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智通️ FETSOAR聯名耳放ZF9的優勢與搭配

2022-03-22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聊聊智通️ FETSOAR聯名耳放ZF9的優勢與搭配

前陣子即便是不玩捆綁的用戶,只要仍有在關注主流隨身燒友圈,應該也對一個叫F1的耳放有所耳聞,就是那個又大又黑還長了對「眼睛」的耳放。這東西我也在線下面基的時候聽過燒友自用的搭配,確實被它的推力表現所驚艷到,只是它的噪聲表現和低阻控制力並不理想,雖然可以「專治各種難推硬茬」,但搭配不當的時候也會顯現出傳統國磚的那種力大聲粗感。

不過這款來自F1耳放自家品牌和智通聯名推出的FETSOAR新品ZF9,對於仍有捆綁需求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蠻重磅的產品。售價來到4K檔的ZF9,保留了前作F1的超大推力和飽滿凝練的音色,而且在純凈度、控制力、硬素質素質表現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即便是接在僅有3歐姆阻抗的Empire Odin上也不會刺激和失控、即便是接在P6Pro這樣頂尖的播放器上也依然算得上是一個【升級】的聲音,而且首發用戶可以獲得的4.4對錄線(這根線應該還有少量庫存,買的話可以找客服要了試試),對於懶得折騰+不在乎體積+聽音相對雜+想要用相對少的錢在隨身設備中聽到頂級音質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就像之前在寫C9的時候強調過的一樣,醜話說在前頭,我們撇開ZF9的聲音不談,大家在選購之前,需要慎重考慮的是自己對於獨立耳放的需求度、以及使用頻率。總之那篇C9的文章下面,沒有人質疑我對聲音的評價,倒是不少用家告訴我,聲音喜歡歸喜歡,但吃灰的時間是占大頭的......

說回產品本身來,ZF9的外形算是蠻有辨識度的那種,黑色的金屬外殼上內嵌了一個金色的貼片,上面印著智通和FETSOAR的LOGO,和金色的電位器、4.4母座、螺絲帽相呼應,側面的散熱孔也已經把「純甲類」三個字寫在了臉上。500g的自重看著不小,但因為本身體積較大,拿在手裡並不顯得重。輸入/輸出的接口都給你配齊了,3.5單端、2.5和4.4的平衡兼備,而且和C9一樣,即便是單端輸入也能夠平衡輸出給耳機。標配了一個DC充電口並附贈充電器,同樣也支持用機身上的C口來進行USB充電,我這種經常弄丟充電器的表示很實用。

這裡原本是預留了講解硬體設計的篇幅,比如單聲道差分重整放大技術、分立推動、MOSFET場效應管等,但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自行去某寶詳情頁看吧,因為說白了耳放這東西並不是什麼所謂的高科技品類。我一直都經常和朋友開玩笑說,你今天拿把槍頂著一個工科生的腦袋,讓他畢設做一個耳放出來,那他一定能做出來。對消費者而言,廠家不論是指標派還是調音派,都是為了殊途同歸地呈現出好聲音,ZF9看的出來是對於微小元器件的選擇都非常講究的那類,懂得DIY的發燒友也許能夠從中看出點什麼端倪,咱在文中不作解讀,就直接開始聲音部分的分享了。

我們平時看到的隨身類的指標往往是基於32歐負載去測試的,比如很多人非常看重的輸出功率數值,但ZF9直接給你標出了300歐負載下的550mW2的輸出功率。雖然說,絕大部分的獨立耳放的功率對於推耳機來說都綽綽有餘,但更好的功率儲備帶來了更好的推力上限,以及對於播放音樂這種連續性型號來說,也能夠面對瞬時的大動態帶來的高聲壓時顯得更加從容和安定,不容易削波(爆失真)。

ZF9的推力表現可以輕鬆驅動我手頭的絕大部分耳塞和頭戴,以頭戴為例的話,像Meze的Empyrean這種本身極易推且潛力不大的頭戴可以直接原地起飛,森海的HD580這種好出聲但上限也高的也可以推出一個小台機一樣的聲場規模與動態表現。手裡唯二表現並不夠好的是250歐的DT880和Timsok的1024,他們所需要的控制力是常規隨身設備所達不到的。而在風格匹配上,ZF9的高透明度、線條清晰分明又有著很好的光澤感與潤澤度的底子,驅動ZMF的Verite封閉式旗艦這種溫暖、聲音渾厚有韻味的頭戴時,它正好在聲音的乾淨程度和層次感上達到了一個平衡,又不會削弱其人聲的感染力。總之,在搭配相性上,ZF9的適配性在我看來是很寬泛、包容性很強的,它的強項主要還是針對難推的一些高阻低敏、或者吃潛力的耳塞,比如動圈、平板單元、靜電混合單元耳塞;和頭戴的搭配相對適合厚聲型、底子較為紮實穩健的,不適合本身偏薄、線條偏銳利的型號。

既然是隨身,我們還是先拿耳塞來講搭配。前端我使用了樂彼P6Pro來做參考,它的LO屬於相對真水無香的類型,而且作為一個參考,已經完全可以衡量出ZF9的上限在哪裡。ZF9本身的優勢是非常優秀的透明度與結像清晰度,音色上一耳朵屬於明亮通透型、但全頻段的潤澤度和控制力都相當不錯,人聲的部分微甜、顆粒感細密,個人認為在味道上和模擬味不沾什麼邊兒,是比較典型的不那麼數碼味兒的現代聲,對於器樂方面的雜食度很高。人聲方面,清麗型女聲的表現略好於男聲,對於絕大部分的泛流行和日系ACG都有比較好的兼顧。如果要說短板的話,我認為它可能並不能夠迎合喜歡厚重聲線、顆粒感較粗、或者說追求一些昏黃感、模擬味的用戶,舉一個反例的話就是如果你追求奧萊爾B1的那種風格,那麼ZF9絕對不會是你的菜。

ZF9雖然價位不高,但作為獨立耳放來說,自然還是得和目前的旗艦級播放器拉開差距、或者說除了推力以外,聲音上也得有音色的可取之處才行。它的強項是用來驅動我手頭的Khaos、RS10、Khan Prestige等比較有潛力的塞子,這類耳塞雖然用播放器也能幾乎推開,但仍有小部分潛力可挖,而且挖出來的這一小部分會進一步提升聽感上的高級感。拿Khaos來說,它本身潤澤的聲底和寬闊的空間感是並不容易出惡聲的類型,但ZF9可以讓它的結像更加的精緻化、尤其是高頻部分的那種韌勁和一些微小信號的響應能力會比P6Pro直推的時候更加的充沛,動態夠大且從容,少了P6Pro本身的一點順滑,多了一點並不過分的光澤感增益。

Khan Prestige本身也是個好推、且吃潛力的類型,其最大的潛力主要是來自於聲場部分,隨身設備驅動下的聲場大歸大、但其實和同價位的競品拉不開差距,在給它上過台機以後不難發現它那顆動圈非常吃得住前端的力道。ZF9驅動下的Prestige,在PW First Times的加持下,其空間感表現已經非常接近我使用鈺龍DA1時驅動下的規模。而因為First Times這根線本身並不是什麼走華麗路線的風格,偏向於沉穩和厚實,ZF9的聲底剛好給它增加了明顯的活潑感。

市面上仍然還涉及到一些常規隨身播放器伺候不動的塞子,比如Spearlabs的T1/T0,和新品infinity,包括Acoustune子品牌Madoo的Typ711這種配備了三顆平板單元的耳塞,這個時候ZF9就可以非常從容地驅動出這些耳塞的絕大部分潛力,比如infinity偏多的極低頻,在ZF9上就更加舒展了,直推時則會顯得比較悶;比如Typ711的高頻控制力,它用很多隨身播放器去強行開大聲壓時,高頻有著抑制不住的尖銳感,在ZF9這裡則是又細膩又潤澤,輕微的攻擊性給它帶來了良好的鮮活度、卻又不會過於刺激;包括AK家的Zero1,強如P6Pro這樣的機器,也不能把它的縱深和低頻下潛給推好,ZF9既補足了P6Pro在驅動平板單元時的推力補足,又削弱了Zero1的中頻HUFI感。

以上內容,我強調的一個結論是,ZF9價位並不高,但它接駁在頂尖的隨身播放器上,仍然存在它介入後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升級」的地方。而我手頭也有一些反例,比如Dark Sky這的高敏動圈、比如Empire Odin這種超低阻抗的塞子,用ZF9來推就顯得明顯是浪費驅動力了,只能起到「調味」、而不是「改進」作用,所以針對那種手頭具備難推、且有較大潛力耳塞的用戶,ZF9會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對象。

我這個人並不是很喜歡搜集非常難推的頭戴,比如拜雅的T1、森海HD800這種,留在手頭的頭戴基本上都相對易推、或者說好搭配,像Sendy的孔雀、森海的HD580、Meze的Empyrean等,Timsok的1024這種潛力怪不談,手頭最難推的應該還是當屬ZMF的VC封閉式旗艦和拜雅的DT880 250歐了。

從搭配相性來說,ZMF的VC這種熱情厚重的底子和ZF9達成了一個良性的互補,尤其是在透明度和線條感上幾乎完美,但空間規模表現還和台機有著明顯差距,對於演繹流行和小編制來說已經是綽綽有餘。DT880 250歐吃的是控制力和寬鬆度,其實對功率的要求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高,ZF9推出來的聲音還是相對緊巴一些,沒有那麼鬆弛和自然,你可以理解為其推力和控制力水準不足以像台機一樣吃住DT880、同時在聲底上也並不搭。而推我手頭其他型號的表現都讓我相當滿意,尤其是即便是用單埠來推HD580,聽古典的場面和氣勢幾乎發揮到了8成以上的水平。HD580雖然在直推時很容易呈現出一個溫潤HUFI的耐聽聲底,在如果能在隨身設備中呈現出不凌亂、且秩序盡然的大編制表現,已經是超出我對ZF9的預期了、其音色全面性和結像表現也已經可以媲美很多幾千檔位台式一體機(耳放部分)的那種。

可以說ZF9是一個設計方向非常明確、聲音非常全面和紮實的傳統大體積便攜耳放,如果你非常心水類似凱音C9那種高端便攜耳放的大推力和精緻音色、但又對電子管本身沒有什麼執念的話,只用三分之一的價格就可以買到一個素質聽感俱佳、還贈送一根優質對錄線的型號。而如果你曾經是一個捆綁老玩家,那麼也不妨感受一下現在的耳放,在充電便捷性、輸入輸出通插的省心接法、多檔增益、以及聲音純凈度方面的進步,和我當初剛開始發燒時的那些耳放相比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完全步入了另一個【後捆綁時代】。ZF9在這個新時代的耳放里,或許是我目前聽到過的最能打的耳放之一、而且在4K出頭的這個價位有著超強的競爭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58f46b153ae3c8fad89ebf164af9e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