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瀏覽文章,保存了這樣六張圖片,非常搞笑,又非常形象。
你是普通媽媽,還是佛系媽媽,看完這六張圖,馬上就出定論。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當孩子不想吃飯時
想一想,當你的孩子不想吃飯時,你會做什麼?
- 打開電視,哄著孩子多吃一口是一口?
- 再費心思給孩子做其他的飯菜?
- 亦或是順其自然,不吃就是不餓,餓了自然就吃了?
來自當當網公眾號
我在我兒子小的時候,最開始的兩年是普通媽媽,因為兒子體重總是偏低,所以為了讓他多吃幾口,總是想方設法地哄著逗著。
可是兩年內,我兒子不但沒有長胖,而是還數次因為積食發燒,腸胃失調,食欲不振。痛定思痛,決定不能在焦慮孩子的吃飯問題,要放輕鬆。
事情就是這麼奇妙,真當我放下了,不去緊張和在意了,我兒子反而吃飯吃得好了,個頭噌噌地長上來。
所以,如果你現在處於我的第一個階段,請仔細衡量一下,是否需要調整?
(二)給孩子做早飯
來自當當網公眾號
我女兒班裡同學的媽媽,做早餐做出了一張張的美圖,從餐具到食物都非常賞心悅目。她家的烤箱,是那種蛋糕店的專業烤箱,她平時特別愛研究食譜,現在她兒子也儼然成為了一個小暖男,經常繫著圍裙和媽媽一起做西點。
- 每次看到她分享的圖片,我都很羨慕;
- 可每次自己進廚房,就想簡單做一些就行了,其他事還很多,何必給自己添亂呢?!
所以,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就是妥妥的佛系媽媽,當然了,也可以換個稱呼:簡單媽媽、省事兒媽媽、懶媽媽……
(三)當孩子寫不完作業時
當我的兩個孩子沒有上小學的時候,即使看了很多人分享輔導作業的圖片或者視頻,我依然很淡然。不就輔導個作業嗎?至於這麼上綱上線的嗎?
可是,等到我兒子上一年級的時候,等我反應過來的時候,我已經和他因為作業吵了兩個多月了!那一刻,我很驚訝。我怎麼也變成如此模樣?
不行,我要學習,要調整。半年後,我終於放下了大部分焦慮,拋棄了唐僧模式,遠離了吼叫模式。
但是我也不是佛系媽媽,當孩子完不成作業時,我不覺得事不關己,愛寫不寫,反正最後挨批評的是你。我是會在空閒之時,引導孩子分析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讓他們自己思考如何做,能避免再次出現這種情況。
雖然不會幫他們,更不會催他們,但是我會引導他們看到問題本身,想到解決辦法,從而得到成長。
(四)當孩子發燒時
來自當當網公眾號
這兩個狀態,應該是每個媽媽都會過渡的吧。
最開始當孩子第一次發燒,不止媽媽,有的爸爸也特別緊張,特別害怕。
- 怎麼辦?怎麼發燒了?感冒了嗎?還是有其他更嚴重的問題?
- 不行,必須去醫院!萬一真有問題,耽誤了治療怎麼辦?
- 孩子這麼蔫,太心疼了!一口飯都沒吃,可怎麼辦啊?
有一次我兒子發燒,白天去看過醫生了,也給開了藥。就是感冒。可是,隔了一天,半夜發燒,居然吐了。我嚇得不行,以為出了大問題。老公也不由分說,趕緊穿衣服,凌晨兩點開車到醫院,然後醫生很平和地說:「嘔吐是發燒引起的,不用擔心,燒退了就不會再吐了。」然後給孩子打了一陣退燒的屁股針,我倆又屁顛屁顛地抱著孩子回家了。
後來,孩子們生病的次數多了,我這也久病成醫了。
如果燒的高了,我就默默地拿過一個小桶,放在床邊,以備不時之需。等孩子吐了,出了一身汗之後,我就會對他說:「寶貝一吐就會舒服啦,出了很多汗,馬上就會退燒了,退燒了,你就會恢復精神啦。」
(五)當老公出差時
來自當當網公眾號
這兩種狀態,應當與婚齡和夫妻親密程度有關吧。
剛剛開始結婚時,老公一要出差,不但我有些捨不得,我老公更是不舍離開。
我記得當我們在北京的時候,老公的同事都是前一天坐火車去天津,住上一晚,反正公司都報銷住宿費,第二天早上八點半到那邊工廠開始工作。而我老公總是要多陪我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給我做好早飯,再趕火車到天津,直接奔工廠工作。
但是當有了孩子,當我的精力開始分散,他的精力也開始分散之後,這種甜蜜蜜膩乎乎的程度就輕了不少。偶爾老公對我和孩子管教頗多之時,我還有些盼著老公出差一兩天,讓我們三個喘口氣兒,放鬆放鬆。[噓!保密]
(六)結束語
圖片很有趣,貼上只為逗大家一樂。
育兒過程,不應糊裡糊塗,應付了事。無論是普通媽媽,還是佛系媽媽,我們都要記得我們育兒的終極目標:
- 我們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 具備什麼樣的品質?
- 掌握什麼樣的技能?
不要將目光縮短到這一頓飯多吃或少吃的那兩口,也不要縮短到這次考試成績的高兩分或低兩分。這些都是階段性的過程,不用把這個過程當作結果那麼在意,那麼焦慮。
問問自己:
- 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多吃這幾口,還是讓他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有個好身體?
- 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多考幾分,還是讓他樣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擁有終身學習的技能和品質?
當我們感受困惑、煩躁或者生氣的時候,多問問自己這樣的問題,這樣不但有助於緩解我們的焦慮之情,增進我們的親子關係,更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及正向人生觀的建立!
備註:本文中的五張圖,均來自當當網公眾號,如果侵權,煩請聯繫,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