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指增業績靚麗,微盤股與其關係幾何?量派投資漫談微盤股

2023-12-22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量化指增業績靚麗,微盤股與其關係幾何?量派投資漫談微盤股

今年以來萬得微盤股指數表現遙遙領先,中證1000、國證2000、中證2000指數是微盤股代表指數嗎?中證1000指增、國證2000指增、中證2000指增產品與微盤股有何關係?上述指增產品持倉中微盤股占比如何?私募排排網邀請知名量化私募量派投資為投資者帶來【量化指增業績靚麗,微盤股與其關係幾何?】,以下為正文。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18日,萬得微盤股指數上漲47.33%,相較大盤和中小盤的表現,微盤股無疑成為今年最熱門存在。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不少私募量化中證1000指增、國證2000指增、中證2000指增產品取得優異業績。市場亦有人將這些基準視為「微盤股代表指數」。這也讓不少投資者產生疑惑:微盤股在其持倉中占比如何?這些指增產品與微盤股有何關係?

中證1000、國證2000、中證2000指數≠微盤股

首先需要明確,中證1000、國證2000、中證2000指數並非「微盤股代表指數」,與微盤股的關係幾乎為零。

先看微盤股的定義。目前並無微盤股的明確定義,市場大多參照萬得微盤股指數的編制規則,即A股中市值最小的400隻股票(剔除ST、*ST、退市整理股、首發連板未打開的標的)。這些公司多為30億元以下的迷你小市值公司。在此基礎上採用「等權重」法,每日調倉更新,由此便得到了萬得微盤股指數。

所以,微盤股常指市場中市值最小、排名倒數的一批股票。除萬得微盤股指數外,華證微盤指數在編制上選取的是累計流通市值在全市場後2%的股票。

再來看中證1000、國證2000、中證2000指數。2014年10月,中證1000指數發布。該指數在編制上選取A股總市值排名在801-1800的1000隻股票,彼時A股上市公司數量剛突破2500家,因此其曾是小盤股代表指數。但如今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突破5000家,該指數已難再代表小盤股,與微盤股更是毫無重合。

發布於2014年3月的國證2000指數亦如此。概括而言,該指數選取A股市值排名在1001-3000的2000隻個股。隨著市場發展,該指數的小盤特徵也在逐漸減弱。Wind數據顯示,該指數平均市值為75.91億元,最小值為23.95億元。截至12月18日,其與萬得微盤股指數僅有2隻成分股重合。

最後來看中證2000指數。該指數發布於2023年8月,由A股總市值排名在1801-3800的2000隻股票組成。Wind數據顯示,該指數平均市值47.83億元,最小值為19.14億元。而萬得微盤指數平均市值為21.25億元,最大值為24.51億元,最小值為12.90億元。截至12月18日,二者重合成分股不足20隻。

因此,中證2000指數雖具有較強的小盤風格,市場也有人將其視作「小微盤指數」,但嚴格來看,其與微盤股關係並不大。

在此,可用下圖來展示它們之間的關係。由於中證1000、國證2000、中證2000指數實際上與微盤股關係甚微,所以原則上,以此為基準的私募指增產品與微盤股的關係也幾乎為零。

圖片來源:量派投資

私募指增配置微盤股有限

然而實際中,這些私募指增產品持倉中仍可能出現微盤股。

不同於公募指增,私募指增並無「非現金基金資產中80%的倉位為對標指數成分股或備選成分股」的限制,加上私募量化以非線性模型為主,偏向高換手交易和量價交易,在持倉上可快速響應行情變換。

因此,私募指增持倉並非完全複製基準,由於跟蹤誤差,可能存在個別產品持有微盤股的特殊情況。

但需要強調的是,相關指增產品的阿爾法收益並非來自對微盤股的暴露。整體來看,行業並未過度配置微盤股。

一方面,私募量化本身具有明確的風險約束,各家對微盤股的暴露幅度各不相同。例如,目前量派旗下國證2000指增策略線,便在嚴格匹配指數基準的前提下構建持倉,今年以來也取得了較好收益。

另一方面,由於私募量化的策略復合多樣,各有特色,加上中證1000、國證2000涵蓋行業均衡,定價不合理公司也較多,留給私募量化的施展空間也更大。所以,是否持有微盤股,仍需根據具體策略和具體持倉來判斷。

同時,從產品來看,目前私募量化布局中證2000指數有限,公募基金仍是布局的主力軍。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包括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共發行14隻中證2000指增、ETF等相關產品,合計發行規模達56.56億元。

此外,相較主觀投資,量化模型在廣度上具有天然優勢,對市場上數量眾多的小市值股具有更強的定價權,也具有更強的超額收益挖掘能力。未來,量化私募更應持續疊代自身技術,及時跟蹤市場,以為投資者創造更多的價值。

供稿人介紹:上海量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量派投資是一家運用科學技術,對二級市場進行量化投資研究的量化私募基金公司,於2020年底正式展業。

公司兩位創始人孫林、余航均有豐富的海外知名量化機構從業經歷。投研模塊負責人兼基金經理孫林,14年量化資管經歷,曾任Two Sigma短周期交易自營部門聯席主管、美國股票做市團隊主管,擁有豐富的短周期交易策略經驗;信息技術模塊負責人余航,12年量化資管經歷,歷任Knight Capital量化研究員、Tower Research Capital 核心投研團隊資深量化研究員,在交易環境搭建與交易執行上經驗豐富。

此外,量派投研團隊核心成員大多畢業於海內外名校,並獲中國數學奧賽獎牌,具備深厚的數理背景。憑藉超十年的全球一線策略積累,量派投資以全球一流短周期對沖基金團隊為班底,進行策略模型開發。

目前,公司系統均為自研開發,在量化多頭、指數增強、量化中性、CTA等方面具有優秀的研發與交易能力,在業績表現上位列同規模市場前列。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經理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