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為什麼不放假?

2023-10-22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明天為什麼不放假?

明天為什麼不放假?

今天周日,明天周一,

更重要的是,

明天還適逢重陽節,

多麼適合繼續放假的一天啊!

真不是地理君痴人說夢,

這麼「重中之重」的節日,

外加這麼合適的周一,

不用進行任何調休,

為什麼不放假呢?

為什麼重陽節不放假?

它早在先秦時就已存在,早在漢魏時就已定名,是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的重要日子,也是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還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這麼重要的重陽佳節,

為什麼不放假呢?

重陽節,廣州龍崗村的敬老宴

不放假並不代表完全不該放假。

其實,早就有許多全國人大代表多次建議,「將重陽節設為法定節假日」。

2012年,《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自此,中國才有了第一個法定老年節。按照傳統,九九重陽,遊子回家,孝敬爸媽。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莫高窟第156窟《父母恩重經變》中的欄車,佛教在中國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思想。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16年01期

攝影/孫志軍

但依照《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規定——

首先,重陽節未被列入全體以及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或紀念日(包括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中國人民解放軍);

其次,重陽節也不屬於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

各少數民族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比如——

傣族的潑水節(今年放了4天)、壯族的三月三(今年放了3天)、彝族的火把節(5天)、瑤族的達努節(4天)、藏族的藏曆年(調休後7天)、白族的三月街(連上勞動節今年放了9天)等等。

由此可見,重陽節並不符合《辦法》中涉及的節日類別,所以,並不放假。

但是,我國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日漸加劇——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億以上,占總人口比重的14%

圖源:國家統計局

而預計到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總人口中占比將超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中國人口年齡金字塔歷年變化比較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08年11期

這麼多的老年人,

公休一天不好嗎?

重陽節畢竟是「老年節」,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年輕人根本不重視,如果不刻意去查日曆,知道明天是重陽節的年輕人,大概也並不太多。

但是——

「你倒是放假啊!」

「你倒是放假啊!!」

「你倒是放假啊!!!」

如果重陽節真的被設為法定假日,咱就是說,又有幾個年輕人敢不重視?

廣東東莞,重陽節敬上高香。

此外,有的人可能還會想:「老年人大多已退休在家,根本不需要放假,年輕人不好好上班,來瞎沾什麼光?成天想著放假,那怎麼行!」

這就要說,作為一個孝老敬老、象徵團圓的節日,如果在外的年輕人不「沾光」放假,還是挺難真正做到孝敬與團圓。

老人最需要的是兒女的陪伴和照顧,或許,重陽節僅一天的見面,便勝過退休金無數。

成都,雙子塔亮燈慶重陽

雖然,有的年輕人可能確實會「沾老年節的光」,會利用重陽節假期睡覺逛街(即便如此也無可厚非),但這絕不能代表全部人。

你的假期生活.gif

其實在重陽節安排一個法定假日,就像打開了一扇窗戶,「夕陽無限好」已經照進來,究竟去不去憑窗而看,則是你的選擇。

九九重陽,人們在北京鬼笑石登高望遠,觀賞日出。

遙想唐代時,王維曾「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空空的一個「憶」字多麼感傷,只念其影,不見其形;

但千年以後的今天,假如以後重陽節真的能夠放假,那麼地理君很想斗膽改寫一下那首千古名篇,可能平仄和韻腳都不太對,但也有一點點祝福的心意在吧。

《九月九日「陪」家中老人》

地理君

我回故鄉不是客,

每逢佳節就回家。

近瞧爸媽登高處,

遍山紅葉都不錯。

(水平有限,獻醜啦,敬請廣大粉絲中詩歌方面的「大能力者」改寫賜教!)

重陽佳節,北京十三陵層林盡染

原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西陽城,山茱萸紅遍山村

詩中的「山東兄弟」,並不指山東省,而是山西省,詩人王維的家鄉在蒲州(今山西永濟),「山東」為華山之東。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王維家鄉蒲州

當然,也有人建議——

除了重陽節,也請將元宵節、七夕節、中元節都設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且不調休!

這樣既可促進消費,又能傳承中華文化,還能增進家庭和諧,調節身心健康,你覺得這樣好嗎?

其實,重陽節真的會放假!

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每逢重陽都要休假一天

宋代,重陽節依然是「法定假期」;宋神宗即位後,重陽節假期甚至延長到兩天!

圖為重陽糕;唐代重陽節的專屬糕點叫做「麻葛糕」;而宋代除了獅蠻糕外,重陽這天還有「萬象糕」,御廚在糕上捏出小象,專用於大型祭典。

唐宋時期休假非常人性化,尤其宋代,可謂逢節必休,無論傳統節日還是新興節日,每年合計能休120多天!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節日最多朝代。

然而,到元朝,大部分假期取消了,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假期只有16天

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是工作狂,每年只有18天假期;

朱元璋後明朝休假天數有所恢復,但總計也只有50天;到了清代,依然是50天左右。

但就算明清時假期不多,重陽節依然作為重要節日,會休假一天。

重陽節之際,北京故宮慈寧宮花園展出各種菊花。

而且,就算到了現代,

全國各地也並不是所有地方都不休重陽節。

如今,中國其他地區的朋友幾乎已經過完了2023年所有法定節假日,但港、澳地區並沒有。

澳門:

(圖中深紅色塊為10月後澳門公眾假期)

10月23日,重陽節,周一放假一天;

11月2日,追思節,周四放假一天;

12月8日,聖母無原罪瞻禮,周五放假一天;

12月20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周三放假一天;

12月22日,冬至,周五放假一天;

12月24日(周六),平安夜,26日(周二)補假;

12月25日,聖誕節,周一放假一天。

以上共7天假期,且未占用雙休。

大三巴牌坊,聖保祿教堂的主要立面,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古蹟。「三巴」為葡文「聖保祿」的譯音,因其主立面極像中國傳統的牌坊,故名「大三巴牌坊」。

香港:

(圖中深紅色塊為10月後香港公眾假期)

10月23日,重陽節,周一放假一天;

12月25、26日,聖誕節、節禮日,放假兩天;

以上共3天假期,且未占用雙休。

「夕陽無限好」,香港渣甸山的日落,須知,香港是全世界最長壽地區之一。

即使不放假,也要很懂的重陽節!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登高節、體育節、菊花節、茱萸節、女兒節、花糕節、祝壽節、老年節、曬秋節、祭祖節、重九節……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重陽節。

重陽節也叫曬秋節,圖為江西上饒婺源篁嶺曬秋。

這一天,人們登高、放風箏、吃花糕(重陽糕)、曬秋、祭祖、飲菊花酒、插茱萸、敬老愛老……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閒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安徽池州,農戶晾曬山茱萸。古代,茱萸被認為能祛病驅邪,所以古人們會頭插茱萸枝,或製成茱萸囊配在身上;此外,茱萸也曾被當做辣椒使用,而辣椒在明朝才傳入中國。

福建三明梅列區洋溪鎮,各色菊花繁花似錦。宋代,茱萸被稱為「避邪翁」,菊花則被稱為「延壽客」

重陽也要放風箏?

風箏一般是清明時節的活動,風箏上天后便剪斷牽線,寓意讓清風把煩惱和厄運統統送走;此外,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災日」,所以也要送一送「晦氣」。

圖源:《中華遺產》2020年01期

煉火,是重陽節最原始、最熱烈的一種祭祀儀式。圖為浙江省磐安縣東坑村的重陽煉火活動。

對古人來說,重陽節這天可是全年一次「巨大考驗」,為什麼?

——七月流火,大火星西行,天氣初寒;而現在都農曆九月了,人們已明顯感到氣溫下降、凜冬將至。

到了九月,古人心目中奉為「第二個太陽」的「大火星」隱沒不見,火神開始休眠,人們產生恐懼,於是很想逃過九月初九這個陽數之極的「不祥之日」,但怎麼辦呢?

登高!

可以吃的「高」,圖為江蘇南通街頭現場製作重陽糕,又稱花糕,寓意生活節節高升。

(※上文的「大火星」並不是火星,而是心宿二或天蠍座α,古人通過觀察它的位置確定季節轉換)

天蠍座的中心有一個明亮而火紅的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心宿二,又名大火;它距離地球440光年,半徑為太陽的600倍。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4年04期

攝影/張超

除了避災,古人登高還有一個目的:祭天、求仙。

高大的山嶽聳入雲霄,離天界最近,是溝通天人、求遇神明的最佳地點。畢竟九月初九還是太上老君、斗姆元君的生日,有什麼心事和心愿,快跟神仙們說說吧。

清末民國時期著名畫師劉延年等繪製的《北京風俗圖譜》之《重陽登高》

圖源:《中華遺產》2020年01期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九月初九其實代表「長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陽數(奇數)之「極」,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月、日均屬最大陽數,所以叫「重陽」或「重九」;又因為「九」「久」諧音,古人認為這一天「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重陽節也就慢慢有了老年節的含義。

重陽之後,南京止馬嶺的池杉一片嫣紅。

很久很久以前,重陽登高先是有了避災的含義;晉代以後又有了「女兒節」的含義,民國時期定為「體育節」,2013年成為「老年節」。所以重陽節不僅是「老年節」,還是我們男女老少共同的節日。

重陽前後正值金秋時節,圖為北京香山碧雲寺塔。

重陽節凝聚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濃濃情思。明天,歲歲重陽又重陽,願平安喜樂、順心順意、步步高升!

【參考文獻】

[1] 《中國的節日》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2] 《國家衛健委:近十年我國老齡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3] 《九九重陽節的核心文化內涵是吉祥和諧》 新華社 2007年11月15日

[4] 《壯族三月三:為什麼廣西這個節日能放假?》新華網 2023年4月23

[5] 《作家呼籲重陽節放假3天 弘揚尊老敬老傳統》央廣網 2016年10月8日

[6] 《二零二三年度公眾假期及公共行政工作人員補假日的日期表》 澳門特別行政府區入口網站

[7] 《2023公眾假期》GovHK香港政府一站通

[8] 《重陽節的「那些事兒」,你了解多少?》 新華網 2021年10月13日

[9] 《重陽 男女老少的共同節日》中華遺產 2020年01期

因微信近期推送規則改版

未加「星標」就無法展示完整封面

將會錯過我們精挑細選的大圖封面

後續精心編輯內容

也很容易被淹沒

若您喜歡我們的文章

請為我們添加愛的「星標」

中國國家地理視頻號

大美中國,山河錦繡

本文創作團隊

編輯:Jubei

設計:廣平

圖片:視覺中國、網絡

話題

你覺得重陽節該放假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317c45e083204ba1106239f6d3d5d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