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為何「開戶熱繳費冷」

2023-12-29     支點財經

原標題:個人養老金為何「開戶熱繳費冷」

2023年即將結束,本年度的個人養老金存繳也進入尾聲。

去年11月,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北京、武漢、杭州等36個城市和地區率先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每年最高繳納12000元,相應地,這筆錢可以用來購買基金、存款、保險等產品,還能獲得稅收抵扣優惠。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實施一年期間,吸引超5000萬人開立帳戶,個人養老金產品達到700餘只。

根據《2023年麥肯錫中國養老金調研報告》數據,國內居民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了解度已達到80%,但是實際繳存率僅為8%,其中從了解到開戶轉化率為45%,從開戶到繳費的轉化率僅為23%。

看似益處多多的個人養老金為什麼會出現「開戶熱繳費冷」的局面?

體驗褒貶不一

「去年政策一出來我就頂格買入了,今年繼續買。」李女士告訴記者。李女士算了一筆帳,她今年30歲,連續繳納25年,等到55歲退休時,個人養老金帳戶里就有30萬元的資金,「就當強制儲蓄了。」

根據規定,個人養老金帳戶里的資金可以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包括理財產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截至目前,各金融機構共推出了753款產品,其中包括465款存款產品、162隻基金、107款保險產品和19款理財產品。

李女士選擇了最穩妥的5年定期存款,年化收益率為3.1%。當然,由於每年存繳金額有上限,收益也非常有限。

來自某金融機構的朱先生同樣是個人養老金的堅定支持派,最吸引他的是稅收抵扣優惠,「去年交了1.2萬元,退稅4200元。」

與贍養父母、子女教育一樣,每年繳納的1.2萬元個人養老金可以從個人收入中扣除,不計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繳稅稅率越高退稅金額越高。據測算,個稅繳納稅率10%-45%的人群能夠享受到1200元-5400元不等的稅收優惠。

朱先生投資了6隻養老目標FOF基金,目前基金持有收益率為-6.9%,虧損1674.79元,朱先生表示「基金虧損是暫時的,何況跟退稅優惠相比起來算不了什麼。」

朱先生個人養老金帳戶

記者查詢Wind,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中只有近兩成收益為正,平均收益率為-5.43%,最高虧損達19%。「今年股市行情不理想,基金收益也相應較差,這很正常。個人養老金基金多採用FOF形式運作,FOF基金的投資範圍僅限於基金,並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已經屬於風險較低的基金產品。」一位基金經理對記者說。

張女士是猶豫派,銀行的開戶優惠吸引她開通了個人養老金帳戶,但她並沒有往裡存錢。銀行推出送現金紅包、代金券等開戶活動,吸引了不少用戶,但他們不一定詳細了解個人養老金的運作規則。「開了戶才知道,交的錢直到退休才能取出來,流動性太差了,手頭有閒錢會考慮存繳。」張女士表示。

根據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帳戶採取封閉運行,參加人需達到規定的領取條件,比如達到退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等條件才能領取,這也是很多人開戶卻不存錢的原因。

收入、年齡、養老規劃、投資布局都是存繳個人養老金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採訪中,「沒聽說過」「還沒有考慮養老」「收益比較差」「公司福利不錯,繳納了年金,我很早就配置了商業保險,不需要額外買個人養老金了」等都是沒有存繳個人養老金的原因。

多家銀行的數據顯示,30到50歲年齡段的人群對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熱情更高。華夏基金《2023個人養老金一周年投資者行為洞察報告》報告顯示,80後、90後是個人養老金的主力購買群體,占比達68%,已婚已育人群占比94%。

著眼長期收益

作為養老「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橫空出世肩負著重要使命。

「我國於2021年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預計於2033年進入超老齡化社會,這意味著留給我國養老保障體系改革的窗口期已經不多。與之相應地,目前我國的養老金儲備情況不容樂觀。個人養老金制度讓政府、市場、社會、家庭與個人歸位,調動多方力量加強養老金儲備,為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提供物質基礎。」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惠元在採訪中表示。

中國政法大學金融學教授胡繼曄對支點財經記者分析,「對個人養老金認知不足、短期收益不理想是『開戶熱繳費冷』的主要原因」。全國社保基金成立以來年均投資收益率為7.6%,去年也出現了投資收益率-5.07%的情況。養老金的積累是長期過程,不能因為一年收益表現不佳就否定。金融機構要推出更多符合投資者需求的產品,同時做好投資者教育和宣傳。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分析,全面推廣個人養老金,稅制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個人養老金採用單一的EET稅制,即個人養老金在繳費和投資環節免稅,而在領取環節徵稅。按照規定,提取養老金時,要按照3%的稅率繳稅。

董登新建議,在徵稅模式上EET與TEE(在繳納環節繳個稅,在投資收益及領取環節免個稅)並存,讓投資者能夠二選一。高收入者自主選擇EET,而中低收入者則自動選擇TEE,從而有助於提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和覆蓋面。

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長金維剛指出,促進個人養老金髮展的關鍵,在於承擔個人養老金投資業務的金融公司要加強研發適合公眾投資意願、長期持有、收益良好穩健的養老金產品,通過提高個人養老金投資收益率和對中低收入群體實行全程免稅模式,來增強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吸引力、提高個人養老金投資規模。

記者|張帆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95a38ac536f5faacc5d759b6116fe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