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怎樣講出一個好故事?

2019-07-22     明天會更好651011

今日無事去看了電影《銀河補習班》。一個關於教育和父愛的故事,該如何教育孩子?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故事講的很好,以下是看完之後的收穫。

以終為始

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兒是王朔在《30天認知訓練營》里說的,大盜薩頓越獄的故事,驚險刺激有趣,內容都在一本書里叫做《錢就在那裡:薩頓自傳》。

以始為終,從終局開始講故事。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寫作方式,很多著名的作品裡都有這種情節和橋段,例如《百年孤獨》。

因為結局確定,所以中間的很多風險和不確定性,其實已經被掩蓋了,很多運氣的因素被遮蔽了。

很多時候都需要這種思維,從結局開始思考,如何才能一步步地達成,而後根據自己的能力,設計每一步的步驟和環節,不要扣得太緊,因為容易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系統過於複雜,耦合性太高,容易出現大面積的系統性災難。而對於一個執著的個人來說,這一點其實是可以忽略的。

駱駝祥子

我有個非常崇拜的作家叫老舍,老舍有個非常有名的作品叫《茶館》,當然跟本主題無關,我想說的是他另外一部作品叫做《駱駝祥子》。

這是個好故事,其實有套路的,著名作者賈行家,曾經總結過駱駝祥子裡的故事套路。目標、阻力、努力行動、結果、意外、反轉、結局。

當我看到,反覆從努力開始,最終回歸失敗的馬氏父子,突然想到了,一直想要有一輛自己洋車的祥子。越努力,處境越糟,反抗的能力越弱。

觀眾的心在被劇情反覆捶打,哪怕知道,最終一定是大團圓結局。一個年輕人從積極向上變成活死人,可能相差的只是一個馬飛似!的結局。

可成為馬飛,還不如祈禱買彩票,都是頭等獎呢,後者的機率可能更大一點。我們的人生有很多阻力,人生如戲,定下了一個目標,會出現各種情況,各種打擊。

事事如意基本不可能,也未必是好事兒。如果遇見了阻力能夠認真想,把這事想清楚、想明白、想透,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對比

從未有過像今天這麼深刻地意識到對比的作用。前期的牢獄之災,父子倆同時在經歷這種苦難,迅速的切換,場景的對比,把人的情緒一遍遍的壓抑下來,down下去。

因為只有down下去,然後等到爆發,真正結局時,才會有爽的感覺。而看場電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爽。

好像馬飛躺在草地上,聞到青草的氣息。不知道在看電影的哪一個瞬間,我突然明白了對比,真正的含義,就像一把鋒利無雙的寶劍,可以砍倒大樹,移平山川,可以直指人心。

不停思考

記得在很久以前,李笑來曾說要思考,長期而深入的思考,一定不要忘記腦子的作用。在看到電影中的一直想時,突然感覺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人,我們的手腳大機率是一樣的,真正的區別,在脖子以上。這個決定了,我們過時間自由,金錢自由的生活;還是為生存奔波的日子。

一直想,尤其是在困境中,自信自己是可以解決的,而後尋找自己目之所及能用得上的工具,也許解決方法就在眼前。

喜歡穿別人的舊鞋子嗎?

在聽到這句話以前,我一直覺得,作為文人借鑑抄襲其實是很正常的。見過頂級的高手,才會知道自己的斤兩。

當然這更可能是我給自己找的藉口,實際上就是懶,不想思考,所以沒有自己的想法,情緒做完決定之後,自己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藉口,自我安慰。

當聽到鄧超問他兒子說,喜歡穿別人的舊鞋子嗎?我突然心裡被刺了一下,當時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想,抄襲是對自己作品的不負責任,對自己的貶低和否定。

作為初學者,能力和願望不匹配,想要的太多而能力太單薄,撐不起來想要的大廈。確實更讓人悲傷,想解決方案,看到好的抄過來,好像是理所當然的。

但其實這讓自己的能力,沒有了鍛鍊和提升的機會。這讓我想到了說過類似話的村上春樹,他說:失眠的夜就像胖郵差,很難得。我想做那個不穿別人舊鞋子的人。

痛苦的往事加上時間等於笑點。

前兩天聽到一本書叫《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其中一個觀點說,怎麼寫段子?這裡針對的是脫口秀演員。

作者創造了一個好段子的公式,叫做幽默=悲劇×時間。生活中會發生慘事倒霉事,它經過時間的發酵,你能用一種抽離的、戲謔的、自嘲的眼光看待它,它才可能會成為笑料。

當馬飛走下太空飛船,坐在椅子上,然後他的爸爸對他說:剛才那個魔術真好,你可以再演一遍嗎?

這句話其實最初是,馬飛看到橋塌了,跟他爸爸說的。因為這個大橋他的爸爸做了7年的牢,這就像餐桌上放了一堆的餐具(慘劇),加好幾個杯具(悲劇)。

而這個時候他的爸爸再說出這句話,就表明鄧超飾演這個人物,其實已經放下了。放下了那麼多年受到的委屈,不公正,痛苦,當然你也可以說他對馬飛的愛超越了這些。

最後是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前兩天聽到一本書叫做《弦理論》,它說的不是物理,而是網球,核心是一個普通人如何能成為頂級運動員?

一個普通人如何成為職業的甚至頂尖的運動員,需要跨越哪些障礙?在美國,想要成為頂級網球運動員,世界排名前80的,需要先成為地區冠軍,才有資格參加高級別的比賽。

去見識那些高水平選手什麼樣,而後可能非常殘酷的認識到,你怎麼改進都打不過別人。對於一個普通人,想成為職業的,關鍵是要在少年時代見識過頂級的水平,他的見識決定了他能做成什麼樣,如果沒有這個見識,那他基本上很難進步。

還有就是關於興趣,如果一個地方沒有興趣,那就不要跟那些有興趣的瘋子爭。如果剛好有興趣,時間又允許,那麼帶孩子去見識一下頂級的水平什麼樣?這絕對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謝謝欣賞,個人觀點,歡迎共同探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u_tGGwBmyVoG_1Zo2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