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層水一層樹葉」,農夫山泉告訴你旺季如何收關

2023-08-07     快消

原標題:「兩層水一層樹葉」,農夫山泉告訴你旺季如何收關

文丨關三

對快消企業而言,8月是最重要的月份。說它重要在於,8月一過,9月天氣轉涼,飲料將逐步走向淡季。你在8月之前可以瘋狂壓貨,通常有個4-5倍庫存,經銷商都不害怕。但過了8月,飲料開始轉入淡季,經銷商基本上不再壓貨,進入正常補貨狀態。

所以,8月這一戰,你打好了,前面的庫存消化掉,下半年正常補貨,也可以適當壓些庫存。甚至可以考慮明年水頭怎麼壓貨,經銷商都對你有信心。但8月你打不好,前面庫存難消化,9月考慮的就是怎麼幫經銷商甩貨、調貨,基本無心市場工作。再不好,都要考慮怎麼「跑路」,讓公司給你調到其它市場。

近日,農夫山泉制定的8月考核策略就給整個飲料行業做了個表率。策略非常之簡單,就七個字:兩層水一層樹葉。

做最簡單的指令

「兩層水一層樹葉」,這是農夫山泉近日要求所有區域推進的農夫山泉冰櫃陳列標準。消息一出,下面的業務自然少不了抱怨,有的品項齊全的業務說,「維他命水、尖叫、茶兀都不用進冰櫃了?」有認為工作單一的說,「以後工作就是天天擺水」;更有的說,「前面壓水壓太多了,這要消化掉」……

不管業務同仁怎麼抱怨,在我看來農夫山泉這個策略是很聰明的。它明白自己的重點是什麼。水是農夫山泉最大的基本盤,農夫山泉這個樓有多高,不在乎其它產品的銷量有多少,而在於水這個基本盤的銷量。水支撐著員工的工資,終端的投放,經銷商的費用,其它品牌的投入等等,水賣好了,一切都好。

東方樹葉代表著企業最大的增長點,爆發點以及未來市場的把握點。這兩年無糖茶有多火,就不用多說了,無糖茶是當下也是未來,有很多聲音說無糖茶的未來不是打敗有糖茶,而是要取代水的銷量。現在市場上水分額占比最大的是哪家?農夫山泉;無糖茶占比最大的,也是農夫山泉。

這樣兩支產品都掌控在自己手裡,再對這兩支產品進行強制要求。一是便於終端推進,店主不反對這樣的陳列要求,因為好賣;二是讓這兩支產品的銷量進一步擴大,冰凍化是銷量的保證。我們看農夫山泉的冰櫃,單開門有六層,多開門是五層。意思就是至少農夫的冰櫃中一半左右的陳列是擺放水與東方樹葉的,而其它的產品去擠餘下的空間。

農夫山泉的其它產品並不是賣的不好,比如尖叫,比如茶兀也都是大單品,SODA水在某些區域同樣是排得上名的重點產品。但當你的指令想「面面俱到」,就等於全沒想到。考核改成:兩層水一層樹葉,一層尖叫,一層茶兀?業務看到最後這個指令的執行不知道要歪到哪裡去。考核的太多,就會讓執行者覺得我這個產品也重要、那個產品也重要,當你都不知道自己的重點是什麼時,業務當然也不知道重點是什麼。

絕大部分的快消企業是多品類經營,單品運營的也就加多寶、王老吉、紅牛、椰樹,六個核桃等企業。其它企業多是多品類銷售,別人有的我也有,給你最全面的滿足。給大家的感覺是品項齊全,開一個冰櫃總有一款適合你。但是實際上就是企業在「湊數字」,因為每個區域有每個區域的口味習慣,每個駐外大區的銷售都各有不同。所以,企業為了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推出各色各樣的產品。我紅茶賣5億,綠茶賣10億,奶茶20億,茉莉1個億,果汁賣10個億,很容易就把企業的百億銷量「湊出來」了;今年流行果汁,我賣個15億,明年不流行了,它銷量降9個億,這6個億的缺口我可以通過電解質水或氣泡水什麼的補回來。

把銷售任務平攤出去,這樣大家的壓力都不大。總有一個風口能被自己碰上。但其實,企業都不明白自己的銷售重點是什麼,不知道自己準確的增長點在哪裡。多品類能累積到一定的銷量,但當你的銷量到達瓶頸的時候,你想保持增長,突破自己的天花板很難。

每個產品都想照顧到,總把希望寄托在出下一個爆品或抓住下一波風口,而對基本盤的增長卻把握不住。

當我們的品類眾多,讓業務自行去選擇時,你去看冰櫃里的陳列就知道業務同仁都不知道應該賣什麼。冰櫃陳列混亂,容易被其它廠家的產品擠你冰櫃的資源,導致你的冰櫃失控。再者,因為品類多,我們看到業務會養成一個習慣,什麼提成高,什麼獎勵多,我賣什麼。你沒有額外的政策,我就不賣你的產品。

這樣就導致自己的產品窩裡斗,都不用其它企業來攻擊,自己先把自己打死了。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去年這個產品能賣10億,今年可能3個億都賣不到,因為刺激政策少了。

簡單的才更高效

我們回看農夫山泉此次的指令,簡單又高效。簡單,就七個字,兩項考核,並且只看冰櫃,並不在於你其它的常規動作。當然,也會有區域在接到指令後自己加戲。比如,會要求兩層水中,一層得是中大瓶裝;也有的區域會說,不只要冰櫃兩層水一層樹葉,你的貨架陳列也要兩層水一層樹葉,等等。

這些是在保持主觀點外加的一些區域自己能決定的「小動作」,總綱領不變。我們常說總部的方針政策區域不執行,是不是總部的政策太多太複雜。即便農夫山泉這樣的政策,7個字發展到很多區域也可能變成三四條考核,你在總部制定3個考核,基本上到區域業務執行時就是7個考核起,上不封頂。因為區域負責人總覺得這個也應該考核,那個也應該查,不能讓業務的工資拿得那麼容易。

到後續發展下來就是總部制定策略,下面的區總一個個答應的十分周到,但到執行的時候,推進起來卻十分困難。而且還會說:您多來我們區域看看,我們這兒有自己的情況,我們也想全國一盤棋,但它實在是有自己的特殊原因。我得為我下面的兄弟負責,我得為業績負責。

讓你想的策略再天馬行空,天女散花,我是為區域好,我是為市場好。但到最後就是你定你的策略,下面執行自己的方針。導致全公司的銷售策略,除非這事是總經理或者董事長主抓了,要總經理或董事長出面,你想追的項目才有進展。這就導致,明明總部各個部門人都挺全的,但到了最後能追事、執行事兒的只有總經理或董事長,其它人只能摸魚。

農夫山泉就告訴你,我的總綱就是這樣,簡單清晰,你想加考核項目,那是你區域自己執行的。我的考核就是農夫山泉冰櫃「兩層水一層樹葉」。同時也給你空間,那還有一半的空間你可以陳列維他水,茶兀,尖叫。那些你陳列的五花八門,都可以,我不管。而後呢,我請大量的兼職暑假工(主要是大學生)去查核你,我要求的點你有沒有做到。

很多人也會質疑農夫山泉,你沒有自己的系統嗎?為什麼不用系統去查核,還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一家一家店的費力查核呢?在數字化的今天,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數字化工具,AI識別也是必備的功能之一。它可以瞬間識別哪些照片合格哪些照片不合格。

但它存在的問題就是,業務可以為了照片去擺拍,再者有多少照片不合格後,後續的追蹤是什麼?可人工查核不一樣,你要怕被扣工資,你要保證陳列至少要一天以上吧。可擺拍個照片不需要這麼長時間;同時,因為有查核的人員,店老闆會知道企業確實是有考核的,會扣員工工資,那麼出於道德也好,簽訂的協議也罷,他會多考慮把你的陳列按要求做到達標;再者,這些查核人員也能幫助企業找到市場上那些失控的冰櫃,讓業務去整改,這是真正的整改,而不是整改照片。

人工查核動作對企業、對市場的管控是一個十分有利的工具,是你用系統沒辦法替代的。同時,因為請的都是學生,類似於大面積的普查工作,對於想混日子的員工,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這些也不是系統能取代的。

為什麼農夫山泉每年業績都是雙位數增長,知道自己的重點項目,簡單的指令,嚴格的查核,保證大綱不變,也給區域空間,但一切不能偏離企業的既定方向。這個8月,其它企業可以看看自己的業績能交帳嗎?知道自己的重點是什麼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96f2847d12501adcbdd717838c2cd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