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片導演刁亦男和偶像演員胡歌,貌似走在毫無交集的兩條軌道上,但二人終於在「車站」上匯合了。
命運就是這麼神秘而又充滿暗示,刁亦男每天走出家門,就可以看到胡歌拍的巨幅廣告,而如今,胡歌進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而對於胡歌來說, 當他和刁亦男在上海的一家餐廳里首次相見,知道他邀約自己出演《南方車站的聚會》時,胡歌真的有些「受寵若驚」。
胡歌當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他對於表演是很「貪心」的,「演員這一職業太容易收穫名利,一旦沉浸在歡愉中,就很難再有所突破,幸好我總是想在專業上能夠有新的嘗試。」
於是,胡歌成為了電影中《南方車站的聚會》中的困獸「周澤農」,該片於12月6日上映。沒有了偶像的濾鏡,胡歌讓自己成為一個說著武漢話,躲閃於人群中的亡命之徒,內心裡有著害怕、不安和狠戾,表面上卻又要故作沉穩,他就像是野鵝塘的一片水光,時而黑暗、時而明亮,不安地動盪著,最終,他要把自己獻祭給這片江湖,被水吞沒,又被水記得。也難怪,這個角色讓胡歌感慨,真是太「南」了。
胡歌大學畢業後即以「李逍遙」一舉成名,但隨後經歷車禍從鬼門關中撿回一條命,2015年又因《琅琊榜》和《偽裝者》的熱播,讓他重回巔峰,但是胡歌認為這只是一種消費型的快樂。
在胡歌看來,人生中有兩種快樂,「一種是消費型快樂,一種是創造性快樂。前者更多的是感官上暫時的快樂,對人生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甚至是一種假象;創造型的快樂,則是持續性的、能夠幫助成長的。很遺憾,《琅琊榜》和《偽裝者》的熱播屬於前者,讓我在短暫的開心後更加茫然。」
所以,那時候的胡歌處在一個瓶頸期,對工作有些迷茫,他在等一個有表演衝動的項目。
就是這樣的機緣之下,胡歌與刁亦男見面了:「導演通過我的朋友聯繫到了我,我挺驚訝。因為之前我演過的電影不多,演的電視劇大多比較商業化,而刁導在我的印象中則很文藝。」
而刁亦男與胡歌也確實是有緣分,刁亦男的家附近有一個奢侈品店,他每次出門都可以看到胡歌做的廣告,後來,刁亦男偶然看到一本雜誌,雜誌上胡歌的形象非常「糙」,甚至有一點丑。刁亦男覺得有點意思,因為他在胡歌身上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兩面。
而在聽了刁亦男描述的《南方車站的聚會》的故事之後,胡歌動心了,「我覺得這是一次很難得的機會。」
《南方車站的聚會》成為了胡歌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談及電影與電視的區別,胡歌表示兩種差異很大,「電視劇由於製作周期和容量的關係,沒有辦法像電影有那麼長的時間和空間,讓演員來準備一個角色,對於演員的要求是速成的;而電影像在小火慢燉,我通過這個電影可以去找到新的方法和感悟。」
《南方車站的聚會》中,胡歌飾演的周澤農是盜車團伙中的頭目,因為搶地盤捲入爭鬥,結果誤殺了一名警察,不得不逃亡。在聽說他有30萬元的懸賞金後,就設法將賞金讓妻子掙到,算是給家庭一個補償。
主創陣容中,桂綸鎂和廖凡曾和刁亦男合作了電影《白日焰火》,兩人又都是影后、影帝在手,是公認的演技派,所以,胡歌說自己演這部電影就壓力很大,有點緊張。而刁亦男告訴他放心去演:
「我說我怕我達不到您的要求,他說他不會輕易放過我的。因為他要對作品負責,也要對我的表演負責。導演給了我很大耐心和指導,卻不會在拍攝時輕易喊過,因為想挖掘更深層的表演。而周澤農有時與導演很接近,表面儒雅,但內心有力量。」
為了扮演周澤農,胡歌需要在外形上接近角色,「我要去曬燈、減肥、學武漢話,去他生活的環境觀察人物。我還花了很長的時間進行體能的訓練,我在戲裡面有一段打鬥的戲,導演要求打得連貫,打得實在,我的理解就是無招勝有招。」
劇組還請公安部門的領導幫忙,旁觀了一次審訊,胡歌說:「我們在拍攝小偷大會的時候,找來了當地的一些群眾演員,我在他們身上獲得了很多靈感。」
胡歌還要學習手槍的使用和拆槍裝槍,因為以前拍戲有類似的經歷,所以這個比學武漢話就簡單多了。
讓胡歌比較「得意」的是他會騎摩托車這個技能,他說自己去拿劇本時就是騎摩托車去的,人家給他送劇本下來時嚇一跳,胡歌還開玩笑說自己是來取快遞的:「我覺得平時掌握一門技術,對拍戲還是有用的。好多演員都摔了,我沒摔。」
相對於這些外在的接近角色,胡歌坦承走入周澤農的內心很難:
「有一次導演在現場問我說,感覺怎麼樣?我很誠實地跟他說,有好有不好,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有些繃著,但是,我不會去刻意迴避,因為我覺得這些負面的情緒或者身體上的感受,和這個人物是接近的。他在整個過程中都是在一個極其不安的狀態。我的這種不安,可能也正與人物的不安符合。」
《南方車站的聚會》是順拍的,胡歌覺得這對於演員來非常好,「從頭到尾,你的整個情緒是連貫的,你不需要去為了接戲,而去把自己的情緒斷開。但前提是,我們有一個強大的投資方能夠允許我們這麼任性地去創作。」
片中有一場胡歌的落水戲,胡歌說那場戲是他表演的一個分水嶺,「那場戲之前,我覺得我還沒有完全進入到這個角色的狀態。那場戲之後,我覺得我就整個人都打開了。在自己的體力達到極限的時候,那個狀態和周澤農是最接近的。」
片中胡歌與桂綸鎂對手戲很多,這也是兩人的首次合作,胡歌形容說桂綸鎂是一頭鹿,很敏感很靈動。「有一場戲是我騎著摩托車追她,後來我才知道她那天感冒了,一直很難受。我說你:『要是不舒服的話就就跟導演說一聲,我們明天再拍吧』,她說沒事。那天收工的時候,我非常非常由衷地跟她說,『我很佩服你』。」
對於兩個人物的關係,胡歌認為兩個人是超越了愛情的感情,片中兩人在小船上有一段感情戲,胡歌說那是他第一次拍這種戲,比桂綸鎂還緊張,「反而更多的時候是小鎂在開導我。導演要求造點浪,結果造大了,一個大浪啪地拍在我臉上。」
而刁亦男的細心也讓胡歌很感動,他說拍這場戲時,精簡了工作人員,「第一是完全消除演員的顧慮,第二我覺得是對女演員的尊重。」
胡歌在片中有一場重頭戲就是吃面的戲份,因為周澤農在全片中絕大多數時候都感情內斂,很陰鬱,只有吃面那場戲,是他最淋漓盡致的一次情感的表達。他的喜悅和恐懼反應,甚至是他的悔恨、委屈,各種複雜的情緒都在這一場吃面里表現出來,胡歌說為了這場戲,每個機位都要吃一碗面,所以,他拍了兩天,整整吃了29碗。
胡歌拍《南方車站的聚會》用了將近六個月的時間,在人物上,他試圖走近周澤農,在表演上,他努力忘掉以前演電視劇的那些套路,以一種全新而陌生的表演方式進入。
胡歌說:「我是從一個演電視劇的演員,第一次踏進了電影圈。這個過程要從不適應到適應,從適應到理解,觀察學習,消化感悟總結。可能我自認為我呈現的不是最好的狀態,但是我至少學到了方法。」
胡歌感謝導演刁亦男所有的NG,「他每一次的不滿意都會激發我的潛力,進一步挖掘自己未知的部分。如果說他輕易地就過了,可能我都不知道我還可以那樣去演、那樣去表現。」
胡歌稱自己幸運地得到了氣候的助力,「武漢的高溫讓我處在處在朦朦朧朧的一個狀態,分不清現實與夢幻的界限在哪。我時而是我,時而又是周澤農,而且我也覺得這個故事就應該發生在武漢,可能去別的地方,我覺得拍不出這樣的感覺。」
《南方車站的聚會》拍攝中途,胡歌去參加了一個活動,「所有人都說我變了,我發現自己好像比往常多了一份淡定,這或許是周澤農帶給我的。」
拍攝這部電影讓胡歌收穫了很多「第一次」,也有很多在工作上的全新體驗:「說的大一點兒,我覺得讓我重新喜歡上表演這件事兒。說得小一點兒,我在這個過程里獲得了快樂。」
車站,是某些人的起點,也是一些人的終點,交錯的鐵軌縱橫遠方,《南方車站的聚會》的故事對於周澤農來說,是一個終結,而對於胡歌來說,則通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