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線下場來啦!守護關乎你我的海洋

2023-10-17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線下場來啦!守護關乎你我的海洋

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線下場來啦!守護關乎你我的海洋

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2023年線下場——《守護蔚藍》來了,將於10月21日上海浦東圖書館1號廳與大家見面。

本期大講堂將帶你深入蔚藍海洋,探究洋流的奧秘,樹立海洋意識,認識海洋牧場。我們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管玉平研究員、環球旅行探險家李藝、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立斌研究員,為大家分享他們研究與守護的蔚藍海洋。

熱愛海洋、嚮往海洋的你們,快來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報名講座,與我們一起了解海洋、守護蔚藍!

本期導讀

蔚藍的海岸、溫暖的海風、神秘又美麗的海洋生物,人類對海洋總是心生嚮往,「向海而生,憑海而耕」,大海孕育了無數生命,帶給人類無盡的恩惠與機遇。

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洋流宛如海洋的血脈,將海洋連接互通,交換著物質與能量,扮演了天然的「輸送帶」角色,還讓海洋成為人類的「藍色糧倉」,利用知識與科技建立新的蔚藍家園——海洋牧場,海洋還讓我們跟隨探險家的視角欣賞到在漫漫航程中所遇的神奇生物與壯美風景。

本期大講堂的三位老師,將從不同角度帶你認識海洋的另一面,更好地理解海洋、科學玩海、敬畏與感恩大海。

本期內容介紹

管玉平

中國科學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物理海洋學專業,主要研究海洋、大氣過程及氣候效應,科學傳播。曾任中國氣象學會氣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海洋學會海氣相互作用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氣象學會海洋氣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力學學會理事。

關乎你我的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關愛海洋就是關愛人類自己。在地球上,無論你身居何處,距海洋有多遠,她總是與你息息相關。海洋,守護著我們,送給我們溫暖適宜的季風氣候,用無數天然良港和寬闊的海上航路,為人類建設地球村提供了廣闊舞台。

海洋洋流,就如同大地的血脈一般,是地球氣候系統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像是無形的航道,連接著世界各地,讓貿易、文化、氣候和生態在地球上自由交流。

管玉平教授將帶你探索深海,讀懂海洋流動,看熱液生物的發現是如何顛覆人類對生物生長的認知,認識海灘的「隱形殺手」——離岸流,呈現一場海洋的知識盛宴。

李 藝

探險家

環球旅行家

環球旅行家、探險家、海陸空攝影師,曾獲56枚國際攝影大賽金牌,同時又是自由潛水教練訓練官,實現個人自由潛水深度記錄74米、靜態閉氣6分09秒。

人海共生 與生俱來

海洋,是一個充滿神秘與奇蹟的世界,吸引著無數勇敢的探險家和夢想家。海洋世界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樂園,尤其是那些海洋巨獸,它們的存在像是海洋的守護神,在古老的神話傳說中,它們常常被描繪成智慧與力量的象徵,現在它們與人類也建立了深厚的聯繫。探險家可以駕駛著帆船遠航,旅遊者也能潛入水下與魚群共舞,人們嚮往能與海洋生物親密,與它們建立心靈的紐帶。

是探險家、旅行家,還是潛水教練、水下攝影師的AJ李藝,將與你分享他的水下世界,帶我們欣賞海上霸主,教我們如何在海中遊玩,享受快樂的同時不破壞海洋生態,不打擾海中居民。

張立斌

中國科學院

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牧場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兼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UCN SSC)海參專家組成員、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棘皮動物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主要從事海洋牧場構建原理與技術研究工作。

海洋牧場-人類的「藍色糧倉」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大概是我們對草原牧場的印象,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我們的牧場已經不局限於陸地,在海中,也有海洋牧場。

海洋牧場到底是什麼?它不僅僅是為人類提供水產服務,更是為了保護大海,維護海洋生態環境,避免人類過度捕撈,竭澤而漁地掠奪海洋資源。海洋牧場就像海中的「牧草園」,利用現代工程技術,在特定海域培育海洋生物,發揮大海自身的生產力。建設海洋牧場,既可增加漁業資源,也能凈化海水,呵護海洋家園。

張立斌研究員將為我們分享他們是如何建設海洋牧場,還原生態,搭建「魚居」,豐富海洋「居民」,為我們展示一個不一樣的「藍色糧倉」。

大講堂招募信息

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2023年線下場

《守護蔚藍》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1日14:00

活動地點:

上海浦東圖書館1號廳

報名入口:

編輯:依依、陽陽

製圖:葉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e87e010d26172b629683e3b6a80b8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