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撕紙?那就讓他撕個夠吧!在"哧啦"聲中聰明快樂地成長

2019-07-08     北辰寶寶的小課堂

現在小北辰7個多月了,意外地發現他在"撕紙"這件事上竟然無師自通!撕紙也就算了,合著要品嘗一下自己辛苦的勞動成果,他還吃上了!今天北辰媽才使出渾身解數,從小北辰嘴巴里嚼得像口香糖的紙巾給摳出來。這個小魔王,不讓他撕了還不樂意,剛拿走就嗷嗷地哭……

現在每天早上,叫醒我的是小北辰安安靜靜地撕紙聲……雖然很頭疼,但看著小北辰專心致志的模樣,北辰媽心裡還是甜滋滋的。

相信很多寶媽會發現,當寶寶6、7個月大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撕紙的行為,有嚴厲的家長可能會大聲呵斥寶寶,嚴禁寶寶撕紙,可殊不知,寶寶撕紙卻是一個好現象!那麼今天就由北辰媽跟各位家長講講寶寶撕紙的行為!

一、為何寶寶愛撕紙呢?

因為6、7個月的寶寶才剛剛掌握了手的抓握特點,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大拇指竟然能跟另外的四個指頭合在一起,並且可以通過自己的小手抓住東西時,他們都倍感神奇

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就會通過用"撕、抓、揉、拉、放"等一系列的動作來感受周圍的世界。而恰巧,紙的柔軟、易改變形狀、以及被撕開時清脆的"哧啦"聲都深深地吸引著小寶寶,所以紙就成為了小寶寶開撕的首要目標啦!

二、寶寶撕紙有什麼好處?

1. 鍛鍊寶寶的手部肌肉,手指的靈活性,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孩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頭上,雙手把握的技巧越高明,這種小孩就越伶俐。

而撕紙,恰好是一項需要手眼配合協調運作的活動,它對於手指、手掌等部位的活動能力都有相當的要求。所以當寶寶能獨立完成撕紙這一項活動時,表面上像是在"搞破壞",可實際上那是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又一次質的飛躍!代表著寶寶手眼配合協調大腦控制精細動作的功能越來越完善。

等到充分鍛鍊好手部肌肉以後,寶寶們自己就會放棄這種行為!大致在一歲半以後,他們將會被其他的東西吸引。

2. 如果寶寶的撕紙能從一開始的隨意撕碎,到按線條/形狀撕碎,再能按要求撕紙,這個過程是能夠很好地鍛鍊寶寶的操作和想像能力促進腦功能的健全和成熟。

3. 在給寶寶撕紙的時候,可以提供不同顏色的紙張,讓寶寶對顏色有更清楚的認識;當然還能提供粗糙程度不一樣的紙張,比如紙巾、棉柔巾、書寫用紙等,這可是鍛鍊寶寶觸覺的好機會!

三、關於寶寶撕紙,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既然知道了寶寶撕紙的好處多多,那各位爸媽們可別因為捨不得紙,或者是嫌打掃麻煩而阻止寶寶撕紙了!相反,寶爸寶媽們還要大力支持寶寶們撕紙,甚至身體力行,陪寶寶一起撕紙,還要撕得"有技術"!

1. 如果寶寶8、9個月了還不會撕紙:

爸爸媽媽要根據寶寶的月齡特點,給予刺激,要多提供寶寶活動手指的機會,讓他鍛鍊剝、撕、拔等動作。比如讓寶寶攥著媽媽的手指拔一拔、或者和寶寶雙手對拍,讓寶寶抓握細長的玩具等。然後再給寶寶大量的紙,給他示範一下撕紙的流程,讓他學會撕紙。

2. 如果寶寶已經會撕紙:

早期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一些衛生紙、紙巾,讓寶寶隨意地撕,在大紙撕成小紙,小紙撕成紙屑的過程中,寶寶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改變外界環境的成就感。

3. 如果寶寶撕紙已經很久了:

這時候可以給寶寶提供各種顏色和材質的紙,全方位鍛鍊他的觸覺。再過一段時間,還可以引導寶寶學會"高階撕紙",教會寶寶把紙撕成不同的形狀,比如長條狀、圓形、正方形。之後,寶寶再大一點,可以給寶寶提供帶圖畫的紙,比如有花、草、鳥圖案的,讓寶寶根據圖形的輪廓慢慢撕下。

最後,家長還可以引導寶寶將撕過的紙張揉成團,扔進垃圾桶。這樣不僅鍛鍊了寶寶手指的靈活度,還能增強寶寶手眼配合的能力。

4. 如果寶寶到了3-4歲仍對撕紙感興趣:

那就試著把撕紙與藝術相結合,趁機培養寶寶撕貼畫的既技能!利用寶寶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為主題,比如"給媽媽穿新衣服",在白紙上畫上媽媽的形象,穿著一件"空白"的大衣,然後給寶寶五顏六色的紙,再讓把撕下來的紙貼上"大衣",最後就能給"媽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了!

在"撕紙並貼畫"的活動中,寶寶們按照要求,學會把紙撕成直線、波浪線、有粗有細、有不同形狀,並進行排版與粘貼,組成各色各樣的圖案,如果某些細節部分實在撕不了的話,還可以讓寶寶用畫筆添畫,起到"點睛"之筆,寶寶在親自給"創作品"畫上背景、眼睛、頭髮等等的過程,都能讓寶寶的個性和創造力得到更好的發揮,寶寶的作品也會更加生動、漂亮。

四、寶寶撕紙也要注意衛生與安全!

在0-1歲里,寶寶除了處於手的敏感期,他們還處於弗洛伊德老先生說的"口欲期",什麼都想用嘴巴"嘗嘗鮮"的寶寶們總是會在撕紙的同時將紙啃咬一番。

所以但凡有可能被寶寶們吃到的東西一定要保證衛生,下面類型的紙可不能讓寶寶拿去撕:

1. 含有油墨印刷的紙張

千萬不能給寶寶像報紙、傳單之類有很多的用大量油墨印刷的紙,這類的紙里含有成分,不小心吃進去會對寶寶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2. 價格低廉的漂白紙

有一些紙看上去顏色特別雪白,且價格奇低,爸媽們可是要多留幾個心眼!這些大多是造紙廠回收的垃圾紙、廢紙、藥品包裝盒等醫療垃圾,經過脫墨、漂白等製作工藝生產出來的。所以往往價格便宜,但其中含有的漂白粉、增白劑、滑石粉、螢光粉,不僅會引發寶寶呼吸道疾病,還有致癌的可能。

另外,一些不幹凈的紙、過於鋒利的紙不要給寶寶撕,以免"病從口入"或者是劃傷寶寶。

在給寶寶紙撕的時候,爸爸媽媽們最好時刻盯緊,避免寶寶誤食,在撕完紙後,要及時給寶寶洗手,以免手上有細小的紙屑殘留,也能避免寶寶吃手時吃進細菌。

五、如果寶寶吃紙了怎麼辦?

若是寶寶不小心把紙吃了,家長們也不用擔心。

首先我們要明確孩子吃了什麼種類的紙、有沒有顏色、有沒有特殊的染料,還要明確吃了多少量、吃的多不多。如果只是普通的紙,沒有特殊的染料、化學製劑,而且吃的也不多,建議密切觀察孩子的狀態,有沒有嘔吐、腹瀉、精神不振等症狀。一般情況下,多喝水,吃點蔬菜,紙遇水會溶,食物進食刺激胃酸分泌,進而人體就能將紙消化,最後隨著大便排出體外,也不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很多紙,而且有化學製劑或是複雜的化學物品,建議到附近醫院洗胃以及明確血化驗、生化等指標,然後對症治療。

六、告訴寶寶書和錢也不能撕!

1. 若是寶寶把書當成普通的紙撕壞了,媽媽們可以對寶寶說:"書寶寶受傷了,我們一起來幫它!"然後和孩子一起用膠帶將圖書粘補好。這個過程媽媽要發揮"戲精"本領,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讓寶寶理解"我們不僅不能撕書,而且要愛護圖書"

2. 若是寶寶愛撕紙,現在非要撕一張一塊錢,你會給他撕嗎?

不!堅決不!首先要明確故意損毀人民幣是違法行為!

有的爸爸媽媽可能以為就一塊錢沒什麼好心疼的,便任由孩子開撕,可是等孩子真的從"撕紙"發展到"撕錢"的習慣,那麼事情就越發嚴重了。之前有一則新聞,青島一名5歲的孩子熱愛撕紙,將家裡5萬元的現金撕成碎片!

所以,從一開始家長就要明確告訴孩子並定下規矩:"錢不是玩具,不能玩錢,更不能撕錢!錢是用來買好吃的好玩的,你可以去玩玩具。"可別因為父母的隨意性,讓孩子無法理解自己行為的界限和規則的界限,成為一個無法無天的"家裡橫"。

寫在最後,如果你家也有一個愛撕紙的寶寶,那就讓他撕個夠吧,畢竟撕紙其實和寶寶的翻身、爬行、走路、說話一樣,都是一種成長和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UXN9GwBJleJMoPMjq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