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一碗湯,何須開藥方,明日秋分,推薦喝5道湯,適合秋季多喝

2024-09-21     市井覓食記

「一分秋意一分涼,野外繁露披衣裳」,明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秋分的到來,意味著秋季已經過了一半,之後的日子中涼意逐漸增加,秋季的氣候也開始多變起來,乾燥和陰雨輪換不定,夜也越來越長。這時,身體為了適應環境變換就需要調動更多的體力、精力,再加氣候不定,人體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在「內外環境」的雙重影響下,健康很容易受到干擾。

為了避免身體出狀況,大家就要在日常飲食上多花心思。俗話說「天涼一碗湯,何須開藥方」,秋分前後適合多喝湯品,不僅營養豐富,還能潤燥補水,從而幫助身體調節體內平衡,提高抵抗力。

一、滋補排骨湯

秋季滋補不宜吃羊肉等燥熱食材,排骨瘦而不柴,再添加蟲草花、枸杞、桂圓等多種食材,熬煮成滋補排骨湯,既滋補了身體又滿足了味蕾。

食材:排骨、蟲草花、枸杞、當歸、桂圓、黃芪、黨參、生薑

1、肋排剁成塊,盆中放入適量的清水、料酒、食鹽,將排骨浸泡10分鐘,抓揉洗出血水。蟲草花、當歸、枸杞、黃芪沖洗後放入水中浸泡,桂圓去核也浸泡備用。

2、排骨放入煮鍋中,加適量清水,放薑片、蔥段、兩勺料酒,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焯煮2分鐘撈出。

3、排骨放入燉盅,再加入蟲草花、當歸、黃芪、黨參、薑片,桂圓、冰糖,倒入大半碗清水。

4、燉盅慢燉1小時,放入枸杞,撒適量的食鹽、雞精調味,攪拌均勻後再燉煮5分鐘即可。

二、多寶鴨肉湯

鴨肉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補充營養的同時還可以去燥降火,十分適合秋季滋補,而且將鴨肉和各類野山菌一起燉煮,滋味鮮美,還能「貼秋膘」,是一道補益佳品。

食材:鴨子半隻、野山菌、銀耳、紅棗、桂圓、生薑、干山楂、黨參、當歸、枸杞

1、鴨肉剁成塊,洗凈後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鐘。銀耳和野山菌泡發備用,菌類可以自行選擇品種。另準備好薑片、桂圓、紅棗,5克左右的黨參、當歸、枸杞,幾片干山楂。

2、鴨肉冷水下鍋,放入適量黃酒、蔥段、薑片,大火煮開後焯煮2分鐘,撈出鴨肉備用。

3、起鍋燒油,油熱後放入鴨肉翻炒,炒至表皮金黃,倒入半勺白酒翻炒,加入足夠的開水,大火熬煮3分鐘,至湯色變奶白。

4、放入銀耳、野山菌、紅棗、桂圓等輔料,蓋上鍋蓋大火煮沸,轉入砂鍋慢煲1小時。

5、出鍋前撒適量的食鹽、雞精調味,攪拌均勻後即可。

三、山藥雪梨湯

老話說「秋分到,吃山藥」,秋季的山藥正值上市,口感綿軟,營養豐富,和雪梨一起熬煮,香甜味美還能滋陰潤燥,而且山藥性溫易消化,很適合中老年食用。

食材:山藥、雪梨、冰糖

1、山藥洗凈,去皮拍扁,切碎剁成山藥泥。雪梨洗凈後,對半切開,去核切成片備用。

2、煮鍋添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倒入山藥泥,攪拌均勻後熬煮約3分鐘。

3、放入雪梨片,攪勻繼續煮約3分鐘,再加入適量的冰糖,攪拌至融化後即可關火。

四、蝦仁冬瓜湯

秋分時節因為氣候因素,在滋補時講究清補,燉湯養身時要避開「厚重」的油膩食材,選擇既有營養又潤燥的食物。將蝦仁和冬瓜一起熬煮,再加入適量的蟹味菇增味提味,喝起來清淡鮮美,營養美味。

食材:大蝦、冬瓜、蟹味菇、蔥花、薑片

1、冬瓜洗凈後去皮,切成厚片備用,大蝦洗凈去頭去尾,挑出蝦線,蝦仁放入碗中加薑片、料酒、少量食鹽腌制10分鐘。

2、起鍋燒油,油熱後放入蝦仁炒至變色,盛出備用。

3、再次起鍋燒油,放入冬瓜片煎至半透明,倒入淘洗後的蟹味菇,翻炒至斷生,加入開水燉煮2分鐘。

4、倒回蝦仁,放入適量的食鹽、少量胡椒粉調味,攪拌均勻後關火,出鍋時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五、醪糟銀耳湯

銀耳素有「平民燕窩」的美譽,營養豐富還價格低,是物美價廉的秋季滋補佳品,搭配上醪糟、紅棗等食材,燉煮成醪糟銀耳湯,香甜可口又滋陰潤肺。

食材:銀耳、醪糟、枸杞、紅棗

1、銀耳洗凈後,清水浸泡2小時直至泡發,撕成小朵,煮鍋熬煮25分鐘左右,煮出膠質。

2、紅棗洗凈後和枸杞一起放入鍋中,轉小火燉煮10分鐘。

3、加入兩勺醪糟,適量冰糖,攪拌均勻後繼續煮5分鐘即可。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e3a236e99371a31ef43d397d6af36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