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活動 | 中國少年營——甘肅站

2023-11-08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寒假活動 | 中國少年營——甘肅站

寒假活動 | 中國少年營——甘肅站

中國少年營

甘肅

跟中國國家地理

2024年1月22日—29日

《中國國家地理》2016年1月刊 甘肅專輯(上)

《中國國家地理》2016年2月刊 甘肅專輯(下)

活動內容簡述

在本站活動中,我們自張掖出發,沿著古代絲綢之路向西,直至敦煌。一路上,我們將徒步在河西走廊上的五彩城池——張掖彩丘;考察世界上最大的古墓壁畫——魏晉古墓群

嘉峪關,我們實地推演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攻城術;探訪鎖陽城遺址,了解古水利灌溉系統。在榆林窟,我們根據彩塑、壁畫中的細節,還原玄奘取經的相關故事。

在老一輩敦煌藝術家的指導下,品鑑敦煌壁畫藝術,並體驗壁畫的繪製與上色。在敦煌魔鬼城,考察奇特的雅丹地貌,並在玉門關外聽取邊城往事。

活動信息

活動時間:

2024年1月22日—29日(8天)

活動地點:

張掖(集合)、敦煌(返程)、嘉峪關、瓜州

活動組織方: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活動形式:

單飛或親子(青少年限9—16歲)

活動中根據年齡分班級管理

隊伍由中國國家地理考察領隊、專家、指導老師、攝影師、來自全國的小隊員及家長組成

報名方式

諮詢方式: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電話 (工作日9:00-18:00)

010-64865566-分機號227

添加客服微信,諮詢更多信息:

cngteenagers 或 cngexpedition

(如加微信請註明「諮詢少年營」)

歡迎廣大青少年及家長來電諮詢、交流!

五張名片看甘肅

01

根脈 • 收起祁連長畫卷,鋪開河水小濤聲

甘肅省東部面積最大、最重要的地形地貌區是黃土高原區。這片高原對甘肅省甚至全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因為這裡孕育了省會城市蘭州和第二大城市天水,也因為這裡從古到今都是西北地區非常重要的糧食產區,更因為這裡是黃河流域華夏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河西走廊:微縮的「絲綢之路」模式

黃土高原不僅溝壑縱橫,亦有良田千頃

祁連山冰川

河西走廊著名的「玉米制種田」

祁連山下的山丹軍馬場

夢柯冰川

滑動查看更多

而該地區的這些特徵都與位於其西側的祁連山息息相關。作為這片高原忠實的庇護者,祁連山像是一座伸進西部乾旱區的濕島,改變了黃土地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景象,滋潤著面積廣闊的塬、墚,讓這片西北地帶成為農耕文明的重要根脈地之一,孕育著世世代代的子民。

02

通道 •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

從遙感圖上遙望甘肅,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祁連山、龍首山、合黎山等山脈的夾峙下,和騰格里與巴丹吉林兩片沙漠的圍堵下,依靠著發源於雪山冰川下的幾條大河,一片片綠洲頑強地生長著、連接著,終於連綴出一條「走廊」,使得中華文明以一個個綠洲為踏腳石,西出玉門,邁向西域,最終搭建起一條橫貫亞歐大陸,連接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絲綢之路」。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西北民族遷徙的必經通道

祁連山東西向綿延近千公里

祁連山山脈示意圖

絲綢之路驛站懸泉置遺址復原效果圖

公元609年隋煬帝主持「萬國博覽會」

滑動查看更多

絲路之所以偉大且極具傳奇色彩,是因為這條路是一條充滿了艱難險阻的路:大漠戈壁、雪山冰川、酷暑嚴寒、戰亂盜匪一路設障,鳴沙山浩瀚的沙海之上,駝隊如織,駝鈴悠揚,讓人禁不住遙想當年河西走廊古絲路的繁忙與輝煌。

03

造像 • 栩栩雕琢觀自在,芸芸壁彩眾生謙

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的歷程中,甘肅是重要的通道,而教徒的來來往往也使佛教在這片大地上鐫刻下了深刻的印痕。早從前秦時期(公元4世紀)始,甘肅大地上就開始開鑿佛教石窟,此後石窟的興建綿延1500餘年而不絕。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沿著遍布甘肅西部、東部的石窟長廊,佛教一步步邁入了中原地區。

張掖馬蹄寺石窟

甘肅東部石窟

彌勒佛

炳靈寺石窟的石刻造像

夏河拉卜楞寺

夏河拉卜楞寺鳥瞰圖

滑動查看更多

甘肅東部有中國最為密集的石窟群分布帶,這在其他地區是極為罕見的。如今,那些漸漸被歲月遺忘的石窟,還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它們匯聚了當時所有的藝術成就,是人們世俗與精神生活的殿堂。

04

寶藏 • 天高地迥羊兒壯,馬疾蹄輕前途遙

在中國自然區劃地圖上,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恰好位於中國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與青藏高寒區的交匯區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秦嶺、岷山等多種迥然不同的地貌單元在這裡聚集;長江水系的白龍江及黃河的重要支流渭河從這裡發源。在甘肅你可以領略到西部大漠的乾旱荒涼,也可以體會到青藏高原的「高冷」,還可以深切感受到隨著季風變化而富有節律的季節更替。

黨河與野馬南山間的寬谷地帶

黃河石林

甘南的大型珍稀野生獸——羚牛

花農正在收集採下的苦水玫瑰花瓣

血雉雄鳥

大熊貓

鬼鴞

鹽生肉蓯蓉在陽光照耀的荒漠中綻放

滑動查看更多

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養護著斑尾榛雞、四川林鴞乃至大熊貓等珍稀鳥獸,同時也造就了甘南境內如萬花筒一般的民族、宗教文化景觀和歷史遺蹟。這樣多層次的人文自然體會,在中國其他地方是很難感受到的。

05

蒼生 •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甘肅亦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眾多的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密切交往、休戚與共,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歷史文明,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戍邊功臣、亂世豪雄、文臣謀士、清官廉吏在這片土地上輪番進場,上演著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山丹縣東二十里堡村拍攝到的漢長城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甘南瑪曲縣阿萬倉草原

甘南治力關

3000年前秦人的器物

大地灣一期文化的寬頻紋三足彩陶缽

大地灣一期文化的黍、粟、油菜子標本

色彩斑斕的定西梯田

滑動查看更多

在隴南發跡的秦人從這裡走向關中平原,最終成就霸業;三國蜀漢從這裡起軍北伐,將相謀士施展軍事謀略,鬥智斗勇。鞠躬盡瘁天子贊,南柯一夢驚世人,甘肅這片土地有著太多太多的史記傳說等著後人飽覽。

本站活動亮點

01

胡楊翠蔭閣道外,崖壁紛披五色霞——張掖

丹霞地貌是一種以廣東丹霞山的地名來命名的地貌。丹霞地貌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是要有陡崖坡,即所謂「赤壁丹崖」;二是物質基礎必須是紅色的陸相碎屑岩。

彩色丘陵(簡稱「彩丘」)是近兩年才出現的地貌學名詞,屬於多種因素形成的丘陵狀雜色岩石地貌。其概念也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丘陵狀的形態;二是岩層呈現出豐富的色彩。

乾旱區的丹霞地貌「頂平、身陡、麓緩」

張掖彩丘地貌

這可被認為是「彩丘式丹霞」

滑動查看更多

我們最常看到的誤解是:彩色丘陵被當成丹霞地貌;丹霞地貌、風蝕城堡又常被認為是雅丹地貌;雅丹地貌、風蝕城堡有時又被說成是丹霞地貌……

色彩斑斕、層理交錯的彩丘風貌

張掖彩丘

光影下的張掖彩丘

滑動查看更多

張掖的彩色丘陵面積廣大而且色彩斑斕,曾一度被認為是丹霞地貌,有廣告語曰:「金張掖彩丹霞」。直到近兩年,才有學者提出「彩丘是否是一種與丹霞相區別的地貌」的論題。

02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嘉峪關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

天下雄關

嘉峪關俯瞰遠景

雪山與嘉峪關交映

落日餘暉下的嘉峪關

長城第一墩

滑動查看更多

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嘉峪關,由內城、外城、羅城、瓮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千米。長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羅棋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並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禦體系。

03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玉門關

玉門關遺址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距敦煌市區約90公里,西距羅布泊約150公里,四境多戈壁、荒漠、草甸。遺址區東起倉亭燧、西至顯明燧、南至南三墩。核心區以小方盤城遺址為中心,呈東西線性分布,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0.5公里。

小方盤城

玉門關外漢長城

百年前的玉門關

滑動查看更多

玉門關現遺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長城遺址18段。此區域在地理區域上具有東西交通分界的標誌地位,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千百年來,多少人千里迢迢來到這裡瞻拜,登上古堡,遙望大漠,追憶祖先的光輝業績。

04

隔河又是河西地,過得敦煌是酒泉——瓜州

瓜州縣隸屬甘肅省酒泉市,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石油城玉門市,西接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

鳥瞰鎖陽城

鎖陽城西南瓮城

滑動查看更多

鎖陽城——唐代時期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城,自東而來的人們沿著疏勒河沖積扇面的外緣經過此地,再向西而去。行走在鎖陽城遺址,目之所及,黃土、高牆、荒涼、破敗、蕭索。千年前繁華的城,現在只有殘垣斷壁。

榆林窟鳥瞰圖

榆林窟

榆林窟6窟大佛

國內最早的唐僧取經故事壁畫之一

滑動查看更多

榆林窟——榆林窟內壁畫的內容和風格,與敦煌莫高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因此又被稱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敦煌石窟藝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榆林窟的石窟藝術絕非是莫高窟的簡單「翻版」,而是具有許多自己的特色。

05

風雨滄桑神韻在,千迴百轉夢隋唐——敦煌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古今往來的種種痕跡,都被包容在敦煌的氣質里,那不只是千年古城的歷史氣韻,更是大漠與山水流轉之間,曠遠肅穆的「時間沉積」。

莫高窟北區崖壁

莫高窟壁畫

莫高窟第158窟橫臥的釋尊涅槃像

一千年前就有了「一次性牙刷」

唐宋時期的嬰兒車

滑動查看更多

魏晉壁畫墓——在河西走廊嘉峪關、酒泉、敦煌市的地下,埋藏著數千座魏晉時代的古墓。這些魏晉古墓中有不少繪有精美壁畫,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由於魏晉時期中原地區處於亂世,留存的繪畫資料極為罕見,而河西走廊壁畫古墓的發現,恰好填補了中國美術史上魏晉時代的空白。

嘉峪關3號墓《屯營圖》

進食圖

《宰豬圖》說明當時富裕的生活

此磚壁畫為《出行圖》

滑動查看更多

行程介紹

D1-1月22日(周一)

張掖市集合|單飛青少年全天安排接機。

-歡迎晚宴結束後,開展行前說明會以及「跟中國國家地理看甘肅」主題講座,了解活動的組織細節和注意事項,並幫助孩子們架構一套完整的知識框架。

D2-1月23日(周二)

張掖—彩丘&丹霞

-考察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以大巴車和徒步相結合的形式深入非常規路線,考察彩丘、丹霞兩種奇特地貌的地質特點,了解它們在成因、地層結構等層面的區別。

-晚上進行「彩丘、雅丹、丹霞地貌」主題講座,了解中國西北乾旱區奇特的地形地貌。

D3-1月24日(周三)

張掖彩丘—魏晉古墓群—懸臂長城—嘉峪關

-自張掖出發前往嘉峪關;考察世界最大的古墓磚壁畫——魏晉古墓群,通過罕見的魏晉時期磚壁畫,了解當時的生活面貌和民俗文化。

-下午考察嘉峪關關城和石關峽口附近的懸壁長城,從地形防禦方面,理解嘉峪關對河西走廊地區的控制與封鎖。

-晚上進行「嘉峪關長城」主題講座,從古代軍事地理、文化交流、政治和經濟等各個層面,解讀嘉峪關長城的重要性,理解嘉峪關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

D4-1月25日(周四)

嘉峪關—長城第一墩&討賴河谷—瓜州

-考察嘉峪關南面的討賴河與長城第一墩,理解天然的河谷屏障對於古代軍事防禦的重要意義。

-下午參觀瓜州玄奘取經博物館,了解以「玄奘出使西域」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精彩故事。

D5-1月26日(周五)

瓜州—鎖陽城—榆林窟—敦煌

-探訪鎖陽城,考察中國古代城池構築的形式,理解古代水利灌溉與防禦系統的原理。

-在榆林窟,我們尋找彩塑和壁畫中的細節,了解玄奘西行中的「孫悟空」的真實形象和歷史故事。

D6-1月27日(周六)

敦煌—魔鬼城—玉門關遺址—敦煌

-考察漢玉門關、漢長城、河倉城等重要絲路遺蹟,聽專家講述相關的歷史故事,並進行漢服體驗。

-在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以大巴車+徒步的形式,考察奇特的雅丹地貌,探討這種地貌的地質學成因。

D7-1月28日(周日)

敦煌:壁畫繪製、彩塑創作體驗、莫高窟

-在敦煌藝術家的指導下,品鑑壁畫藝術,觀摩並體驗壁畫繪製或彩塑;走進石窟藝術的殿堂——莫高窟,欣賞博大精深的中國壁畫藝術;開展「絲綢之路與敦煌」主題講座,學習並感受這座大漠深處的歷史文化名城。

-晚上進行課題彙報、結營,並頒發考察證書。

D8-1月29日(周一)

敦煌返程|單飛青少年全天安排送機。

特別說明

本行程為常規線路,因受自然災害、政治、軍事原因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響,領隊有權根據實際情況對行程作出合理調整。

參加中國少年營,你將經歷到

探人之所未至,見人之所未識

採用繩降的方式進入天坑地心

孩子們圍著鄂溫克族飼養的馴鹿

孩子們在秦嶺偶遇川金絲猴

西沙群島的底棲魚類——鬼鮋

在熱帶雨林里發現的螢光植物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與名師大家同行

西沙的船長在講述航海「奇遇記」

劉全波教授在分享玄奘取經的故事

鄭希龍老師帶我們考察藥用植物

敦煌藝術家杜永衛在創作彩塑

歷史學者才仁加甫講述土爾扈特東歸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走進自然,讀無字之書

一隻刺魨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

在植物學家的帶領下嘗百草

在西藏曲水乘坐牛皮船考察

尋找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

孩子們驚嘆於王蓮葉子強大的承重力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生動的文化生活體驗

孩子們學習科學的博物繪畫

在白馬藏寨體驗獨具特色的圓圓舞

漢代河倉城遺志外的求知少年

孩子們學習製作傣族包燒

清晨的陽光灑向露營地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領略尖端科技,見識國之重器

造訪國家天文台,領略天文科技

觀看考古人員修復秦始皇陵兵馬俑

親歷FAST射電望遠鏡,一眼萬年

聽大副講述郵輪複雜的駕駛系統

在南藥基因庫了解我國中藥資源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學習科學研究的有效方法

學習製作具有科學價值的植物標本

在鸚哥嶺為樹蛙營造產卵場所

在王朗保護區查看紅外相機

體驗紅樹林的育種工作

學習最先進的植物種子儲存方法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學做系統的科學考察報告

彙報「古代玉門關究竟在何處?」

講述自己對雨林保護的看法和建議

記錄大熊貓的生境特點

繪製西北乾旱區代表植物插畫

孩子們在西沙郵輪甲板上準備課題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嚴格的管理和團隊紀律

在西沙海風中成長的中國少年們

領隊正在指揮隊伍有序地跨越溪流

晚上,孩子們在會議室認真聽講

我們的隊伍整齊地穿梭在沙漠中

安全有序地行進在大興安嶺叢林中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小營員的榮譽

中國國家地理頒發的科學考察證書

孩子們能夠通過課本了解省份概況

課題彙報優秀班級獲得特色獎品

用於講座互動的各種獎品

來自中國國家地理的精美獎品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答家長問

你們是誰?

向上滑動

「中國國家地理·青少出行」是中國國家地理的青少年&親子活動平台,由「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組織策劃,包括:中國少年營(寒暑假長線活動)、周末少年行(城市周邊短途活動)、「中國國家地理小記者團」,以及「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青少會員」組織。

我們的職責是帶領全國的青少年,在各學科權威導師的引領下,通過參與各地分站活動,行走中國,認識中國,獲得書本無法觸達的鮮活知識,增強獨立思考、科學發現、文化認知等多種能力,在活動中「贏」得自我成長,在成長中「贏」得未來時代。我們堅信看過中國的孩子更強大!

想了解更多活動細節,請查看下方滾動條

向上滑動

一個活動有多少人?帶隊老師有幾位?

每站活動的參與人數在30至50人之間。我們將按照年齡、興趣分班級管理。在總領隊的統籌下,各班主任相互配合,有序地管理好各班日常的生活、紀律以及活動。

或許您認為隊伍大會影響活動質量,而實際上,隨著隊伍人數的增加,我們為活動所配備的指導老師和專家就越多,所涵蓋的學科領域越廣,小營員們在活動中可以接觸到更寬的知識面。同時,一些體驗、參觀、訪談環節,我們將以小班為單位交替進行,以保證活動的體驗感和質量。

我們的老師團隊由"隨隊老師"和"駐地專家"組成。隨隊老師包括中國國家地理科考領隊、各學科老師和攝影師;駐地專家主要為沿途各地的學科專家。

隨隊老師和孩子的數量比不小於1:7,例如,2020年甘肅站隊伍共50人(包含15位家長和35位孩子),我們配備了7名隨隊老師和3名駐地專家。

2020年甘肅站十位老師

活動中是什麼樣的食宿標準?

住宿:在較為發達的城市,住宿標準不低於四星級酒店;在地方縣、村莊、保護區等設施相對簡單的活動地點,將優先選擇或安排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居體驗;在相對安全且舒適的環境中,也會安排露營。

飲食:在城市、地方縣、村莊活動時,我們將在餐廳進行自助餐或圍桌餐;特殊情況下,例如較遠的行車、無條件的野外,將安排路餐或營地餐。

無論哪種食宿形式,我們都將保證食宿的衛生條件與安全性。

單飛的孩子接送機如何進行?

我們的工作人員將與家長們密切配合,完成活動集合和返程當天的接送機工作。我們會根據家長提供的航班信息制定詳細的接送機安排,並於活動前與各位家長聯繫,告知接送機安排和接送機老師的信息。孩子落地後,按照家長給到的聯繫方式,與接機老師單線聯繫。接送機完成後後,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告知家長。

針對9—12歲的孩子,家長們還可以辦理無成人陪伴兒童乘機服務。值機後,由機場工作人員帶領登機,飛機落地後,機務人員將帶領您的孩子下飛機、提取行李,並在確認接機老師身份信息無誤後,將孩子交給我們管理。及時通信以及人員的無縫對接將保障孩子的安全。

報名之後無法參加活動怎麼辦?

因自然災害、政治、軍事原因等不可抗因素,導致活動取消或部分隊員無法參加,所付的活動費用全額退還。往返機票等相關預付費用,需要隊員自行承擔。

因自身原因不能如期參加,隊員在活動開始前30天以上(含30天),可向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申請退出,我部將扣除3%的手續費,剩餘97%的活動費用可退還隊員;在活動開始前30天以內提出申請,退款將不予受理,但可以申請更換參加的人員。

你們有哪些以往的活動案例呀?

這裡只列近七年的青少年活動案例,如需了解本部門其他活動,可關注「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微信公眾號查看。

2017年

三門灣海島夏令營(浙江)

鸚哥嶺少年科考營(海南)

寮國熱帶雨林親子營(寮國)

2018年

「中國國家地理號」西沙群島親子營(海南)

香格里拉國際少年營(雲南)

絲路文化親子營—張掖、敦煌站(甘肅)

鄱陽湖觀鳥·古徽州文化冬令營(江西)

2019年

昆蟲戶外課堂(北京)

王朗國際少年營(四川)

英國博物館親子營(英國)

海南熱帶雨林童軍營(海南)

環中國海少年科考營:南海、東海、黃海&渤海站

2020年

西沙群島少年科考營(海南)

跟中國國家地理看中國——中國少年營 第一季

甘肅、陝西、四川、海南、江蘇、貴州、雲南、廣西站

2021年

跟中國國家地理看中國——中國少年營 第二季

青海、西藏、山東、遼寧、京津冀、新疆、內蒙古、黑龍江、江西、廣東、重慶、吉林站

2022年

跟中國國家地理看中國——中國少年營 第三季

34省級行政區的36條線路 全盤上線

2023年

跟中國國家地理看中國——中國少年營 第四季

青海、西藏、甘肅、京津冀、海南、內蒙古、四川、貴州、雲南、新疆

你們是如何保障活動安全的?

向上滑動

首先,我們在設計每一站的活動時,都會充分考慮活動中的不穩定因素,規避不安全環節,從設計上保證活動的整體安全性;

其次,每一站活動在執行前,領隊都會實地探路,了解各個活動環節的場地、路線、環境,排查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保證安全性的同時,對活動整體進行合理安排;

另外,我們的活動均會向當地相關部門,例如政府管理部門、保護區管理局、景區管委會進行報備,並獲得由相關部門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後勤支持;

活動中,隊伍有嚴格的安全紀律,同時老師們會對小營員進行有序的管理和安全培訓;在手機的使用、作息時間、日常衛生與防疫等方面,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

隊員評價

上下滑動查看

-END-

編輯 | 趙翔

圖片 | 單之薔 王勇 稻城 Y.C. 鐵穆爾 脫興福 鄭曉峰 蕭春雷 袁蓉蓀 吳健 任世琛 戴友春 張超 雍嚴格 孫翀 葛藹 張承榮 聶作平 李翔 宋舉浦 王金 湯世光 陳銳 蘇蘅 蔡鐵鷹 孫志軍 李曉峰 蕭易 孫彥 孫悅華 常銘 路梁 姜昊 韓經榮 李果 孫忻 安翀 甘肅省博物館 甘肅省旅遊局 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 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旅網 多彩榆林窟 北朝考古 中國國家地理 國家動物博物館

看過世界的孩子更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79ee9870ba4f321c7a6cbe13e5bb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