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023 NIO DAY如期而至。裁員信息、大電池包、第二品牌、中東投資、開放換電等等多種信息的疊加之下,蔚來在萬千粉絲的山呼海嘯下,被簇擁著開啟了一場向上的「NEW JOURNEY」。
「要講的內容很多,我們先讓ET9下去。」
這是在NIO DAY進行到三分之一處時,李斌一句語出驚人的話,在活動最高潮之時,竟然將本次最受期待的產品請到了幕後,當所有人都以為蔚來還會帶來更多的驚喜時,整場發布會也就在2025年1季度交付和80萬元的預售價中落下了帷幕。
伴隨著許巍的出場,整個會場再次被點燃,全部都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
值得注意的是,外界異常期待可以改善銷量以及財務數據的第二品牌並沒有在本屆NIO DAY上出現,其發布日期推遲到了明年上海車展之後。這意味著,本次發布亮相的80萬元級高端豪華旗艦轎車ET9在產品戰略上有著較高的優先級。
眾所周知,蔚來2023年過的並不順利,銷量持續低迷,曾經的「蔚小理」三家如今按照銷量排名的話已經是「理小蔚」了。面對眼下的銷量壓力,蔚來看上去有些風輕雲淡。
甚至說,在ET9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產品技術上,蔚來找到了初心。在5年前,當人們面對一輛起售價格高達50萬元的ES8,「第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我不買奔馳寶馬?」而這樣的疑問可以說始終伴隨著蔚來的成長,也成為蔚來打破豪華壟斷的一份初心。
在ET9成為NIO DAY主角的時刻,蔚來就已經決定好要放棄短時間的利益,用一條長期主義的新路面向未來。
ET9期貨還是奇貨
本場NIO DAY最受關注的,當屬李斌在此前直播中透露的智能電動行政旗艦轎車ET9,在ET9亮相前,李斌講到了寶馬7系、奔馳S級、奧迪A8和保時捷的Panamera,其意味不言自明。
對於ET9,李斌並沒有進行過多的展開,實車也只是在台上短短的亮相了10分鐘就退回到幕後,但ET9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代表了蔚來的初心,甚至說把一些品牌包括理想正在計劃的事情給直接做了。
此外,ET9上搭載的四項核心技術自研智能駕駛晶片、自研全域900V高壓架構、天行智能底盤系統、旗艦級安全標準更是重磅。
首先是智駕晶片,國內的智駕技術誰說最好的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硬體上最好的毋庸置疑的是蔚來,三顆雷射雷達,四顆英偉達Orin X晶片是算是目前智駕硬體天花板的存在。
但蔚來並不滿足於此,在英偉達下一代智駕晶片落地之前,蔚來自研了屬於自己性能更加強大的智駕晶片神璣NX9031,安裝蔚來官方所講這顆晶片的性能能夠達到英偉達Orin X晶片的4倍。
並且,神璣採用更先進的5nm工藝,能耗更低、可靠性更高,最重要的是相比於採用英偉達晶片成本更低。
至於首發的900V平台則是蔚來在三電自研方面的突破,蔚來在整個900V鏈路中的關鍵點都實現了技術自研,包括電機、功率晶片和電池,都為900V平台而全新打造。
可以看見的,隨著800V高壓平台的普及,未來一段時間各家車企都將會加入更高壓的平台研發,900V甚至是1000V平台都將會到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內卷不會止步。
本場發布會最為驚艷的當屬蔚來發布的SkyRide 天行智能底盤系統,短短的一分鐘不到的視頻展示讓ET9成功出圈,這款主動懸架技術乍看起來確實十分驚艷,但仔細回想下,這款技術早在2004年就被展示在一款工程車上。
而關於這項技術的研發可以再向前追溯20年,著名的音響公司BOSE是這項技術的開發者,擁有多數技術專利,但受限於時代和技術限制一直沒能量產。
此後一家名叫ClearMotion的減震器初創公司在2009年收購了BOSE的懸架技術,而後在2022年蔚來資本投資了這家公司,並幫助其首座工廠落戶常熟。
在電動化的浪潮下,這些曾經被塵封的技術終於有了大展拳腳的舞台,蔚來雖然不是這項技術的創造者,但是能夠慧眼識珠的投資這家企業稱得上一位伯樂。
這些奪目的技術展示固然讓看客感到眼花繚亂,特別是來到現場的蔚來車主,更能感受到品牌對於用戶的關懷。
但是,蔚來在2023年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卻沒有得到任何一絲緩和,蔚來需要的是實打實的銷量來分攤研發成本,而本屆NIO DAY上李斌只是告訴了所有人我400億元花在了哪裡,但是如何產生利潤,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路線。
同時,ET9選擇的產品路線,是新能源滲透率極低的D級車市場,根據乘聯會統計,在40萬元以上的市場中純電車型的占比僅為12%,滲透率極低,這部分市場依然是燃油車的天下。
並且,蔚來依然要面對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電動車如何高端化的問題,即使強如BBA也在豪華電動車型上折戟,EQS降價40萬元依然銷量萎靡,蔚來ET9的前景不容樂觀。
補能的護城河
除了要等到2025年才能上市的產品,補能體系成為了NIO DAY上李斌的驕傲,2342座換電站、3589座充電站、20997根充電樁,這樣的數據確實值得誇讚,蔚來的補能體系是國產新能源品牌中最好的。
同時關於補能體系的建設,蔚來也是說道做到,2023年制定的「千站計劃」在NIO DAY開始前就已經順利達成,甚至還超標完成了3座換電站的建設。
同時,蔚來的補能體系,更是按照用戶需求去建設,在喀納斯、漠河、獨庫公路等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邊緣地帶,蔚來充換電站都已經覆蓋。
這種被蔚來稱為加電風景線的補能線路,蔚來在2024年還要建設更多。
在補能技術上,蔚來也在不斷進步,全球首發640KW全液冷快充樁,其最大的亮點不只是充電功率,更重要的是充電槍線質量只有2.4kg。
用過快充的用戶都知道,充電槍的線纜重量是比較大的,特彆氣溫降低後,每一次拿槍充電都不亞於一次「擼鐵」。
除了充電樁的升級外,蔚來還帶來了第四代換電站,一座算力超越90%以上智能汽車的換電站,4顆英偉達Orin X晶片,6顆超廣角雷射雷達的配置讓最新一代的換電站能夠實現更加全面的環境感知,為換電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體驗。
通俗來講,強大的算力和感知能力就是為了之前宣傳片中透漏的,無人領航自動換電技術做鋪墊。
同時第四代換電站最大的亮點是兼容多規格電池包,支持多品牌共享換電。
換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蔚來在單打獨鬥,但是在2023年11月份換電迎來了重大利好,長安汽車和吉利汽車先後與蔚來簽署了換電戰略合作協議,換電聯盟已經出具規模,同時在李斌的內部講話中透露還有4-5家合作企業在談。
可以說,憑藉著長期的投資,蔚來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獨特的補能體系建設,並且用實力和成果回應了外界對換電的質疑,在補能體系上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技術護城河。
在這一屆的NIO DAY上,蔚來將主題定調為「A NEW JOURNEY 向上」,傳聞中定價在20-30萬元的第二品牌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個80万旗艦級的豪華轎車,和一系列短時間難以落地的技術。眼下,能夠支撐銷量增長的目前就只有150度大電池和電池日租服務,鼓勵用戶在購買時選擇入門電池包,來降低門檻。
或許蔚來並不在乎一年、兩年的成功,李斌在周末的訪談中也談到「汽車不會是贏者通吃,我們都是泥濘路上的馬拉松選手」。
在技術層面突出重圍,搶占自主品牌涉及尚淺的豪華高地,蔚來可以說走出了一條向上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