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與自救!疫情下,廚師的真實生存現狀

2022-04-22     紅廚

原標題:守望與自救!疫情下,廚師的真實生存現狀

不知不覺,疫情已經來到了第三個年頭。三年來,廚師們在疫情之下經歷著各種起起落落,悲歡離合。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疫情下,廚師們的生存故事。

2020年1月,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沉浸在春節氣氛的中國按下了暫停鍵。不少餐廳在剛剛掛上的「春節連市」下面,匆匆貼上了「禁止堂食」「關店」的字樣。

一時之間,每年這個時候最忙碌的廚師被迫歇業。

原本大家以為這是一場轉瞬即逝的疫情,結果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第三個年頭也來了,疫情還在。在這三年里,很多廚師開始失業、轉行。

「青春才幾年?疫情就占了三年。」很多廚師也因此失去了職業生涯中寶貴的三年……

失業、欠債、轉行……

廚師們在疫情下艱難求生

時代的灰,落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疫情下的廚師,同樣承受了時代的「重壓」。

來自深圳的欒師傅說,因為深圳疫情的不斷反撲,他已經換了幾份工作了:「因為疫情我已經換了三份工作了,我干餐飲十幾年了從來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疫情前,欒師傅在深圳的一家星級酒店做宴會廚師,每個月月薪基本能保證在10000元左右。但疫情出現後,他工作的酒店生意不景氣,加上疫情期間辦不了宴會,酒店開始實行輪崗,薪資也是停一個月,發一個月,而且還降薪了,迫於生活的壓力,欒師傅便離職了。

離職後,欒師傅先後在一些餐廳工作,但都因為疫情影響要麼生意不好工資很難準時發、要麼直接關店倒閉,欒師傅只能不停地換工作。

圖片來源:紅廚網攝

今年,深圳的疫情反反覆復,他只能賦閒在家。欒師傅說,原本以為廚師不缺工作,結果這三年不斷失業,他幾次想要轉行,但苦於自己之前沒有其他技能的積累,實在是難。如今,為了生存,欒師傅只能打打零工,維持生活。

疫情之下,很多的廚師都和欒師傅一樣被迫失業。運氣好的,可能還能有部分工資收入,運氣不好的,餐廳關門了,那就真的是得喝西北風了。

老王說,自己就是疫情的直接受害者,每每疫情到來就失業,疫情三年他就失業了三次。現在他每天待在家裡發愁,房貸每個月4000元,還有小孩上學,家裡的其他開銷,讓他每晚都睡不著覺。

「以前沒有疫情的時候,還能看看書,做一下自我提升,現在完全靜不下心,每天都在為生活發愁,真是不知道怎麼辦,白頭髮都愁出來了。」

青年廚師小曲對老王的心情表示十分理解,因為他也正面臨著老王的困境。小曲做廚師有13年了,做主廚也已經有5年了,疫情前他本來都已經要升職了,但因為疫情,升職無望,收入也直線下降,已經快負擔不起日常的生活開銷了。

「我前幾年剛結婚,目前孩子三歲了,但我已經快三個月沒有拿過工資了。孩子今年9月份就要上幼兒園,家裡老人生病也需要長期吃藥,前幾年借錢買房子的首付也還沒還完,每月還有月供,真的快撐不住了。」

失去收入來源,很多問題都會隨之而來,輕一點的是生活質量下降,嚴重一點的可能會導致小孩無法上學、老人沒法看病,還要隨時面臨房貸斷供的危機。

為了生存,一部分廚師選擇了轉行。

圖片來源:紅廚網攝

廚師小陳便是其中之一。

在講述自己轉行經歷的vlog,小陳說:「我從事廚師行業已經有10年的時間了,因為疫情的影響,收入減半,一個月只有3000的收入。可生活壓力大,我只能選擇去工地刮瓷,因為工資一個月能掙6000塊。」

同樣選擇轉行的還有李師傅。

他在江蘇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待業在家,每個月只能拿基本的生活費,迫於生活的壓力只能轉行去做送餐員。

「做送餐員,每個月能有8000左右的收入,好的時候,努努力也能實現月入過萬。」李師傅說道。

疫情影響了廚師的職業生涯,也影響到了創業的廚師。

來自北京的唐師傅表示:「前些年存了錢投資了一家餐廳,結果疫情到來虧得一塌糊塗。本來2020年底準備回家舉辦的婚禮,也泡湯了。」

唐師傅說,因為欠債,目前也已經跟結婚對象分道揚鑣,實屬無奈。

直播、創業、兼職……

疫情下廚師的自救之路

疫情之下,很多廚師都過得很艱難,但大家都沒有自暴自棄,很多廚師開始了自救。他們或轉戰短視頻或堅守創業,收穫了事業的第二春。

廚師阿東在北京做廚師已經很多年了,由於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時候整個行業都很蕭條。短視頻的火爆,讓他萌生了做自媒體的念頭。

「從前期籌備,拍攝、剪輯都是我自己完成,剛開始是比較難的,很多東西都需要現學。我一個做廚師的,哪懂什麼文案、剪輯,但沒辦法啊,總不能坐以待斃,總得做點什麼才行。」

圖片來源:紅廚網攝

阿東表示,他每天早上8點就起床,保證每天能拍3個菜品,然後利用晚上的時間剪輯。在發布了將近15條短視頻的時候,他的號開始小有起色,後來隨著播放量和粉絲的增加,收益也漸漸可觀。阿東表示,目前每個月好一點的時候,能實現月入三四萬的收益。

「做短視的路還很長,我也是剛入門,但做短視頻帶給我的收穫很大,以前總覺得做個廚師,拿一份工資就夠了,現在我有了更大的野心和目標。」

與阿東相比,劉強的短視頻之路走得似乎更順暢一些。

劉強是中國烹飪大師、中國烹飪協會會員、中華金廚獎獲得者,他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曾在《吉祥年夜飯》、《廚王爭霸》等節目中驚艷亮相過。

2019年,劉強與短視頻結緣,在下廚房APP通過直播與粉絲互動,後來做了錄播的收費課程。因為前期的積累和自身知名度的加持,疫情期間,劉強的短視頻迎來了大爆發。

圖片來源:「爺倆兒好菜」抖音截圖

疫情期間,劉強與他的師傅高炳義一起在快手建了個帳號,叫「爺倆兒好菜」,「爺倆兒好菜」發布的視頻以魯菜教學為主,專做百姓家常菜。這個帳號僅短短一年時間就積累了667萬粉絲,直播帶貨超過千萬元。

在一次採訪中,劉強曾透露,「視頻拍攝成本比較低,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只需要備好食材,架好機器,即可開始。相對而言,入手快,成本低,收效還不錯。」劉強說。

除了做短視頻、自媒體之外,很多廚師通過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獲得了不錯的效益。

今年36歲的老劉,已經做了20年的廚師,疫情期間,他沒了工作,便嘗試去送外賣,但因為縣城不大,外賣訂單量並不多。「送了一天,也才接了五單,每單提出4元,才20元,底薪800元一個月,收入太低了。」

最後,老劉還是選擇繼續做回老本行,但當時沒有餐廳招廚師,老劉就發揮自己所學,擺攤賣炸串。「第一天,賣出了10串,收入30元。第二天,賣出了20串,收入60元。生意慘澹得讓我差點被現實擊垮了。」

不過在堅持一個月後,隨著各地擺攤經濟的火熱,老劉所在的小縣城也放開了地攤限制,晚上的街道上熱鬧了很多,老劉炸串攤的生意也慢慢好了起來。

之後,老劉的生意漸漸步入正軌,每個月擺攤能有6000左右的收益,基本和做廚師的收入持平。

圖片來源:攝圖網

山東淄博的30歲廚師李寧現在也是在擺攤賣煎餅果子。他說,每天從早晨5點到8點,4小時能賣百十個,收入比之前上班的時候高多了。

家在蘭州的劉師傅,在疫情期間則選擇開了一家炒菜店,雖然剛開業沒人氣,但是在不斷的調整下,反而在疫情期間實現了收入倍增。

「當時因為疫情,我們旁邊的幾個飯店都沒開門,但附近好幾個大型工地都復工復產了。我想著反正生意也不好做,就加大了飯菜的量。沒想到完全符合了工人飯量大的胃口,加上我們的價錢也相對實惠,生意也漸漸好了起來。」

閆師傅則是在大學食堂工作之餘,做兼職開源。

「我在學校食堂做大廚,領的是財政工資。去年我還兼職了飯店一份工作,兩份工加起來除了五險,還是有過萬收入,這在我們這五線小城算是很好了。而且我每天從單位打包的飯菜就基本解決了一家人的伙食費用。」

做志願者、做騎手、送愛心餐……

疫情下,廚師有大愛

雖然廚師群體受到疫情影響很大,但是在積極自救的同時,不少廚師也在儘自己的所能來回報社會。

廚師梅凱林今年26歲,他是一個2歲孩子的父親,在武漢做了3年廚師。3月底,上海疫情加劇,這讓他回想起兩年前的武漢,他覺得自己要做點什麼。於是,他辭去了廚師的工作,決定到上海做騎手,為更多人提供幫助。

在上海做騎手的半個月時間裡,他給很多需要幫助的人送去了物資。

「我每天七點多起床,吃過早餐打開系統,會發現已經有很多訂單在等候。我會根據市民需求緊急程度,以及地址的遠近來判斷送貨先後,然後開始送貨。我每天要接100多單,接打一百多個電話,基本要忙到晚上11點多。」

圖片來源:攝圖網

雖然工作很辛苦,梅凱林卻很自豪:「當初來上海,是想幫助他人,事實上,我既幫助到了別人,自己也獲益匪淺。」

廚師梅凱林在上海送餐,而在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峨山鎮里,王莊村村民趙正飛正在騎著電動、自行車去超市買飯、買菜,為村裡疫情防控卡點的防疫人員做可口的午餐。

今年42歲的趙正飛在王莊村從事流動家宴生意,練就了做飯、炒菜的好手藝,為人和善的他在村裡也是出了名的好人,誰家有困難,趙正飛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在疫情期間,趙正飛更是自己掏錢買飯、買菜,為晝夜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黨員幹部、志願者們做「愛心餐」。

趙正飛說:「我就想慰問一下這些疫情防控人員,也許我的力量很微小,但螢火蟲也有光芒,聚在一起,就能戰勝疫情。」

而在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江蘇揚州的楊大青和李維芳夫妻二人則選擇在疫情期間主動承擔起疫情防控的後勤保障工作,為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上百名工作人員製作盒飯。

圖片來源:紅廚網攝

在做志願者的一個多月,夫妻二人在保證衛生、營養的前提下變著花樣把盒飯做得色香味俱全,讓各個防控檢查點上的工作人員吃得可口、放心,為疫情防控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其實,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還有很多廚師或堅守後廚為抗疫歸來的戰士們提供熱飯熱菜,或製作免費盒飯送一線工作人員食用……

穿白大褂的不只有醫生,廚師也是。他們用自己方式,「治癒」了大家。

結語

一場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也改變了很多廚師的人生。

有的廚師,因為疫情失去了工作和愛情,但更多的廚師在疫情中獲得了成長,鍛鍊了堅毅的性格。

困境,可以磨滅人,也可以磨練人。願你我在這場磨練中,能化繭成蝶,迎來春暖花開的那天。

最後,希望疫情早點結束,所有的廚師朋友都能獲得更好更光明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2d38b73d8c9027797d1f460e859b5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