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鎮大宗山野生古茶樹

2019-10-09     靜一號普洱茶

幸福鎮大宗山野生古茶樹群落:分布於幸福鎮篾笆山、哨山、控抗、幫洪、幫信、安臘大箐等附近的國有原始森林中,與鳳慶縣大萬民山毗鄰,應同屬大宗山山脈。茶樹群落海拔1850~2500m;地理座標為北緯24°14′47.3″~24°15′13.5″,東經99°52′13.6″~99°52′35″,分布面積近21100畝,植被類型為南亞熱帶山地季雨林。茶樹分布較集中的地段,每隔5m~10m就有株高10m以上的野茶樹生長,株高0.3m~55.3m左右的茶樹隨處可見。以1號野生大茶樹為代表的群落位於大宗山,海拔2110m~2403m,北緯24°14′,東經99°52′之間,株高平均在40m左右的有20多株,主幹基圍平均1.55m,樹齡約1000年;以2號野生大茶樹為代表的群落位於大宗山大茶樹平掌,海拔2363m~2400m,地理座標為北緯24°15′,東經99°52′,主幹基圍2.25m,株高43m,同一位置另有一株高41m,主幹基圍2.2m的古茶樹,根據村民介紹於2003年初自然死亡,根據原始森林的生長規律推算,該兩株野生古茶樹樹齡在1000年以上;以3號野生大茶樹為代表的群落位於大宗山腳(淘金河邊),海拔2196m~2360m,地理座標為北緯24°15′,東經99°52′,株高41.3m,主幹基圍1.7m,樹齡約1000年以上。在大宗山的大岔河有一株樹高50m左右,基部周長2m,基部直徑0.637m的野生古茶,由於地處河谷山崖,所處地形複雜,極為隱蔽,難發現。另在幸福鎮灰窯、哨山、慢遮、篾笆山等村有約600畝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樹群落,最高大的是團山地古茶樹共7株,平均株高10m,根部基圍0.52m~0.95m,冠幅5×6m,海拔1826m~1886m,屬於勐庫種,樹齡150年以上。其中一株高10.2m,根部周長95cm。同時,在團山地村民小組的耕地上有13株平均樹高7.5m,根部基圍0.55m~1.48m,冠幅3×5m的栽培型古茶樹,根據樹勢推測,樹齡在200年左右。當地村民稱此茶為「大樹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WRXtm0BMH2_cNUg-K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