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美美身高卻只能停留在1.46米,只怪家長注重的太晚

2019-11-01     協和胖大夫潘慧

美美是一名高中一年級的女生。她性格活潑開朗,聲音甜美,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她,因此美美從小就是學校里的播音主持人。從小學到初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考取廣播學院做一名節目主持人的夢想在美美的心底變得越來越清晰和堅定。為此,美美的爸爸媽媽沒少給她在學校外報專業輔導班。今年,15歲的美美憑藉自己多年培養鍛鍊出來的播音特長,如願以償地進入了自己最喜歡的高中,這讓美美和家裡人都感到離播音主持人的夢想又近了一步。理所當然,高中學校主持人的任務又落到了美美頭上。

然而,這一次做主持人美美卻遇到了以前不曾有過的難題。原來美美的個頭太矮了,學校老師找不到可以和美美做搭檔的男主持人。雖然問題總算勉強解決了,但事後老師和美美的談話卻給美美平添了更大的壓力。老師告訴美美,如果她以後想報考藝術類院校,繼續實現自己當主持人的夢想,身高是必須要達到一定標準的,否則再有才華的人,也沒有報考的資格。

就這樣,我第一次見到了千里迢迢從外地趕來的美美和她的父母。美美表達了自己強烈想要長高的願望後,我問美美的爸爸媽媽:「孩子現在有多高?」

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

「那麼,孩子這一年大概長了多少?」

得到的回答還是「不知道」。

我微微皺起的眉頭,美美的父母開始覺得慚愧起來,趕緊解釋說,孩子一直是住校,平常回家時家裡人都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從來沒想起過要給孩子量身高這件事。

「孩子來月經有幾年了?」

「已經三、四年了。」

「那好吧,就先在我們這裡量一下身高,再拍個骨齡片子,看看骨骺閉合的情況再說!」我心裡已經有了一種不祥之感。

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15歲的美美身高只有1.46米,而骨齡片顯示,全身骨骺已經全部癒合。我只能遺憾地解釋說:「這就意味著孩子已經錯過了生長發育的階段,幾乎已經沒有了長高空間,1.46米就是她的成人終身高。」

聽到這一診斷結果,美美的眼淚頓時留了出來,自己長期以來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一下變得遙不可及了;而美美的父母也悔恨不已,不斷責怪自己怎麼沒有早些關注孩子的成長。

「這不是個案,」我說,「我們在矮小門診最多時一天可以遇到8`10個這樣的病例,實在讓人心痛!很多家長都是直到孩子馬上要高考,參加體檢後,才得知自己的孩子身高還不到1.50米,可這個年齡的孩子的骨骺往往都已經閉合了,即使找到我們也回天無力啊。」

胖大夫提醒您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家長們對孩子們生長發育情況的監測以及其具體的含義的重要性的理解非常不容樂觀。我們對2000年7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內分泌科矮小門診以個矮為主訴患兒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其中有670位患兒及家長填寫了在矮小門診特別設計的問卷。

我們發現只有20%的家長經常過問孩子的身高並進行檢測和記錄,其中75%以上的家長無法提供孩子目前的身高,80%以上的家長無法提供孩子1年前的身高,97%的家長不知道生長速度的規律,75%的家長知道孩子學校里有學期初的體檢,但60%家長不知道結果或沒有當回事。來就診的原因中,許多患兒主要是因為個子在班裡排位越來越往前挪。

30%的家長認為,孩子並沒有病,而是晚長,根本沒辦法提供對診療具體而有價值的信息。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和宣傳,從而提高他們對其重要性的理解和重視程度。

實際上家長和有關的兒保工作者應該密切注意小孩的生長發育情況。一旦小孩的身高低於第3百分位時應該作常規病因的篩選及垂體功能檢查,若未發現異常,應至少觀察生長速度6-12個月;另外如果小孩的身高在第3到25百分位之間時,應該至少觀察生長速度6-12個月。但是如果孩子的身高在同伴中屬於中等偏上,但是如果他的生長突然減速了,也都應該進行病因檢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FLdN24BMH2_cNUgEX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