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這兩天,一份訃告在法律人朋友圈廣泛流傳。訃告稱:某律師事務所張楊律師因意外,不幸去世,享年45歲。
訃告並沒有透露張楊律師因何種意外去世,但知情人披露了張律師去世的細節:
女兒15歲半,在青島超銀中學畢業,剛升高一,其所在的青島超銀中學是出了名教育嚴格。警方初步估計,女兒可能認為母親對其要求過於嚴格,引發母女矛盾。
5月23日(周六)當天,張律師的女兒突然表示要給張律師按摩,張律師很開心躺下後,女兒就拿繩子把她勒死了,還把屍體裝進了行李箱裡。做完這一切,女兒反鎖家門,一個人和行李箱中母親的遺體一起待了兩天一夜,直到東窗事發。
目前,其女兒因有重大作案嫌疑,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調查中。
又是一起人間慘劇!
親生女兒弒母,既為母親痛心,又為女兒惋惜,15歲,人生剛剛開始,親手殺害了含辛茹苦撫養自己的媽媽,也折斷了自己的人生。這不能不讓我們聯想起轟動一時的「北大學生弒母案」,聯繫兩起案件,有很多共同點,讓人深思、警醒:
媽媽:單身、出色、與孩子相依為命
據悉,張楊律師非常出色,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和事務所優秀律師,離婚多年,一直單身,自己拉扯女兒;
「北大學生弒母案」中,媽媽謝天琴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在學生和老師印象中,謝老師「正直」、「剛正不阿」、「為人很好」,幾乎沒有仇人,謝的丈夫吳志堅2010年肝癌病逝,她和兒子相依為命。
兩起案件中,母親都是單身,都很要強、獨立、出色,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不只事業成功,做為媽媽也可圈可點,沒有丈夫的依靠,獨自撫養孩子,為了孩子,沒有自己的人生,孩子是她們的全部,是生活的支點。
孩子:優秀、冷血
媽媽默默付出,孩子理應感恩知足,但是,兩起案件中,孩子一個比一個優秀,一個比一個冷血:
15歲女兒勒死律師母親一案中,女兒畢業於青島超銀中學畢業,搜索了一下,這家學校的管理嚴格,對學生要求高,女兒能在這家學校上學,想必也很優秀。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孩子,害起媽媽處心積慮、冷酷無情:
騙媽媽說要為其按摩,待媽媽躺下後,拿出繩子把她勒死了,還把屍體裝進了行李箱,與母親的遺體待了兩天一夜。15歲的女孩子,作起案來,像個十惡不赦的慣犯;
「北大學生弒母案」中,北大高材生吳謝宇更是學業出眾,一路學霸、「別人家孩子」,他的作案手法令人髮指:
把母親殺死後,封了住處,將母親屍體用塑料布層層包裹,放入了活性炭吸臭,房間裝滿攝像頭和一個紅外線報警器,還以母親名義貸款.....
諷刺的是,高智商的他,作案手法也很有「知識含量」。
媽媽含辛茹苦獨自撫養兒女,孩子本應感恩,不說有多孝順,起碼不該做出殺死媽媽這樣毫無人性的悖逆之事。
悲劇讓我們反思,很多人羨慕擁有高成就、高知識父母的孩子,因為這意味著孩子擁有普通人家難比的高起點,包括眼界、學識、資源等等。
可是,現實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健康成長與父母職業、家庭收入、社會地位並沒有直接關係。單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媽媽的理解、支持和關懷,單親媽媽要學會放手,不要越界,警惕如下問題:
與孩子的分離不能
從心理角度來說:養孩子的過程,是母親逐漸退出的過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為了在一起,而只有父母和子女的愛,是為了分離。
單親媽媽,作為獨立撫養者,一人分飾父母兩個角色,孩子身上傾注了太多的感情,承載了太多的付出,和孩子分離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一方面孩子在長大,需要獨立、脫離媽媽的約束,獨自翱翔,另一方面,如果媽媽的自我邊界不清,容易還操控孩子的人生,無法徹底剝離,用悲情、辛苦來綁架孩子:「我多麼多麼累、為你我付出多少多少」.....
持續被悲情感動的孩子,會處於壓抑狀態,自己的人生被強行擠占,沒有了自我,而這個人又是從小到大相依為命的媽媽,孩子憤怒、委屈卻又無法表達,這種情緒壓抑時間長了,在某個時間點被觸發,就會不可收拾,導致悲劇發生。
用跟孩子的關係,替代其他關係
兩起案例中,兩個媽媽都是單身多年,沒再婚,也沒什麼愛好,孩子成了她們的全部。
表面看,媽媽對孩子很負責,中斷了跟他人的友誼、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全心全意照顧孩子,但在潛意識中,也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極大地妨礙孩子的成長空間,讓孩子無法真正做自己,妨礙其社會化。
對孩子高期待、高要求
單身、要強的媽媽,自己工作出色,事業成功,更希望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孩子超過自己,更好、更優秀,不枉費自己的辛苦付出,讓孩子滿足自己的期望。這樣的高期待、高要求,會讓孩子處於兩難境地:
滿足媽媽,就喪失了自我;
不滿足媽媽,達不到媽媽的要求,會讓媽媽傷心。
於是,孩子的內心失衡,產生強烈的內疚,攻擊他人或自我。
兩起案件中,兩個孩子的殘忍弒母,可見,對媽媽的痛恨之深,怨氣之大。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樣的情緒不是一兩天的,是一直以來情緒累積的結果,在長期的心理負荷達到極限下,產生了瘋狂的報復。
養育孩子,需要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為人父母,不能高高在上,為人子女,也沒必要低於塵埃,父母和子女要相互參與成長,朋友般的共通,而不是尊卑關係帶來的敵對!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