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年華里,延安這樣開展冰上運動

2022-02-18     館陶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戰鬥年華里,延安這樣開展冰上運動

1937年,中央紅軍進駐延安,不僅為延安帶來了中國革命的未來,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其中,1938年的滑冰比賽大會、1941年延安體育訓練班開設的滑冰訓練課、1943年舉辦的「延安市溜冰大會」等,將滑冰運動帶入到了廣闊的西北地區。

從延安城流過的延河,在冬天冰封以後,就成了寬闊的滑冰場。延安體育會的滑冰場就建在城北大砭溝口延河上。

據延安時期的武術和跳遠好手吳江平回憶:「延安時期冬天滑冰很活躍,冰鞋是個鐵棍式的,固定在皮靴上,很簡單。標準冰鞋也有,但不太多。滑冰除了白天滑以外,晚上在月光下滑,沒有月亮時就用汽燈,有的可以滑到第二天早晨。滑冰季節,延河上真是人山人海,有領導幹部,也有一般群眾。此外,還有冰球活動。」蘇正富同志也回憶,聶鶴亭、李昌同志都是當時的滑冰積極分子,彭真和鄧發兩位同志也經常參加滑冰運動。

陝甘寧邊區體育運動委員會的蔡德仁是一名滑冰愛好者。1937年初,他從北平朝陽大學畢業後,到延安抗大第二期學習,他帶了一雙國外的滑冰鞋,成了延安冰場上的稀罕物。

蔡德仁穿的「洋冰鞋」

在艱苦的歲月里,體育鍛鍊的場地和器材大多因陋就簡,就地取材。比如將刻蠟紙的舊鋼板切成兩半就做出了冰刀,日軍轟炸延安後留下的炸彈皮經鐵匠加工後也可以做成冰刀。後來延安鐵工廠也生產冰刀,這種冰刀和「洋冰鞋」是不同的,就是單純的冰刀而已,使用時還得想法固定到自己的鞋上。

1986年,延安體育會第一任主任李導根據回憶繪製了「鐵皮式」和「木板式」兩種自製冰鞋的方法。據延安體育會第二任主任張遠回憶:「李導同志在時有十幾雙冰鞋留下來了,我們在此基礎上又有發展,一塊鋼板一銼兩半,剛好是一副冰刀,打成鐵片,用繩子固定在鞋上,結個帶子。此時有一種日本皮靴,可以直接在靴底上把冰刀釘上,是一雙很理想的冰鞋。」

李導繪製的簡易冰鞋示意圖

冰球運動在延安也有開展,張遠回憶:「冰球運動是從蘇聯回來的李彥青、舒林等同志帶動起來的,他們多是東北人。球門好辦,做個木頭架子,球是橡皮的或木質的,球杖比較難做,因為前面有個彎頭,我們找工人到山裡去,找自然木棍製作。冰球場畫線很費事,開始用烙鐵不行,後來改用簸箕裝些木炭來烤。」

延安抗大的冰球愛好者

「腳上綁了兩把刀子」的冰上運動剛到延安時,老百姓很是好奇,後來人們漸漸熟悉和喜歡上這項運動。冬天,陝甘寧邊區兒童保育院小學部(簡稱「保小」)的學生們「在棉鞋底釘幾顆大頭短鐵釘自製成『冰鞋』在延河上滑冰」,同樣參與到了滑冰運動中來。

延安中學師生在滑冰

滑冰同樣受到了女同志的歡迎。1942年9月《解放日報》刊登的一篇文章,將滑冰列為適合女同志普遍參加的體育活動項目之一。作者楊烈回憶說:「青年人穿起各自製的冰鞋(板上釘上鐵條),歪歪地學習平衡動作。有的學員過去溜過冰,用舊皮鞋或繳獲的日寇軍鞋加點工,就成了高級冰鞋,在冰上翩翩起舞。這些優美多姿的表演,經常使站滿兩岸的觀眾羨慕。」

1943年,為紀念「二七」大罷工二十周年,延安各界舉辦了「延安市溜冰運動大會」。比賽項目很有趣味性,其中一項是男女二百米「攜燈往還」比賽。在花樣滑冰表演中,「有一位在中央黨校學習的長征老幹部,他在表演時能穩健地滑出前后里外刃『8字』、『3』字、『S』等圖形。常彥卿和舒林同志的結環和轉身跳躍和旋轉等高級動作,都表演得十分嫻熟」。

延安時期的冰上運動只是陝甘寧邊區體育的一個縮影。中國共產黨在十分艱苦的情況下,仍然十分重視體育工作,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就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育體系,為新中國體育奠定了基礎。

▅來源:黨史教育

▅編輯:陳永征

▅初審:郭曉泳

▅複審:閆海軍

▅審核:賈春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e4e04c473b111c2f98cde7ce2b2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