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似錦:「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
最近熱播的職場劇《安家》,講述了7名房產中介在上海打拚的故事。
孫儷飾演的店長房似錦是一個目標明確、敢打敢拼的人。
第一天到新店,下屬老油條便丟過來一套十多年沒賣出去的跑道房,想殺一殺房似錦的威風。
結果,房似錦卻堅定地說:「沒有我賣不出的房」。
此話一出,震驚四座。
要知道,買房子對誰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格局不好的房子只能「壓箱底」。但房似錦卻對此胸有成竹。
當然了,最後房似錦確實賣出去了跑道房,連人人避之不及的凶宅都推出去了。
但,「大話」是在行動之前說出去的,我們不禁要問——房似錦憑什麼敢說「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
——因為,她是以成果導向來做事的。
所謂[成果導向],就是指以成果產出為方向的決策和行動視角。
簡單來說,就是緊盯目標,一切的決策和行動都為了最後的成果而服務。
在房似錦心裡,「把房子賣出去」那個成果是雷打不動必須要完成的,而她要解決的,就是過程中的決策和行動。
她封死了所有放棄的路,告訴自己「必須把房賣出去」。——所以,她才有那份說大話的底氣。
二、以成果為導向的人,會想盡辦法、竭盡所能
以成果為導向的人,在遇到執行障礙時,不會氣餒抱怨,只會想盡一切辦法,竭盡所能地解決困境。
房似錦為了賣房,也在做著各種各樣的努力:為格局不好的跑道房重新設計裝修;為了拿到獨家房源連爬3次28樓給客戶送飯送西瓜;為了讓意向客戶的吵鬧鄰居搬家,她動員同事幫其孩子辦理轉學。
——她面對任何難題,從未打過退堂鼓,對她來說,每解決一個問題,她就離開單近了一步,她的字典里從沒有「放棄」兩個字。
前同事琳姐,和房似錦的工作風格如出轍。她的口頭禪是——「沒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
有一次,遇上一個難纏的客戶,幾個經理都沒能搞定。但到了琳姐手裡,客戶卻變得十分配合。
原來,琳姐提前了解了客戶的信息,發現客戶是一位寫作愛好者,業餘時間,經常在網上發布文章。
於是,琳姐也趕緊註冊了帳號,開始研究寫作,一個星期的時間,愣是硬著頭皮磨出來一兩篇。與此同時,她也仔細閱讀了客戶的文章。
等到見面時,共同的愛好立即讓琳姐贏得了客戶的好感。接下來,琳姐趁熱打鐵,打開自己的第兩篇文章,讓客戶點評。客戶一番指點,琳姐點頭如搗蒜。客戶被琳姐一番精準膜拜和誇讚之後,心情大悅。也不再糾結那些無謂的小細節,痛快地簽了單。
琳姐以寫作為突破口,博得了難纏客戶的好感——看似容易,實際並不簡單。對毫無寫作經驗的人,想寫出第一篇文章,是要費很大功夫的。
因此,其他被拒的經理,並非不知道客戶的寫作愛好。而是不願意花功夫鑽研、學習,真正寫出一篇文章。
理所當然的,最後的贏家,必然是那個緊盯目標、死磕難題的琳姐。
像房似錦和琳姐這樣的人,她們對完成目標有一種志在必得的信心,她們預設了「必須完成」的結果,她們的聚焦點放在執行過程中,因此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阻礙,她們都會想盡辦法、竭盡所能。
三、以成果為導向的人,不做無用功
《安家》里的985在屢次帶看失敗後,氣餒地說了一句話:
「不是我怕吃苦,而是我怕白吃苦」。
而在房似錦身上,這種抱怨就從來沒有過——因為,她清楚地知道,不交付成果,你吃多少苦,對老闆來說都沒意義,更別提什麼「白吃苦」。
老闆才不管你為了完成任務有多苦逼,他們只在乎成果。任正非就說過這樣一段話:
勞動的準備過程是員工自己的事情,是員工的投資行為。茶壺裡的餃子,我們是不承認的。倒不出餃子,還占據一個茶壺就是高成本。
深諳此道的房似錦,就從不做無用功。她讓朱閃閃穿著玩偶衣服去發傳單,朱閃閃抗議來了一句「我不高興了!」。
房似錦無情地回答——「你高不高興,一點都不重要」。
對房似錦來說,關注情緒這種事,於賣房子而言,就是無用功。因此,每一次她遇到能攪動情緒的事情時,都能迅速抽身、立即恢復工作狀態。
而朱閃閃被「發配」到大街上發傳單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在做無用功:每天穿上玩偶服,佯裝出去發傳單,其實不是去喝咖啡,就是去看電影,要不就坐在一邊玩手機。後來,好不容易「改邪歸正」,開始老老實實發傳單,但是也從不主動介紹房源,依然在浪費傳單。直到後來房似錦的點撥,朱閃閃才真正開竅,開始以成交為目的的學習專業話術,每發一張傳單都會推薦房源,還提醒客戶上面有自己的電話,可以隨時聯繫看房。
任正非曾經說過:
你把煤炭洗白了,你確實勞動態度很好,任勞任怨,不怕髒、不怕苦、不怕累,可是洗煤炭不具有任何價值和意義。
以成果為導向的老闆,不關心苦勞,只看功勞;以成果為導向的員工,不做無用功,一切的決策和行動,都為最終的結果服務。
四、如何以成果為導向地推進工作?
1.緊盯目標,想辦法解決一切難題
正如任正非所說:勞動的準備過程是員工自己的事情,是員工的投資行為。
——我們的所有工作過程,都是為了完成最終的目標。因此,「完成目標」是高於一切的所在。
而執行過程,必然是充滿阻礙的,否則成果也就不那麼珍貴了。
——目標是必須完成的,而過程也是必然艱難的,那麼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盯緊目標,解決過程中的所有難題,不給放棄留任何的藉口。
2.及時復盤,在必要時進行計劃調整
階段性復盤,可以保證我們對工作的推進情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還能確保我們不會偏離計劃方向。
無論做什麼工作,只顧一味地低頭拉車,很可能拉到溝里去。
階段性復盤,就相當於把車停下,加加油、修修車、優化一下行駛路線,讓接下來的路走得更順更准更輕鬆。如此,我們要完成的那個成果,才能來得更快、做得更完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ULAEnEBnkjnB-0zHm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