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小企業稅收籌劃相關問題分析、建議以及對策分析

2019-12-03     納稅籌劃小蔣

稅負重」已經成為許多中小企業的普遍問題,無論是建築業、商貿業、科技業還是服務行業,「稅」依然是大部分企業的痛點!「金稅三期」上線前不少企業靠「買票」「虛增成本」「走私帳」的方式處理稅收。如今,「金稅三期」憑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夠高效識別查處企業的不合規行為,這就給企業帶來了非常高的稅務風險!

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繁榮,企業面臨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都更加複雜,稅收管理的難度也日益增大。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若要降低企業的稅收風險,就必須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政府部門對於中小企業的稅收政策是非常優惠的,其目的在於推動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釋放經濟活力,減少中小企業的稅收壓力,全面激發市場。特別是「營改增」實施後,提升了中小企業的納稅門檻,極大地減輕了中小企業的財稅負擔。同時,中小企業通過科學的稅收籌劃,利用稅收法規所規定的稅收優惠或選擇機會,來籌劃和規劃自身的經營等內容,從而實現稅款的有效節約,提升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

  • (一)中小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現狀問題分析

隨著稅務籌劃在很多大型跨國公司企業的普遍使用,已經使得國內很多中小企業對於稅務籌劃越來越重視。但在進行稅務籌划過程中,也要樹立起風險意識,從而避免出現偷稅漏稅,難以實現稅務籌劃的問題。稅務籌劃在西方已有很長的歷史,而在中國很多中小企業卻才剛開始進行稅務籌劃方面的嘗試。

減輕稅務負擔是中小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主要目標。企業作為納稅人,最大化的減少納稅額度,追求自身經濟利益是其永恆的目標。中小企業需要自我發展,通過生產經營活動獲取經濟利益,從而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要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靠收入擴大,而另一方面則靠的是成本降低。稅務成本可以看做是企業的一項開支,企業減輕稅務有利於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 (二)事前稅務籌劃

企業稅務籌劃的事前籌劃是在進行投資新項目或者是企業成立之初所進行的稅務籌劃。進行事前籌劃側重對稅務的預見性,主要需要了解企業的成產經營的情況、資金的構成以及企業產品和人員情況,當然最重要是要了解企業可能享受到的一些稅務優惠以及企業可能涉及的一些稅種。如對於印花稅的籌劃,很多企業認為印花稅的金額小,對印花稅不夠重視。印花稅是按照基本公積和實收資本的額度來進行收取的。所以企業在註冊其公司的時候,只要可以達到公司法規定的最低額度就達到了籌劃的目的,既可以減少印花稅的稅額,還可以降低負有限責任的風險。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面,一般企業會儘可能的採取加速折舊法。這樣可以使企業在固定資產的投資儘快收回,從而降低資產投資的風險;在進行增值稅籌劃的時候,進行稅額的入帳時間和數額直接影響到了當期的納稅額。這就要求企業在支付貨款的時候儘早取得進項稅發票。以便使得進項稅額可以足額扣除。對於有進出口權的企業應該盡力擴大出口的銷售額,出口的部分有可能享受「免抵退」或者零稅率的國家政策,可以增加企業的稅後收益。

  • (三)後事稅務籌劃

事後的稅務籌劃發生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隨著市場的變化,企業經營方面也會發生各種調整,此時同樣涉及稅務籌劃,此時的稅務籌劃主要是對事前的稅務籌划進行補救性措施以減少稅負,此時需重點注意成本的籌劃,在會計計算方法上,對於可以享受優惠政策的與不能享受稅務優惠的產品區別開,不能混合進行銷售成本計算。可以安排業務進行分流,在稅收窪地地區註冊分公司或者個人獨資企業,將主公司部分業務讓在稅收窪地的企業來承擔,他們分別享受以下政策:有限公司、分公司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實繳部分全額20%-40%的退還,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一般納稅人都可以享受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的核定徵收綜合稅率不超過3%(優劣勢:有限公司無任何風險,個人獨資每年需要重新申請;返稅稅款節稅程度有限,個人獨資稅率極低)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是中小企業關注的焦點所在。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可以減少企業的稅收支出,減輕企業的總稅收負擔,進一步減少企業的資本投入,切實有效地增加企業的優惠收益,進而增加企業的整體收益。

  •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要求精細化管理,每個部門的作用都不可忽視,稅務籌劃分工精細,有投資融資稅務籌劃、設計生產稅務籌劃、會計稅務籌劃等,各個分工之間密切聯繫,一個沒做好就會牽連到其它環節。在具體稅務籌划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相關理論及技術如減免稅技術、分割技術、稅率差異技術及抵免技術等,並嚴格遵從法律法規經行合法合規的稅務籌劃,從真正意義上降低稅務風險,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中小企業要在體制改革後全面適應經濟發展形勢,做好稅務籌劃十分緊要。企業內部管理體制落後,市場經濟的面臨的巨大挑戰,中小企業面對的壓力空前巨大,稅務籌劃改革迫在眉睫,只有與時俱進,加強稅務籌劃意識,建立稅務籌劃團隊,增強稅務籌劃能力,完善稅務籌劃才是中小企業在巨大改革壓力下應當突破的地方。中小企業進行稅收籌劃一定要遵守稅法相關的法律,不能夠把避稅等同於逃稅漏稅,更不能不能夠損害國家的利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E9d3W4BMH2_cNUgn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