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燉菜,選牛的哪個部位,價格實惠,又香又好吃

2020-02-26   莊主談農村

今天花兒和朋友們分享的這道食譜,是筋頭巴腦做的燉菜。

說起這筋頭巴腦,有些人可能不明白說的是個啥,但一看這圖估計就都明白了。字面上解釋,意思就是指帶皮帶筋,難嚼難燉的肉。但同時,它也有另一種含義,特製的是一種北方菜,也叫一鍋香,其主要材料是牛肉、牛筋、牛肚、牛心管、牛板筋、牛健筋等部位,這些食材一起做的燉菜,也稱筋頭巴腦。

因為材料多是牛身上最難燉煮的地方,所以以往這些食材彙集在一起,就有點滷煮的意思,只不過是清真版的,價格比一般的牛腩肉、牛腱子要便宜不少。以現階段價格為例,一般牛腩肉80元一公斤,而筋頭巴腦則是65左右一公斤,有時候趕上活動,力度最大的時候是54元一公斤,能便宜出二十多元呢。

價格能便宜這麼多,並不是這些材料不好吃,而是製作起來確實費工夫,比牛肉燉煮的時間還要長,而且這些食材比較「吃水」,意思就是吸水,用普通的炒鍋燉煮,即使一開始放足了水,也可能在燉煮中需要不斷添加湯水,這樣就會讓原汁原味的食材的醇香口感大打折扣,費了半天勁還做不出好味道,當然買的人就會少了,這價格也就便宜了。但其實會做菜的朋友都會知道,真要吃醇香入味的牛肉燉菜,還就是要這種帶筋的才香。

只不過製作中,需要加入合適的調味料,用特定的鍋子來製作,這樣才能讓難以燉煮的蹄筋一類的部位,軟而不爛、糯香軟滑。而且這樣的一鍋香,也是不錯的養生食物,它辣而不燥,溫而不火,具有強身健體,養腦益智,開胃健脾,舒筋活血的功效。

處於疫情之下,這幾天物價較前幾天又有小幅上升,以前我們總說拿個百元出去,買不回來什麼東西;而現在像買點肉,三四種蔬菜,兩三樣水果,沒個二三百元都不夠。怎麼在需要食補但經濟狀況又不太好的大環境下,購買不錯的食材,性價比實惠,製作時又有不錯的味道,這就需要各家的巧廚娘們各顯神通了。

60多元一公斤的筋頭巴腦做燉菜就再合適不過了,講真,一公斤的筋頭巴腦,只要分兩足,清洗乾淨後的量真不少,而且這種蹄筋類的食材燉煮中吸水很多,這樣本來平整的板筋才能變得軟爛,所以燉出來後還會膨脹,顯得更多。這樣的兩斤,3口人吃,至少能吃兩次,我和先生兩個人吃,分三次才吃完。首次是一起先都燉出來,接著就是分出來一部分做燉菜,剩餘的放入乾淨的小鍋入冰箱冷藏,這樣一周內吃完也不會壞,可以說性價比超值。

其次重要的就是做法了,帶筋的肉,有點辣味才不至於膩,也更能刺激食慾,這裡用郫縣豆瓣醬非常合適,紅有湯汁醇香渾厚,微辣又不油膩。而製作的炊具,我首推的就是電壓力鍋,這是製作筋頭巴腦最適宜的炊具,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將食材燉到剛剛好的程度,且湯汁不減少,這樣燉好的肉肉,混合些土豆、萵苣、番茄等蔬菜再燉一小會兒,噴香的燉菜就出鍋了,想想都流口水呢。

【筋頭巴腦一鍋香】

食材準備:

筋頭巴腦1000克

郫縣豆瓣醬3大勺

蔥段薑片適量

八角、香葉、桂皮、陳皮

食用油、料酒、生抽、鹽

配菜:土豆一個

做法:

1、筋頭巴腦洗凈切段後,放入清水中煮沸,接著保持中火再煮5分鐘,讓血水充分析出。

只靠撇去浮沫是不夠的,關火後撈出肉塊,必須在流動清水中清洗3-4遍,我是撈出來後放入大盆子裡,不斷淘洗,換了5次水才徹底去除雜質。

2、在用壓力鍋之前,先在炒鍋里煸炒出紅油汁,炒鍋放入油燒熱後,倒入蔥段薑片和香料爆香,接著倒入3大勺郫縣豆瓣醬和2大勺料酒、適量生抽,翻炒均勻。

3、接著倒入肉塊,肉比較多,慢慢翻炒,使得肉肉們都均勻沾上紅油汁。

4、把炒好的肉塊都倒入電壓力鍋,倒入沒過食材的溫水,選擇牛羊肉——紅燒模式,我家壓力鍋在食材選擇牛羊肉後,有多個不同烹制方式,時間也不同,30分鐘是最短的,還有35、40分鐘的,我試過35分鐘的,覺得燉的過於軟爛的,那樣直接吃可以,但還要和其他蔬菜一起再回鍋燉個十來分鐘呢,所以選擇半小時是最合適的。

5、燉好後先把儲存的盛出來,放在乾淨無水的小鍋里,晾涼後再蓋蓋子冷藏;當下準備吃的,就加入備好的食材。

倒入土豆塊,加入少許鹽,中火燉12分鐘左右即可。

6、每一個北方人,都會對燉菜有著特別的情懷,這種有著家的味道和溫暖的做法,總讓人懷念,特別是各種食材混合後在灶台上中小火咕嘟的時候,香氣早已飄出,那種湯汁冒泡的暖洋洋的醉心的聲音,預示著一鍋醇香可口的菜肴就要端上桌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