仍然打出了長津湖戰役的偉大勝利,打出了這場韓戰的轉折點,同時第九兵團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長津湖戰役兩年後,宋時輪被調回國內擔任解放軍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從職務上來看是降低了。但在1955年大授銜時,他仍然得到了開國上將軍銜。

第三位是志願軍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

上甘嶺戰役,又是楊得志指揮著四萬餘名志願軍官兵,在這個小小的土包上和聯合國軍激戰43晝夜,頂住了聯合國軍的瘋狂進攻。在戰爭結束後他擔任濟南軍區司令員,1955年成為開國上將。

第四位是第三兵團司令員陳賡

實踐證明坑道作戰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美軍由原來15發炮彈便可殺傷志願軍一人變成600發炮彈便可殺傷志願軍一人,我軍的防禦能力得到了極大加強。1955年9月,陳賡被授銜為大將軍銜。

第五位是20兵團司令員楊成武

楊成武帶著他們的戰士們和美軍展開了拉鋸戰,白天陣地很容易丟失,志願軍晚上便發動夜襲奪回來。就這樣來來回回打了一個多月,陣地仍然掌控在志願軍手中。

楊成武在這次戰鬥中還創造了步兵打坦克的新式戰法。使用大量反坦克連,利用手雷和可攜式火炮創造了戰爭奇蹟。僅僅文登川戰役便擊毀了美軍82輛坦克。1955年他被授予上將,後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

第六位是23兵團司令董其武

1952年23兵團被撤銷番號,部隊縮編為69軍。本來中央希望讓他擔任軍區副司令,但他認為還是應該和部隊在一起,從這一點上他算是被降職了。但在1955年大授銜時,他仍然得到了上將軍銜。

這樣來看,宋時輪,董其武在戰爭結束後職務降低,其餘四人均有提升。但所有六位軍團司令官都得到了和其功績相匹配的軍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51f4bd330b70905dac4e39e0c9cbd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