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飛天遁地」的本領,這種魚最後還是逃不過饕客的五指山!
《舌尖上的中國》其中有一期介紹了一種名為「彈塗魚(跳跳魚、花跳魚)」的神奇生物。
為了愛吃跳跳魚的女兒,這一位父親足足花了近五年時間去苦練釣魚絕技。因為跳跳魚身手比許多魚類都敏捷,且生在獨特的灘涂環境中,想要捕捉它們異常困難。
這位父親用一根五米長的魚竿,再加上六米長的魚線,只要輕輕一甩便能勾住十米開外的跳跳魚,一勾一個準。
舌尖上的跳跳魚
因《舌尖上的中國》而出圈的跳跳魚,果然是個神奇的生物!
棲息於鹹淡水交匯的江河口灘涂,跳跳魚喜歡在潮水退後的海灘上跳躍,所以俗稱跳跳魚。
水陸兩棲,還會有皮膚呼吸
因生長環境比較特殊,造就了跳跳魚除了能靠鰓呼吸之外,還可以通過皮膚呼吸的本領。所以,從售賣時,裝著跳跳魚的筐就不需要加水,它們互相擠在一起仍然可以生龍活虎,生命力超強。
[居安思危,眼觀六路]的生存策略
跳跳魚這種不到10公分級別的小東西,進無爪牙之利,退無甲冑之堅。莫說大型掠食者,就算隨便來一隻飛禽、甚至是體形相當的螃蟹也夠它們喝一壺了。
因此跳跳魚能做的,除了將自己的體表顏色變得和周圍環境幾乎一模一樣之外,就只能換著居安思危眼觀六路的生存策略,將絕大多數魚類長在兩側的眼睛,硬生生挪到了頭頂,並且最大程度將其向外擴張。
凸凸的眼睛讓跳跳魚擁有360度的絕佳視野。可以更好地偵測敵人,預防危險。
那麼能跳,不是因為四肢發達,而是……
很多人都好奇,跳跳魚是如何跳起來的?
答案是……用它的「胸鰭」
胸鰭可以幫助跳跳魚游泳、爬行、站立、跳躍,甚至還會爬樹呢~
真的能上樹!因為它們的腹鰭可以開合變化為吸盤,不僅能在陸地上蹣跚挪行,還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吸附在樹幹上。
這就讓人迷惑了……不僅能走能跳,居然還能上樹,下一步是想上天了嗎?哈~
(有機會一定要看看它的跳功)
丑是丑,但真的很香!
別看跳跳魚很小一條,肚子鼓鼓的感覺不什麼肉吃,其實剖開後也幾乎沒什麼內臟,去鰓的同時從肚子裡抽出一根細細的紅色魚腸。就算收拾乾淨了。
不過若是在跳跳魚繁殖的季節,魚肚子裡大多裝有黃燦燦的魚籽。這又是另一番美味了。
與大多數的魚籽不一樣的是,跳跳魚的魚籽非但沒有腥味,口感還非常細膩,幾乎沒有顆粒感,與其說是吃魚籽不如說是在吃蛋黃。
別看它呆頭呆腦,竟然有「海上人參」之稱。營養價值非常高。它富含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而且味道還異常鮮美!
跳跳魚肉質細膩軟滑,卻又緊實不散。從魚肉的質感上說來,比較接近黃骨魚,因此,有好的肉質,鮮而不腥的屬性,令它可以hold住五花八門的烹飪方法。
廣東人比較喜歡的做法是加姜蔥豆豉清蒸。如果想做成下酒菜,那就適合過一下熱油,做成椒鹽口味。
不過如果你問魚檔老闆怎麼烹飪最適合,他們可能大都會建議你煮湯。
雖然生長在灘涂環境中,但煮出來的魚湯卻沒有絲毫泥腥味,鮮美融入到湯中,燉好後的跳跳魚肉質仍然細膩嫩滑,還可以保留絲絲嚼勁。而且除了中間一根大刺之外,也沒有小刺,吃起來非常方便。
在日本某些地區,油炸跳跳魚也是一道讓人垂涎的小吃。
想吃得生猛點的話,「酒嗆」也不是不可以的。
「喪心病狂」的人類甚至開發出了「跳跳魚餃子」這種非常具有侮辱性的吃法!
所以總結是……
跳跳魚:我丑、我呆萌,親,這邊建議你放生哦。
放生是不可能放生的,放姜蔥吧。
今天分享的「如果不是《舌尖上的中國》,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這種魚如此鮮美」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會立刻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