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據報道,2019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達982.2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電競市場,而在這組數字背後,是一群鮮活的電競人和有許多值得深挖的故事,讓我們走進人民電競系列專題——電競百態。
出品|人民電競
作者|張億博
編輯|Kevin
2002年,在一個五百萬人口的大城市裡,那裡已經擁有了全世界最大的規模的網吧集群。
每個網吧之間爭搶顧客的秘訣,就在於誰家網吧的遊戲高手多,誰家就是傳奇,顧客就會慕名而來,誰家的生意的也就會更好。
老劉那年剛大學畢業,遊戲天賦過人的他已經是這座城市裡的傳奇。
他是為數不多能得到網吧老闆贊助,免費上網玩遊戲的明星玩家。
而且,誰家網吧有了他,誰家網吧就會成為當地遊戲圈玩家眼中的「朝聖之地」。
不光是本地人會關注這裡,甚至全省的玩家,都會在遊戲和QQ群里講述他的故事。
網絡圖片
在那幾年的數個大型賽事之後。
老劉不但都拿到了省級冠軍,而且還認識了一幫省內各地同為遊戲玩家的朋友,冠軍的獎金雖不多,但對剛畢業的他來說,能請全省來的玩家朋友下館子喝酒,這是讓他感覺最得意的事。
畢業後很多年,老劉先後從事過廣告策劃,活動執行甚至婚慶等工作,最後還是選擇了電競行業,他會去承接全省各地區的電競賽事工作。
雖然賺錢不多,但他樂在其中,堅持高質量和低利潤,這為他積攢了不少口碑,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
與其合作的對象均是當年在網吧或遊戲上認識的玩家朋友,許多年來也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關係,朋友中形形色色的人也算是老劉的貴人,因此老劉在採訪時,不禁感嘆當年網吧江湖的人和事確實也幫了他很多。
用他的話來說,這是緣分,也是人情。
由於當時的市場小,價格透明,長久以來業務熟練人脈發達,老劉也通過電競賽事的這項工作賺錢,娶妻生子,人生如常。
2015年,地方政府在推動文娛文化行業大升級,特別是網吧開始都在按需轉型,店面翻新裝修,加強服務和文創類投入,建設新的商業綜合體等概念,一個嶄新的名字突然出現在大眾視野里——網咖。
老劉在一次網吧行業老闆們的聚會上認識了一個人他叫小鄧,34歲,是市電競協會的會長,這是老劉第一次見他,在此之前,老劉對於市協會完全沒有印象,仿佛是突然之間冒出來的。
小鄧得知老劉是當地電競的風雲人物後,便不斷的和老劉接觸,老劉為人豁達,各種人脈資源關係都拱手相助,無論是對小鄧個人的幫助,還是對電競協會來說,都算得上如虎添翼的好事。
之後老劉做任何賽事,小鄧都會要求老劉將賽事主辦方冠以協會的名義去做。幾次下來,老劉不僅沒拿到任何好處,反而在本就捉襟見肘的預算里,強加了一部分預算用來支持比賽前的領導發言和之後的宴請。
問題來了,老劉依然不知道小鄧這個協會到底是做什麼的。
帶著這個疑問,老劉找了外省一個電競協會的朋友問了問,聊完才知道,原來將協會列為比賽主辦方的話,小鄧是能拿到一筆可觀的政府補貼的。
老劉驚了,原來還能這麼玩,對於小鄧這種喜歡白嫖的人,老劉能做的也只有逐漸減少和他的來往。
外省的朋友還告訴老劉,如果能搞定省級電競協會,那麼拿到的補貼更多。
這讓老劉醍醐灌頂。
2016年開始,老劉開始奔走於申請省級電競協會的路上
按照協會申請註冊的流程和材料。
首先,需要50位個人或者30個單位成員作為發起人,這對於老劉這個地區老牌電競人來說不是難事,省裡面各個地區都有老劉合作過的單位和個人,於是這份材料很快準備好了。
接下來,為了全面了解協會的工作和流程。老劉還專門去了上海等地參觀學習,和其他省市的協會工作者充分溝通,並把籌備協會成立的協會章程也都準備好。
然而,老劉托關係各種申報省體育局,主管部門卻一直沒有任何迴音。
就這樣一直到了2018年初,老劉找到了小鄧,小鄧才明說。
「省電競協會一直沒有,不是不做,而是省上要做的人太多了」,小鄧這次倒是實話實說。
「省協會你就別想了,你這沒很硬的關係肯定拿不到的。」
「要麼你加入我協會,咱們一塊拿市上的錢。」
「搞啥電競嘛?啥能來錢弄啥。」
小鄧的話語是在一步一步試探老劉這個純粹電競人最基本的底線。
在記者採訪時,老劉對後面的事沒有講述更多。但記者心裡明白,對老劉這樣的人來說,他更希望的是自己所在省份的電競環境能更好。
政府願意出相關政策來支持電競行業,那證明電競確實能給地區經濟和文化發展帶來好處。
對於老劉這樣以電競為生的人來說,如果有太多的人只是為了拿補貼,而不去用心把電競應該做的事兒做好,這不僅會壞了賽事本身,還會對地方整體電競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最後,老劉覺得此事過於複雜,決定暫時不做協會了,這兩年多的奔波和期盼也就草草收場了。
到了2018年年中,老劉從他的同事那裡聽說當地政府要做刺激地方旅遊相關事宜,並出錢讓小鄧的市協會做一個大型的賽事。由於老劉不想和市協會的小鄧再有往來,小鄧沒辦法便找了外地的賽事團隊來做執行,但外地的賽事團隊來了本地後,由於人生地不熟,需要本地的設備和人力,包括聯絡場地等問題都需要本地人去執行,最後小鄧還是找到老劉來幫忙。
從外省找到本地,經過層層撥皮後,老劉拿到的預算是平時的一半,以這個預算去做的話,老劉知道沒法達到自己想要的品質,於是他直接拒絕了。
而小鄧的比賽,雖然在細節上有瑕疵,但也還是順利的做了下來。
本地的比賽,卻不是老劉做的,這可能是這麼多年來一直深耕本地電競的老劉第一次嘗到的苦事。
緊接著,外地賽事團隊在老劉的本地也開了一家分公司,正面和老劉的團隊競爭。他們以比老劉還低的價格承接各種賽事,並在舉辦一次賽事時準備兩條橫幅,以方便給不同的兩家公司拍照作記錄,並向兩家不同的公司交差。
老劉就算知道他們這麼干,他也沒辦法,對他來說這是人家的本事。
雖然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老劉的團隊比其他團隊的優點要突出很多。但對於現如今的地方電競賽事來說,實際出資方他們要的只是一場賽事、一個活動。對他們來說,只要價格成本足夠低,能完成基本的工作就行了,至於賽事活動的質量到底好還是不好,他們並不會那麼的關注。
甲方只會要求把活動執行完畢,但對於活動本身起到的,例如:對電競行業是否有積極的影響和帶動、活動本身精彩程度,他們根本不關心。那個外地賽事團隊靠這樣的手段省出來的預算,就都是純利潤,反而可以打點好上上下下,包括各地區品牌客戶的市場人員返點、回扣等等。現在除了老劉沒賺到錢之外,其他人都賺到了。
這種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繁榮的電競賽事環境存在著隱患,活動場次雖然多了,但整體的觀賞度、美譽度和質量卻下降了。
所以,整個2018年,老劉迷失了。
之後的一段時間,類似這種劣幣逐良幣的事情越發嚴重,按照老劉的能力,隨便接點賽事,哪怕不賺錢,也會想要把賽事各方面細節都做到完美,然而正因為他的過分「偏執」,他和他的團隊,都沒有以前過的那麼瀟洒。
重新點燃的協會夢
當地電競賽事的活動越來越多,從整體環境來看要比往年好很多,只不過老劉這樣的人因為性格和追求,沒有獲得到相關的紅利,在旁人看來,老劉活該。
但在老劉看來,與其隨大流不挨揍,還不如繼續追夢拼一把,把省協會拿下來,持續做高品質高規格的賽事,和其他團隊拉開層次,他心裡有一股勁兒,絕不能讓自己的牌子做砸了。
在多方打聽和聯絡後,老劉認識了老張這個自稱是省電競協會籌備組的人,並且還聽說老張已經拿到了體育局的批文。正在過民政局核名的流程上,老劉在本地從事電競多年,小鄧和老張均不是做電競的出身,他在之前也從未聽說過有這麼一號人物。
這個老張之前是做傳統體育設備銷售的,各種人脈資源非常精通,原本是個生意人,來做電競協會其實也不是想做電競賽事。他是在考慮到電競協會可以給本地一些網咖發放電競館的牌照,可以組織相關裁判員的認定組織,這樣可以收取一定的費用;包括未來當地一些電腦培訓學校轉型做電競教育,授牌也是可以收錢的。
老劉一心只想在本地做高規格的比賽,對於老張的這些事兒,他選擇不參與,不過問,不支持,只要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兒,這些他也不反對。
而需要老劉來付出的,就是憑著他在地區電競圈子裡的影響力,去給老張站台背書。
眼看,已經到了2019年年末,但協會核名的事宜遲遲沒有新消息。
老張對老劉說,生意沒了,申請電競協會的事兒也由於某個原因,搞不成了。
老劉的電競協會夢又一次破碎了。
曾經的老劉想站著把錢掙了,卻遇到各種和他意願相悖的人和事兒。老劉也感嘆,如果他能選擇和那些聰明人合作,也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發,嚴格防控下線下比賽全面停辦,老劉依靠本身出色的業務能力轉戰線上賽事策劃和執行,接了幾個平台的大活兒,日子漸漸好轉。
老劉一直想不明白,小鄧是怎麼做成市協會的會長,老張籌備的省協會為什麼突然停擺。
而他現在一直在忙,根本也沒時間去想了。
那個和他惡性競爭的公司,也已經很久沒有消息,可能也解散了吧。
(因保護採訪人隱私,文章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