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食用油不是越貴越好!莊主教你購油技巧,看完真是長知識了

2020-03-13   莊主談農村

食用油有這幾個字,建議不要買,白送都不要,看完抓緊告訴家人。在日常飲食中,食用油是我們天天都要用到的食品,無論是炒菜,涼拌還是燉煮,食用油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如今市面上的食用油從種類到品牌多到數不勝數,如何在玲琅滿目價格不一的食用油中挑選到健康好油呢?下面小小就跟大家分享幾個挑選食用油的小技巧。

食用油不是等級越高越好

在超市和糧油店購買的食用油,包裝上通常標有等級,分別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這些等級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等級越高的油品質越好,其實這是不對的。食用油的等級是根據精鍊程度來制定的,也就是說食用油的精鍊程度越高等級就越高。

經過充分精鍊後的食用油,一二級食用油中的有害物質有所降低,不過它們的營養成分也有所損失,比如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等,這種級別的食用油純度高,雜質少,具有無味,色淺,炒菜油煙少等特點,一般適用於較高溫度的烹飪,比如爆炒,煎炸等。

與一二級食用油相比,三四級食用油油精鍊程度低,營養物質保留得比較好,同時還保留了原料原本的風味。但由於其精鍊程度低,所以油質色澤偏深,油煙大,雜質比較多,所以比較適合中低溫度的烹飪。

包裝上分辨食用油的優劣

1、看配料表原材料的標註。

食用油配料表主要看其是否使用了轉基因原料。根據相關規定,轉基因食品應在標籤,說明書上進行明顯、醒目的標示。因為轉基因食品尚未證實對人體沒有危害,所以在選購食用油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非轉基因的食用油。

2、看加工工藝的標註。

食用油的加工工藝一般分為兩種:壓榨和浸出。其中壓榨工藝的成本更高,它使原料中的營養物質保留得更充分,有害物質產生的更少;浸出工藝的成本低,它在製作過程中高溫處理很容易產生有害物質,所以選購時建議選擇壓榨工藝的食用油,一般情況下,市面上壓榨工藝的食用油要比浸出工藝食用油價格高。

3、看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分表會標識每100克食用油中所含有多少的能量,蛋白質和脂肪等數據,這裡我們重點看兩組數據即可,一組是脂肪和維生素E含量,這兩個含量越高,說明有的營養成分好,品質越高,另一組是看膽固醇和鈉含量,這兩個含量一定要為零,如果不是,則品質不好,同時不建議年紀大的人食用。

不同的食用油有不同的烹飪方法

不同的食用油有不同的特點和烹飪方法,比如大豆油營養均衡,適合燉菜;花生油耐高溫,適合煎炸;橄欖油味道香,適合涼拌和炒菜;茶籽油脂肪含量接近母乳,適合小朋友;菜籽油好消化,適合病號。

日常炒菜適合的食用油:花生油,菜籽油,茶籽油,大豆油,玉米油。

日常涼拌適合的食用油:橄欖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葵花籽油。

日常油炸、烘焙適合的食用油:黃油,牛油,豬油,棕櫚油,椰子油。

小小的建議

想要買到營養又安全的食用油,牢記這些招准沒錯!

買食用油不是越貴越好!莊主教你購油技巧,看完真是長知識了

好啦,挑油的絕招都交給你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