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紅利投資還能繼續嗎?這些基金三年來慷慨分紅,最高47.38億

2024-01-17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2024紅利投資還能繼續嗎?這些基金三年來慷慨分紅,最高47.38億

2023年的市場不太景氣,許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相對保守的紅利高股息策略。這種防禦、保守的策略並沒有在2023年讓投資者失望,還取得了一定的逆市表現。尤其是2023年以來,在「弱復甦」、「穩增長」的預期之下,疊加「中特估」政策催化,紅利策略持續占優跑贏市場。

儘管紅利高股息投資持續火熱,但近期市場出現了對紅利高股息投資策略的猶豫。例如,質疑紅利高股息投資策略在2024年的持續性、認為當前紅利賽道投資備受關注導致交易擁擠、市場回暖或意味著紅利策略的失效、若市場持續大跌紅利策略的防禦屬性也難以為繼等等。

其實,近期紅利策略備受市場關注,但市場的交易擁擠度遠未到「泡沫」的程度。紅利策略長期跑贏市場的關鍵在於分紅再投資,無論是美股還是A股,是熊市還是牛市,紅利策略在長期均有效,文末附上近三年均有分紅的基金供讀者參考!

紅利資產火熱卻被觀望,資金在猶豫什麼?

2024年,高股息策略和紅利資產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熱點。當下投資者可能更多考慮到的是,這些紅利高股息資產是否因為關注度高而導致交易擁擠,因為如果擁擠度過高則可能出現資產價格超出基本面上漲的情況,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泡沫」。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紅利高股息資產擁擠度確實有較大的提高,但遠沒到「泡沫」的時候。

國投證券使用中證紅利指數與全A的相對換手率作為擁擠度指標發現,擁擠度目前處于震盪區間。興業證券指出,紅利低波和中證紅利指數擁擠度有所提升,可能面臨一定壓力,但市場(主要指機構)持倉相對較低。西南證券也從估值價差、因子波動率、配對相關性和累計收益率四個角度計算了紅利因子的擁擠度,發現紅利因子的估值價差和配對相關性都處於歷史相對低位。

簡單來說,短期內紅利策略有一定的過熱現象,但還沒有出現資金虹吸以及機構超配的情況。但問題就在這裡,離見頂還有一定的距離紅利策略,資金卻沒有向其靠攏,那市場的困惑是什麼?

對於這一點,民生證券認為,市場對紅利策略的擔憂源自估值體系面臨切換時的「不適感」。當投資者左手是估值低位、成長風格等TMT板塊,右手是估值上升的紅利資產,選擇哪個好就成為投資者猶豫的原因。此時就要回到為什麼選擇紅利策略的問題上。

近期市場目光投向紅利、高股息,無非是尋求「抗跌」、「避險」。現在,紅利高股息不擁擠的問題有了明確的答案,是否可持續才能夠回答為什麼選擇紅利策略。

據西南證券的整理,除了2010年以外,每當中證全指收益為負時,紅利指數都可以獲得顯著的超額收益,即跑贏市場部分的收益,在2009、2012年、2014年、2021年這些市場整體收益為正的年份紅利指數同樣能夠獲得超額收益。

另外,以三個月持有期為例,自紅利指數有數據以來,市場大漲、小漲、小跌、大跌時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獲得正超額收益的機率逐步上升,分別為 28%、42%、64%、69%。(註: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中證紅利股息收益率+中證紅利市盈率變動率+中證紅利盈利增長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市場下跌時紅利策略防禦屬性明顯,但從絕對收益看,如果市場大跌,紅利策略也無法獨善其身。

總體而言,紅利策略並不完全依賴市場下行,但它同樣在市場上漲的時候也有較好的表現。

分紅再投資,紅利策略不過時!

當然,紅利投資策略的收益來源主要來自於股息收益和盈利增長。如果對於紅利投資的收益進行拆分,有以下三個主要因素:期初股息率、期間盈利年化增長率和市盈率變化貢獻。

據Choice數據和西南證券整理的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中證紅利全收益年化11.21%的回報中,3.84%來自股息率的貢獻,10.86%來自盈利增長的貢獻,而市盈率的變化是-3.15%。

具體來說,紅利投資收益中股息收益占比較大。2009年到2023年底,中證紅利指數總共獲得190.45%的收益,其中2023年收益為0.89%,而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總共獲得392.17%的收益,其中2023年收益為6.34%,這遠超中證紅利指數。這樣來看,紅利投資中的股息收益遠大於股票本身的漲跌。

此外,高股息股票組合能夠長期跑贏市場的關鍵在於擁有更高的股利再投資收益。投資者收到股利分紅後會將其再度投入股市以增加其持股數量,這會帶來股價上漲和持續分紅兩方面相互促進的長期收益。

這些基金超能分紅!

在基金上進行紅利投資策略,就要篩選出較能分紅的基金。筆者根據公募排排網數據,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篩選發現,共有95隻基金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這三個完整年份均有分紅(未合併份額計算),其中4隻基金三年分紅次數達12次,有7隻基金三年的分紅總額超10億元。

以下是三年均有分紅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分紅總額前20):

來自萬華基金「萬家行業優選」分紅慷慨,三年的分紅總額達47.38億元,最新資產凈值計算值(最新規模)為71.26億元。ETF規模之王「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三年分紅也十分慷慨,三年的分紅總額達26.92億元。

如果按三年單位分紅計算,某基金三年的單位分紅達1.79元,但值得留意的是該基金最新資產凈值計算值(最新規模)為0.99億元,在三年分紅總額居前的基金中規模較小。另一隻來自中銀基金的「中銀行業優選A」三年的單位分紅達1.11元,緊隨其後。

最後筆者再根據公募排排網數據,挑選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紅「最勤快」的21隻基金供讀者參考:

【資料來源】:公募排排網、基金公司官網

【收益計算說明】:按區間收益率由高到低進行排名。

【排行說明】:以上排行不代表公募排排網從事基金評價工作,公募排排網僅對自身所收錄的公募基金產品以一定規則進行排行,上述排行不得作為投資者投資決策唯一依據,僅供投資者自研參考使用。

【風險揭示】: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諾產品未來收益。投資者應謹慎注意各項風險,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銷售文件,充分認識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投資決策,對投資決策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