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鎮造假100年!超越韓國,年賺20億,壟斷85%的「造假」市場

2019-10-12     陸水新知

舉全縣之力死磕同一個生意,將這種生意做大、做精、甚至壟斷,這種玩法,你在中國見過幾個?

或許你會說,沙縣人的小吃、蘭州人的拉麵、新化人的列印、桐廬人的快遞……等等。但你絕對想不到,在中國,有一個小鎮,靠著「造假」100年,壟斷了全國85%的市場,全縣老少集體參與,一年就能賺到20億。

這個小鎮就是河南的許昌,號稱全國性的假髮天團。該地所生產的假髮,不僅上市入股,還風靡世界。

說起河南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精明的商人。的確,河南人很有商業頭腦,在100多年前,網際網路都還沒有興起的時候,河南許昌就已經開始做起了頭髮收購的生意。許昌的假髮生意基本上都屬於家族式的經營模式,規模小但數量多,目前,整個許昌將近有5000多家大小假髮作坊。

而這些假髮生意中,最出名的就是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的瑞貝卡。在許昌,甚至有一條路都是以瑞貝卡這個品牌來命名的。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假髮生產國和輸出國,生產假髮的那麼多,為什麼瑞貝卡能一炮而紅呢?

其實,作為中國最早一批主攻海外路線的假髮企業,瑞貝卡的的上市和出名並不是偶然。在上世紀,國內的假髮是沒有自己品牌的。國內的假髮利潤都是靠接美日韓等國家的訂單,生產好之後由他們貼上標籤全球售賣而得來的。可這種為他人做嫁衣的利潤只有百分之零點幾,賺不到錢。於是,許昌鎮上有一位居民鄭有全站了出來,決定帶著大家做出屬於中國自己的品牌。

1990年6月,鄭有全帶著30名會假髮加工的村民來到縣城,創辦了許昌縣發製品總廠。就這樣,通過慢慢的摸索和試探,13年後,這個小工廠靠著瑞貝卡品牌,順利在上交所上市。

2003年,瑞貝卡的上市意味著中國有了自己的「發製品第一股」,此後,鄭有全的身價隨著股價水漲船高,2008年,鄭有全就憑藉著29億元的身價,一躍成了當年的河南首富。

從建廠到發展,經歷了快30年的時間,如今的瑞貝卡已經成為全球假髮製品的龍頭企業。據統計,全球每5頂假髮中就有3頂是瑞貝卡。

不過,瑞貝卡的成功並不依賴國內市場,而是海外市場。靠著給老外賣假髮,瑞貝卡一年就能賺到20億元,完爆韓國,壟斷全球假髮市場。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在國外,假髮到底有多吃香?

瑞貝卡的工作人員自豪的說:「米歇爾你知道吧,就是美國前總統夫人,她戴的假髮就是俺們這兒的。」

瑞貝卡的假髮不僅在美國暢銷,在非洲更是成了少女們的奢侈品。

「在非洲一些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可能一個女性願意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錢來打理假髮。」

靠著精準的定位和海外拓展,瑞貝卡迅速成為全球頂尖的高端假髮品牌。到了2010年,作為假髮行業第一股的瑞貝卡營業收入邁過了20億元大關。如今許昌發製品出口總量年均超過134億元,「造假」技術得到全球的認可。

​誰都不會想到如今這個小縣城134億的龐大產業,竟是一幫收頭髮的人幹起來的。要問這給該地的村民帶來了什麼好處,他們會說:「農閒時過來做做頭髮,一年能掙上兩三萬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3Uxv20BMH2_cNUgwt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