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看的「有營養」動畫片,該怎麼選?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選擇

2020-01-16     親子育兒堂

又到一年寒假時,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被同樣的問題困擾著:

怎樣才能讓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有樂趣、有收穫的寒假呢?

  • 是給孩子報幾個培訓班,然後大人小人輾轉於各種「班」中,生活節奏比放假前還要緊張?這樣的安排別說孩子受不了,就連大人也會直呼「吃不消」。
  • 是徹底讓孩子放鬆「繃緊的弦」,由著孩子變著法兒地瘋跑、瘋玩?那孩子的安全問題又該如何保證?開學後孩子跟不上正常的學習節奏,又該怎麼辦呢?
  • 是好好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度過一段難忘的親子時光?爸爸媽媽們對此總有很多美好的構想,可真到了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卻又不知該如何做起……

孩子的心理,我們不了解;孩子的愛好,我們不熟悉;孩子的流行語,我們聽不懂……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呢?



別著急!對於困擾於上述問題的爸爸媽媽來說,有一部風靡全球的親子動畫《瑪莎和熊》值得你的關注和點贊。



《瑪莎和熊》是一部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動畫片,這部俄羅斯系列動畫片自2009年問世以來,迅速風靡俄羅斯和歐美市場。

目前,《瑪莎和熊》已經被製作為30多種語言的版本,在100多個國家/地區播出,帶起了一股「親子動畫」的旋風,其中的一集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更是創造了點擊量的吉尼斯紀錄

在知名影評網站「豆瓣電影」上,《瑪莎和熊》的評分高達9.6分,不少成年網友在觀看後紛紛給出了「精緻」、「溫馨」、「歡樂」之類的正面評價,由此也可以看出這部動畫片「老少咸宜」的程度。



每年市場上各種題材的動畫片不知凡幾,為什麼《瑪莎和熊》會獨得大小觀眾的喜愛呢?

在和孩子一起觀看了幾集動畫片後,我找到了以下的答案:

反傳統的動畫人設

《瑪莎和熊》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的非典型顛覆式人設了。

在人們的定勢思維中,小女孩往往會和「乖巧」、「可愛」、「天真爛漫」等形容詞聯繫在一起,可是這部動畫片中的瑪莎小姑娘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森林小魔頭」

在動畫片剛開場的時候,我們已經見識到了「小魔頭」的威力:只要是她所到之處,動物們躲避不及,就連兇猛的老虎和野狼都得讓其三分。

再來看看動畫片的另一位主角大熊吧,他不但沒有一點猛獸應有的兇惡勁兒,反而「暖」到了極點:會做飯、會裝修,又體貼他人、充滿愛心、熱愛生活,簡直是森林中最完美的存在了。

這樣一位超級「暖男」撞上了惹是生非的「熊孩子」瑪莎,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如此鮮明且富有對比性的人設幾乎在一開場就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無論是瑪莎的精靈頑皮,還是大熊的無可奈何,都會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而大熊和瑪莎之間的相處又像極了普通家庭中兩代人之間的關係:

無論孩子如何調皮、任性,爸爸媽媽都會像暖男大熊一樣,對孩子給予無條件的包容與愛,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引導孩子、保護孩子,使他免受傷害。

相信在觀看動畫片時,孩子能夠對爸媽的苦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感動,而這也是在無形中進行著一種「愛的教育」。



富有藝術性的表現形式

《瑪莎和熊》每集時長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每集一個主題,既符合孩子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點,也能滿足保護孩子視力的需要。

別看這部動畫片篇幅短小精悍,但製作卻絕不馬虎,每一集的製作周期超過6個月,工作人員要精心製作上百個場景,使得每一集動畫片都能保持頂級質量,而先進的三維動畫製作和渲染技術也能讓這部動擁有電影般逼真的畫面效果,可以帶給孩子美的享受

2015年,《瑪莎和熊》還獲得了素有動畫界「奧斯卡」之稱的Kidscreen Awards最佳動畫獎,其考究的製作水平可見一斑。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畫片幾乎很少依靠台詞去推動劇情,但貼近孩子思維的畫面和各種有趣的笑點卻能夠減少理解上的困難:

孩子幾乎是一看就懂,並能夠迅速愛上動畫片中出現的每一個形象,特別是永遠活力四射、充滿好奇心的瑪莎,更是會讓孩子覺得親切可愛。



看似簡單實則處處「心機」的內容編排

《瑪莎和熊》不僅僅是一部動畫片,更是一部綜合性的兒童教育課程,她的神奇之處是能夠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

1.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

故事在大森林中展開,森林中的各種動植物以及季節變換的細節,都能夠開闊孩子的視野

大熊耐心地教會了瑪莎釣魚、滑雪之類的生活技能,也豐富了孩子的生活閱歷,可以讓孩子獲得很多在書本中得不到的知識。



2.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很有幫助。

《瑪莎與熊》的格調溫馨動人,又不失幾分俄羅斯人特有的詼諧幽默,孩子在觀看時常常會被逗得發笑不止,有時卻又會被片中故事深深感動。

在不知不覺中,孩子也會被主人公身上樂觀、勇敢、善良、正直的品質所感染,對良好的性格塑造非常有利。



3.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片中主人公瑪莎是個「無法無天」的孩子,常常會捅出簍子、鬧出亂子。

在這種情況下,大熊卻從來不會對瑪莎大吼大叫,更不會生硬說教,而是會用自己特有的溫柔感化的方式,促使瑪莎自我反省並養成好習慣。

孩子在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也會慢慢懂得「不能隨便玩火柴」、「不能隨意鑽入電冰箱」、「要注意防燙」之類的安全細節並會養成注意安全等好習慣



如何選擇一部適合孩子觀看的「有營養」動畫片

「有營養」的動畫片應當是什麼樣的?《瑪莎和熊》為我們樹立起了一種「標杆」,只要按照這個標準去選擇,一般都不會出錯:

1.動畫片的設計必須站在孩子的角度。

適合孩子觀看的動畫片在尺度、內容、時長都方面都應當符合孩子的認知需求

畢竟,孩子和大人的理解能力、心理需要是完全不同的,特別是3~8歲的孩子,正處於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階段,對世界的認識和感知正在迅速增長中,過於深奧、滿嘴成人腔調的動畫片不符合他們的理解能力,價值觀低俗甚至不夠健康的「沒營養」動畫片又會對他們造成誤導。

而《瑪莎和熊》這樣的動畫片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和教育效果,也能夠成為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它的題材設計來源於生活中的小細節、小趣事,能讓孩子產生親切感,也會讓他們樂此不疲、反覆循環。



2.動畫片的形式能夠符合孩子的教育需要。

教育孩子時不一定總是要繃著面孔嚴肅地講授大道理,那會讓孩子產生距離感,孩子不愛聽、不願聽,所以才會常常出現「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問題。

其實,爸爸媽媽完全可以轉換思路,以做親子遊戲的形式、看動畫片的形式來進行教育,這樣孩子更樂於接受,效果也會更加理想。

比如《瑪莎和熊》就是完全針對孩子製作的動畫片,它的畫面穩定清晰,人物造型美觀可愛,故事情節簡單易懂,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觀賞性。

同時,它的故事內容非常豐富,教育意義又巧妙地隱含其中,也不乏正確的價值觀和人類純真的情感,因此能夠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教育效果非常突出。



3.動畫片的內涵應當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儘管很多父母不願意承認,但我們中的很多人確實都「太忙了」,沒有辦法時刻陪在孩子身邊,導致孩子會出現「情感飢餓」的問題:和父母之間感覺有隔閡,甚至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與此同時,有的父母自身也缺乏親子意識,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溝通,而《瑪莎和熊》這樣的動畫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這種缺憾。

瑪莎和大熊相處的種種情節正像是親子關係的再現,在觀看動畫片的時候,父母和孩子會不由自主沉浸其中,共同體驗親子關係的美好



之後,父母和孩子更可以互相交流觀感,討論劇中的很多有趣的小細節。

父母更可以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知識、品德、道理方面的「點撥」,在此過程中,親子間的隔閡會漸漸消失,孩子心中的情感缺憾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



給孩子選擇動畫片時,爸爸媽媽不妨從以上三個方面去進行甄別和檢驗,讓孩子能夠在「有營養」動畫片的陪伴下獲得滿滿的收穫。

我是【親子育兒堂】,長期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敬請關注我,獲取更多實用的育兒乾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kUOsG8BbDmBVZuPR9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