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乾加曝曬,就成了「世上最硬」的食物,也是日本料理的靈魂所在

2022-03-28     雅歌小汐

原標題:烘乾加曝曬,就成了「世上最硬」的食物,也是日本料理的靈魂所在

早上快打烊的時候,來了一位女客人,她問老闆有沒有鰹魚片,她想加在米飯上,淋點醬油這樣吃。

老闆心領神會,[貓飯]是吧?

從那天開始,每天一到同一時間,這位女客人就會到「深夜食堂」吃上一碗[貓飯]再回家。

這就是由安倍夜郎的漫畫改編的日劇《深夜食堂》,第一季第二集裡的劇情。

因為這一集,我還真的試了拿柴魚片加在米飯上吃。但是,味道不如我所願。

據說貓飯的黃金比例是,150克白飯加4-5克柴魚片(鰹魚節),再淋上2/1茶匙醬油。

貓飯,這個名稱一聽就像喂貓的飯菜。事實上,貓飯出現於日本江戶時代的中後期。當時日本由於鎖國,加幕府的腐敗,日本的食材資源漸漸枯竭,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因而貧民與下級武士之間,就開始流行把鰹魚節削成薄片,撒在米飯上,再淋點醬油一起食用。

貓飯,怎麼看都是平民料理。但是鰹魚節,卻是日本料理的「靈魂食材」。關於鰹節,《深夜食堂》的文字作者崛井憲一郎是這樣描述的……

柴魚片很偉大

日本料理中許多美味都是柴魚片的功勞。可以說它是幕後功臣。柴魚片出現在幕前的場合大概只有放在涼拌菠菜或冷豆腐上……但其實,柴魚片實體包含了日本料理所有食材的精髓……

鰹節(柴魚),一般會使用鰹魚製成。但是不能用油脂豐富的「歸鰹」,而是必須使用油脂少的「瘦鰹」。除此之外也會使用,包括鯖魚、金槍魚、鮭魚製作柴魚片。但當中還是以鰹魚最為堅硬。

有多堅硬?金氏世界紀錄(金氏世界紀錄),認證鰹節為世界上最硬的食物。它甚至硬得可以用來當刀使。把它削鋒利後,甚至可以切開汽水罐。把一根鰹握在手上,更可以輕鬆劈開木頭。

鰹節的製作過程需清除內臟,再去掉魚頭、腹部、背鰭,後、左、中、右切成三片。將切好的魚身放入金屬制的煮籠中,是為[籠立]。

再放入攝氏80度的水中煮,直煮到95度便為之[煮熟]。然後就是風乾(放冷),這階段的稱為[生利節]。然後才去骨。

去骨後的[生利節]需用柴火煙燻,煙里的苯酚類物質能使鰹節魚身更抗氧化,這道工序叫[焙乾]或[一番火]。

焙乾這道工序還需要再進行十次或十次以上。期間還要擺在蒸籠中靜默,這個手續稱為[庵蒸]。經過[庵蒸]的魚體,水分會滲到表面。如此一來,表面就會被焦油覆蓋,形成黑褐色,稱為[荒節]。

[荒節]在陽光下曬過後會被收進箱子中存放幾天,然後還需將其表面的焦油和脂肪削支,稱為[祼節]。

把呈紅褐色的[祼節]放在陽光下曬乾,稱為[日干]。曬乾後還要再次收入木箱,等其長滿青黴後再度放在陽光下曝曬,使黴菌脫落,並風乾放冷。

黴菌會吸附節里的脂肪和水分,同時賦予鰹節獨特的鮮味與香氣,並抑制害微生物的繁殖。這個工序需重複4-5次,直到再也不長出新的黴菌後,才到最後一個步驟,[本枯節]。就是使黴菌脫落,然後曬乾。整個製作過程需耗時4-6個月才能完成。

柴魚片和昆布都是日本高湯的兩大基礎,甚至可以說是所有和食的基本味道。將鰹魚片放入水中煮出鮮味的過程稱為「出汁(日文:「打稀」)」。不少美食都是基於這種鮮汁上烹飪的,它是日本料理鮮味的根源。

今天分享的「烘乾加曝曬,就成了「世上最硬」的食物,也是日本料理的靈魂所在」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ad5132e08d4565974ffc9dbb2f15f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