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老師說話聲音難聽,不敢講課,你可以這樣練習

2019-09-28     大漠身心療愈瑜伽

你喜歡你的聲音嗎?

很多學生說,不喜歡自己的聲音,聲音難聽,於是一到台上講課的時候,要麼捏著嗓子裝腔作勢地說話,要麼沉著嗓子小聲嘟囔。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難聽的聲音,只有不自信的聲音。

聲音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改變的。在訓練自己聲音的時候,不僅可以培養自己內在的優雅和從容,還能獲得自信的勇氣。

關於聲音的故事

有不少人跟我說:你的聲音好聽,瑜伽體式講得特別舒服。我的聲音不好聽,體式講得不好。

說實在的,瑜伽體式講得好不好,真得和聲音好不好沒太大關係,只要你能發出聲音,只要能通過聲音和別人正常交流,就會把課程講得非常棒。

我小的時候,是個特別淘氣的丫頭,天天在院裡嗚哩哇啦亂喊亂叫。有一天中午,喊聲太大,影響了老爸休息,老爸氣呼呼地訓了我一通:就聽見你喊了,大破鑼嗓子,那麼難聽,跟個烏鴉似的。

在我心裡,烏鴉是特別丑的鳥兒,民間傳說里,經常把烏鴉比喻為不祥之鳥,還有一個童話里說烏鴉是森林裡叫聲最難聽的鳥,鳥兒們都不喜歡和它玩兒,喜歡和百靈鳥交朋友。當老爸說我的聲音是烏鴉一樣的破鑼嗓子後,我很傷心的,從那以後也開始討厭自己的聲音了。所以你對聲音的不自信和不喜歡,源於印象深刻的某段經歷。

還有一次上全班同學大合唱,我站在人群中,心想那麼多人誰能注意我的聲音呢?沒想到,我正扯著嗓子唱地正嗨,旁邊一位同學扭過頭來看著我,輕輕地說了一句:你唱得真難聽,聲音小點。這下可壞了,我整節課都不自在,裝腔作勢地只張口不出聲,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呱呱亂叫的大烏鴉。

從那以後,再也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說話。後來我學習瑜伽教練課程,很久都不敢開口講體式,尤其發現別人都齊刷刷看著我的時候,我說話聲音小的只有自己可以聽見。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久,雖然掌握了很多瑜伽知識,但是開口講體式這一關過了半年多我才突破。

突破聲音的魔咒

還有不少人平時唱歌說話都沒問題,跟熟人聊天敢說敢笑,可是一站在人多目光聚集的地方,發現大家齊刷刷看著你的時候,就立馬蒙圈,你準備地再充分,腦袋瓜子都一片空白,啥也想不起來了,就好像中了魔咒一樣。

臉紅,聲音小,是害怕別人質疑你,是害怕結果和自己期待的不一樣。尤其新的瑜伽老師上課時,特別期待大家能接受自己,也期待能把自己想呈現的都呈現出來,不要出現差錯。越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怕出現錯誤,就越容易緊張,聲音越放不開。

我經常和學生們講,只要你做為瑜伽老師站在講台上,你要記住這幾點:

1、我是誰---我是瑜伽老師

2、我來幹什麼---我來和大家分享瑜伽課程

3、我面對的是誰---我面對的是需要被指導的學生

你在這節課上,只要做到你應該做的,對你來講最重要的事情就可以了。會員喜歡不喜歡你,相比你講課,其實並不重要。喜歡你,是憑藉你多次的訓練吸引來的。不喜歡你,是暫時緣分還不夠。如果把心思放在別人會不會接受你這個敏感的話題上,你將永遠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才是對的。

甲說喜歡你的溫柔,乙說喜歡你的洒脫,你為了達到甲的喜歡,而接近她想要的樣子,為了滿足乙的需要,你刻意按照她的要求說話辦事,短時間內可能感覺還好受。突然一天,你遇到丙,丙說這兩樣他都不喜歡,你就開始懷疑自己了,覺得甲乙丙都是給你製造困擾的人,他們根本不懂你。

別人懂你和喜歡你,會很容易做事,也會讓你依賴這種看上去不錯的感覺。所以想通過別人喜歡你,支持你獲得做事的信心和力量,是虛假的自信。我們要培養積極主動的心態,不管別人喜不喜歡你,你更客觀地看待自己,更確定自己發展的方向,不低估自己,也不高估自己,讓自己成為真正紮實學習,並大膽實踐的人。

自我訓練方法

一、欣賞自己的聲音---不評判

無論你的聲音是什麼質地的,或沙啞、或清脆、或沉悶、或洪亮,你的聲音就是你的獨到的特點,是獨一無二的。不要排斥和評判它,當聽到自己的聲音時,告訴自己:我感受到這種聲音了,感受到這種聲音正從我的喉嚨流過。

二、感受自己的聲音---客觀一點

我之前試著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然後在一個旁觀者位置去聽錄音機里出來的聲音,隨著聲音的提示做冥想和體式練習,然後就發現了哪裡是需要被調整,哪裡應該認可。客觀地進行調整,感覺特別緊張的地方放鬆一點,感覺特別弱的地方強化一點。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堅定自己的方向目標。你的目標感越強,就越膽大,也越有耐心。

三、觀察自己的表情---大膽看見自己

對著鏡子說話,觀察鏡子裡自己出現的表情。如果你很放鬆地說話,聲音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面部表情會輕鬆。或當表情輕鬆時,聲音就是真實的。如果表情僵硬緊張了,聲音就會卡頓不連貫。這意味著有想說又擔心說不明白的地方,這種情況出現,說明自己心裡的顧慮太多,或者表達的重點還沒抓住。當你一次次更大膽地訓練自己,就越來越有底氣了。有底氣的聲音是反覆訓練得來的。

四、相信自己的聲音---聲音是有節奏的

聲音是會講故事的。太想表達自己,容易跟著別人走,表達內容會偏離想要呈現的中心思想;太想趕緊結束話題,聲音會緊張,說話節奏加快,意識不在當下。但是你跟著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看到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就會放慢語速,並把控好節奏。堅定地對自己相信,不懷疑,你的聲音就有能量。

五、反覆訓練--沒有捷徑

任何想通過捷徑讓自己獲得改變,是急於求成,這不是好辦法。如果對自己的聲音不喜歡,或感覺自己有很多地方表達不出來,就要不停地進行訓練。在體式練習中,掌握每個體式細節,並不停地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體式重點。在嘗試過程中,不停地發現自己身體的感覺,用簡潔清晰的語言,闡述體式細節。一次講不好,兩次,一次次推翻,一次次體驗和總結,勤奮而誠懇是學習的態度。

表達者和傾聽者聯結

你說出每句話時,你要讓別人聽得明白,你要把內容講清楚。

你要站在傾聽者的位置上,看到他們的身體狀態,分享你掌握的瑜伽內容。而不是你自言自語地認為,你表達完自己想說的話就可以了。

有了傾聽者,表達者的語言才會發生作用。表達者的語言能影響和作用於傾聽者,讓他們跟隨你的語言出現呼吸和身體的感受,當傾聽者和表達者的感受契合時,聲音的效果就出來了。

當你進入瑜伽課堂上,面對你的會員時,你要傳遞你這節課的主題內容,你所說的每句話都是教別人在身體中體驗到體式的感覺。

當你的心沉下來,不急於表達,不懷期待地進行每節課,通過體式和語言的傳遞,你的心會和大家走近。

訓練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就像訓練瑜伽體式一樣,要有過程,要有沉澱和積累,要一次次在體會中,推翻過去,再重新開始,別害怕,大膽再大膽地嘗試,就會越來越能表達明確,越能抓住表達重點,越來越有底氣面對任何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ikBk20BMH2_cNUgWnz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