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失常」

2020-01-02     字母榜


廖化都投了敵營,聯想還應該留著手機業務嗎?

文 蔣曉婷

編輯 馬鉞

2020年第一份大廠人事調整就鬧出了么蛾子。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12月31日剛宣布離開聯想,今天雷軍就微博官宣,常程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下午聯想「開撕」常程,稱公司與所有高管均簽有競業禁止條款,如有違約將採用法律手段解決。

常程轉發雷軍的官宣微博,連用了三個「激動」。微博認證隨即從聯想集團副總裁改成小米集團副總裁,迅速完成和聯想的切割。這一番無縫對接的離職再就業著實引人遐想。常程離職聯想的理由是想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個人身體健康和照顧家庭上。沒成想過了一天的法定假日後就高調入職小米,理由是「為了夢想而努力」。


培養了19年的「兒子」轉眼間成了競爭對手的「女婿」,聯想臉上顯然掛不住,發布聲明情有可原。

這場「開年第一撕」未來如何走向不得而知,但常程離職,讓聯想手機走出困局的難度更大。

7年前,聯想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如今連華米OV的尾燈都看不到。之所以走麥城,高層人事變動頻繁是原因之一。劉軍一度被罷免,陳旭東、馮幸等人接連出走,大將殆盡,如今連「廖化」常程都去了敵營,國內手機業務已經成了聯想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追根溯源,聯想不留人的背後,也是聯想手機業務的整體衰敗,與不適當的用人方式形成的惡性循環。

A

第一任聯想手機的掌門人是劉軍,他當年離開聯想的過程最具戲劇性。

劉軍從1993年入職聯想,業務範圍囊括電腦研發,IT消費、供應鏈以及消費,帶頭收購摩托羅拉,是柳傳志嘴裡的聯想「大將」,一度被認為是楊元慶的接班人。在2011年被楊元慶欽點主抓聯想移動業務。

趕上國內智慧型手機行業大爆發的潮流,聯想手機在2年內銷量60倍增長,從2011年的100萬台增長至2013年6000萬,隨後手機銷量一度超過聯想電腦銷量,和中興、華為、酷派合稱為「中華酷聯」,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75%。隨後更是導演出「蛇吞大象」收購摩托羅拉的大手筆,成就聯想手機最高光的時刻。

事情的轉折是2014年7月三大運營商取消終端補貼,近80%利潤依託運營商定製機的聯想遭遇滅頂之災。

先是主抓運營商市場業務的馮幸,成了出氣筒。他曾在聯想工作20年,很快被轉崗負責虛擬運營商業務,離職後成為樂視移動業務的掌門人,還帶走了一批聯想的部下。

不久後,一紙堪稱地震級別的人事任命通知下發,2015年6月1日下午還在準備工作彙報PPT的劉軍,晚上就被通知調離崗位,只擔任「CEO特別顧問」,楊元慶的內部講話很快流出,其中「拿榔頭敲都敲不醒,太慢了,在錯失機會」的訓斥,被外界認為是針對劉軍團隊。

劉軍「下崗」後,聯想手機由聯想子公司神奇工場CEO陳旭東接掌,副總裁常程「補位」陳旭東擔任CEO。

事實證明,這次人事地震除了讓聯想暴露焦慮之外,沒有起到任何正面作用。

在被罷免兩年後,2017年5月16日,劉軍再次回歸,這次他不再負責移動業務,而是重整聯通中國區的PC和智能設備業務。有聯想高管稱:「劉軍回歸是因為聯想到了無人可用的階段。」

當時的聯想手機業務不僅處於市場淘汰邊緣,市場份額只剩3.5%,聯想的根基PC業務也被惠普截殺,蟬聯15個季度的全球PC第一被搶,2017年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比惠普拉開1.4%的差距。

隨著劉軍的回歸,當年接替劉軍的陳旭東選擇離職,職業路徑從民企三胞集團,再到美團點評,徹底脫離手機終端行業。

陳旭東離開聯想的原因和劉軍一樣,也是業績不達標。楊元慶只給了他10個月的時間試錯。陳旭東企圖通過打造高端品牌的市場戰略還沒得到驗證,就被楊元慶調離了崗位。

比較可惜的是,陳旭東在聯想被稱為「消防隊長」,同時也是神奇工場的創始人。神奇工場本是聯想的一桿槍,對標小米,主打網際網路思維做手機和物聯網,用以緩解聯想手機過於依賴運營商渠道。

然而在陳旭東被突然調走後,負責手機研發的常程「被迫」走上台前,從頭學物聯網,慢慢習慣接觸媒體,採訪時需要不斷擺弄手上的物件來釋放壓力。

B

2015年6月的這場人事調動,成了聯想手機業務徹底衰敗的分割線。

常程是後聯想時代最有名氣的高管,但他的悲劇使命從一開始就埋下伏筆。

2015年8月的Z1發布會上,儘管台上的常程流下男兒淚,但Z1發售當天的成績只有4萬,比起4年前從0開始的小米一代,光是預售就賣出30萬台手機的成績都差得遠。

這一年,Trustdata的數據也顯示,國內智慧型手機保有量排行榜上,聯想占比3%,位列第八,遠在小米、華為之後,成績比多年偏居一隅的魅族還還低0.6%。成績出爐後,神奇工場的試驗也宣告結束,以回歸聯想移動告終。

常程堪稱手機廠商裡面最勤奮的CEO。他在微博上和網友打成一片,每天早上6點發布消息,在線和粉絲聊天,回復網友評論,即便最初面臨的全是一水的吐槽和差評,依舊保持少則一條,多則數條的更新日常,微博上生活感悟與自拍齊飛,宣傳和拉踩同在,以此積累下318萬鐵粉。

因為熱衷碰瓷營銷,常程被網友稱為「萬瓷王」。最典型的碰瓷是2018年為Z5手機預熱。先是碰瓷蘋果,自稱Z5是蘋果做不到的產品,再來懟小米,「比米8好的更是不只一點」,然後以一句「穩了」預先將Z5擺上勝利的烽火台。

然而他被市場結果狠狠地打了臉。2019年6月,Z5以降價500元的操作力克小米和蘋果,拿下銷售榜榜首。但根據Counterpoint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Z5的銷量只有30萬台左右,在華為、小米麵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雖然不計形象努力營銷,但聯想手機的成績遠低於常程的預期,當時的聯想手機市場占有率早已不足1%,幾乎沒有東山再起的空間。

C

高管相繼離職的背後,其實是聯想手機無可挽回的大衰敗。

同樣是對標小米,曾經的同盟華為,用榮耀手機殺出一條血路,聯想即便是收購摩托羅拉都無濟於事。

2015年6月的人事調整,楊元慶意圖通過調整完成變革,「這個變化要從頭開始,所以首先要從領導人開始,從調整一把手開始。希望通過這樣的調整,給這個團隊注入更多的活力,讓變革來得更徹底,更到位,更猛烈些。」

但猛烈的人事調整,導致的結果是聯想手機的戰略始終缺乏連貫性。從2015年到2018年,聯想3年更換4位手機業務負責人,從劉軍、陳旭東、喬健到常程,公司始終處在內耗狀態。

最顯著的戰略錯誤發生在喬健當權時期。喬健此前是聯想集團的人事負責人,接替陳旭東抓手機業務後,從外部重金挖高管,甚至砍掉聯想手機品牌,重點營銷摩托羅拉,最終的結果是移動業務虧損4.63億美元,挖來的高管全部離職。最後不得不復活聯想品牌,移動業務再次回到原點。

粗暴的人員調整背後,是聯想手機的核心缺陷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聯想手機70%的出貨來自運營商渠道,補貼被取消後,運營商渠道逐漸雞肋,網際網路渠道成為大勢,但聯想始終沒有大動作。據經濟觀察報採訪到聯想前高管,他說楊元慶始終沒有下決心將定製機的權重降低,也沒有將更多的資源放在開放市場和電商上。

而聯想在早年打開運營商通道後,放棄線下營業廳渠道的經營,而後者正是VIVO和OPPO得以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陳旭東當權期間,高端品牌的方針始終沒有得到楊元慶的充分支持。在聯想內部,旗艦機和低端千元機出自同一研發團隊,且聯想手機研發投入一直偏低,10年加起來的研發費用只有306億,而華為在2014年的研發支出就達到408億。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常程早就想離開聯想了,「2018年他在接手時,中國區移動業務已經是個爛攤子——被砍掉聯想品牌元氣大傷、人心渙散、費用還被大幅縮減。」

這似乎就不難理解,2018年12月16日,一直碰瓷小米,狠踩雷軍的常程,在微博上突然祝雷布斯生日快樂,並配文:多有得罪。

【參考資料】

1、《聯想回應「常程加盟小米」:與所有高管均簽署競業禁止條款》,鳳凰網科技

2、《聯想為什麼要撤掉「儲君」劉軍?》,經濟觀察報

3、《聯想的業績焦慮:三大業務收入下滑 PC寶座被奪走》,新華網

4、《重磅|中國區負責人常程離任 聯想移動四年五次換帥》,科創板日報

5、《在 ZUK 的發布會上,CEO 常程哭了》,PingWest品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k0VbW8BMH2_cNUgm7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