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近現代女書法家第一人,威望超過周慧珺,網友:當代女王羲之
常言道「婦女能頂半邊天」,在書畫領域,她們被長期忽視,才華也被埋沒。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書法領域,沈尹默的高徒周慧珺、中書協掌門孫曉雲,是女書法家的代表,而在她們之前,有一位取得了更高的成就,此人就是蕭嫻。
蕭嫻女士為人低調,但卻有著很多傲人的稱號,如「近現代女書法家第一人」「當代女書聖」,不少網友也叫她「當代『女』王羲之」。不論資歷還是功力、成就,確實還沒有哪位女性書法家能超過她。
蕭嫻,字稚秋,號蛻閣,枕琴室主,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生於貴陽。她家境優越,父親蕭鐵珊是一位出色的詩人和書畫家,這就讓她贏在了起跑線上。蕭嫻年幼時便展露書法天賦,七歲時就能模仿父親寫下榜書,十三歲時他的書法名震廣州,時人稱為「粵海神童」。
康有為在看到蕭嫻的書法時,稱讚「雄深蒼渾此才難」,直言她會像衛琰、管道昇以書法流芳百世。1926年時,蕭嫻一幅書法就賣出100大洋的價格,于右任親自撰寫《介紹大書家蕭嫻女士》一文為她宣傳。蕭嫻與康有為、章太炎、沈尹默、譚延闓、高劍父、于右任等名家都結下了友誼。
蕭嫻書法以篆、隸起家,進而學楷,以篆書《散氏盤》、《石鼓文》、隸書《石門頌》、楷書《石門銘》為師,之後遍臨漢魏兩晉碑帖。蕭嫻也受到何紹基、康有為的影響,主張「碑學」,又能以石鼓文矯正康有為書法的匠氣。作為康有為的弟子之一,蕭嫻真正做到了青出於藍勝於藍。
建國以後,蕭嫻進入江蘇省文史館工作,與林散之、高二適、胡小石合稱「金陵四老」。對於蕭嫻的書法,一般以重、拙、大、圓來形容。首先,「重」指的是蕭嫻的大字骨力十足、雄強恣肆,用墨渾厚,筆畫粗實豐滿。
「拙」則是「以拙弄巧」,蕭嫻行筆純以中鋒,又不刻意追求藏露,書寫時心隨筆走、筆隨墨走,飛白比比皆是。「大」主要是說蕭嫻以榜書知名,大字尤為精絕;「圓」則是說明蕭嫻書寫時的篆隸筆意,點畫往往藏頭護尾、轉折處婉轉渾圓,結字亦寬綽渾厚,如章士釗所說「大字雄奇小字腴」。
不過,也有人評價,蕭嫻一輩子以大字為主,以篆隸筆法、「北碑」風格為主,都說明她還是深受康有為影響,還未能完全自成一家。蕭嫻對書法普及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關於如何臨摹篆書、隸書,她還曾寫書指導世人。蕭嫻也有不少學生,比較出名的有清華大學客座教授諸葛麗娜。
大家對蕭嫻的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