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北洋艦隊的恥辱,臨陣逃跑被清廷處死,如今其後人大喊冤枉

2023-12-30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此人是北洋艦隊的恥辱,臨陣逃跑被清廷處死,如今其後人大喊冤枉

十九世紀末的中日甲午戰爭,將中國同胞的心刻下深深的傷痕,北洋艦隊的將領鄧世昌、劉步蟾、林永升、黃建勛、林履中等英勇捐軀,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然而,其中也有一個恥辱的名字——方伯謙。他雖是北洋艦隊的一員,卻在黃海大戰中展現出貪生怕死的醜態,臨陣逃跑,為國家安危置若罔聞。

方伯謙,生於公元1854年,福建人,家庭書香世家。他在公元1867年入讀福州船政學堂,學習駕駛,於公元1871年成為該學堂的第一屆畢業生。與鄧世昌、林永升等同窗,他選擇了投身海軍,光緒初年更遠赴英國留學,回國後擔任北洋艦隊濟遠號的管帶。

濟遠號本應是方伯謙一片光明的前途,但在黃海大戰中,他的表現卻令人堪憂。北洋艦隊的超勇號、揚威號率先中彈沉沒,致遠號緊隨其後沉沒,鄧世昌壯烈犧牲,方伯謙卻開始顯露畏戰之色。他駕駛濟遠號逃離戰場,導致日本戰艦圍攻經遠號,最終導致經遠號被擊沉,整個黃海大戰在混亂中結束。

方伯謙對於自己的逃跑行為有過辯解,聲稱濟遠號受到重創,無法再戰,所以才撤退。然而,丁汝昌向李鴻章報告的內容則揭示了另一番景象,方伯謙是見到致遠號被擊沉後,畏戰而逃,導致北洋艦隊陣型混亂,多艘戰艦被日艦擊沉。這讓人對方伯謙的解釋產生質疑,李鴻章上奏朝廷,朝廷下旨就地處決方伯謙,以維護軍紀。

公元1894年9月24日,方伯謙在旅順刑場被斬首,時年40歲。然而,方伯謙的後人方儷祥對他的死亡提出質疑,聲稱北洋艦隊之敗並非全因方伯謙的逃跑所致,而是因戰術不當和戰艦失修導致陣型混亂。方儷祥在《冤海述聞》、《海軍大事記》、《甲午中日海戰見聞記》等文獻資料中找到了外國人所寫的證據,證明方伯謙的說法並非毫無根據。

雖然這一切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方伯謙是否被冤殺可能永遠都無法查證。留給後世的只有猜想和感慨那段歷史。方伯謙的故居成為了讀者介紹歷史的見證,但這段歷史也因方儷祥的質疑而變得撲朔迷離。

或許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方伯謙的真實面貌,但這段歷史仍然告訴我們,戰爭中的每個人都承載著沉重的歷史責任。方伯謙的故事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是戰爭中勇敢和膽怯並存的寫照,也是我們應當深思的歷史教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1c6ff8880319c7b3e9d23b1f5be02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