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哆啦A夢育兒
青少年時期是人的社會化的一個特殊時期。青少年的社會化主體包括家庭、學校、同輩群體及大眾媒介等, 其中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社會化有著更為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影響與學習的過程, 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尤其是現代家庭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現為促進年輕一代的社會化。家庭教育側重於青少年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 側重於健康心理的培養。本文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家庭教育方法對當代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
家庭教育決定青少年社會化的成敗。從內容來看,家庭教育主要包括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 從方法來看, 家庭教育分為教育方式和教育技巧兩部分。從某種意義來看, 家庭教育的方法比家庭教育的內容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是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所謂教育方式是解決如何教育的問題, 教育技巧則是解決如何有效教育的問題。
( 一) 教育方式
從當前的研究來看, 教育方式主要可以歸納為兩類: 民主型和專制型。民主型的教育中, 父母會給予子女理性的愛,父母充分理解和尊重子女的情感需要和體驗, 父母和子女之間存在的是情感的交流、溝通和應答, 而不是情感的統治專制型的教育則要求子女絕對服從, 並對子女的一切行為進行監管, 子女如不服從則會對其進行體罰等, 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極不平等。絕大多數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中間型, 即不算民主, 也算不上專制。這說明, 在現代社會, 父母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自主權和個性的獨特化, 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民主化教育。其中, 有少部分的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實現了高度民主。不過, 還有少部分父母對青少年採取的仍是專制型教育方式, 他們強調自己是家庭的權威, 過分干涉青少年的生活, 這種教育方式將對青少年的社會化產生消極的影響。
( 二) 教育技巧
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 需要高超的技術和技巧, 父母不僅要有正確的教育方式, 還要在行動中採取有效的技巧。教育技巧主要解決如何有效教育的問題。注重家庭教育的技巧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用。我們用兩個變量測量父母的教育技巧, 即「父母是否經常對孩子說他最不喜歡聽到的話」和「父母是否經常將自己的孩子與他人比較」。 在家庭教育中, 有的父母喜歡將自己的孩子與他人進行比較, 這說明這部分父母無法正確對待青年的優點與缺點, 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盲目攀比, 對青少年提出過高的要求, 這極易讓青少年產生逆反心理。此外,有的父母經常說孩子不喜歡聽到的話。說明父母的教育中說教的成分比較重, 父母有時儘管是很隨意的一句話,卻可能大大傷害了青少年的自尊心。這部分父母無法運用「角色互換」的方式, 設身處地用青少年的眼光觀察問題、思考問題, 也沒有辦法真正進入青少年內心。
家庭教育方式對青少年社會化有著重要的影響, 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往往會對青少年的社會化帶來完全不同的後果。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青少年的自我評價、青少年的性別觀、青少年的獨立性以及青少年的失范行為等四個方面。
第一, 教育方式對自我評價的影響
家庭教育方式的民主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 父母對青少年持一種信任的態度, 他們讓青少年在很多方面自己拿主意, 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這種信任首先是對青少年綜合能力的肯定, 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的能力得到了鍛鍊和加強, 因此他們的自我認同感更強。其次, 教育方式的民主性還表現在父母和青少年溝通情況良好。青少年和父母交往的成功體驗會讓他們對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綜合素質更有信心, 所以父母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評價。不同教育方式對青少年自我評價的影響存在著巨大差別。父母的教育方式對青少年的自我評價有顯著的影響。教育方式的民主化程度越高, 青少年對自己的評價越高。
第二, 教育方式對性別觀的影響
父母的教育方式對青少年性別社會化有顯著的影響。教育方式的民主化程度越高, 則青少年的性別觀念越現代。民主與專制兩種教育方式下的青少年具有傳統性別觀念的人數相差不大, 但是, 具有現代性別觀念的人數比例則體現了相當大的差異。民主教育方式下的青少年有現代性別觀的比例比專制教育方式下的青少年高。家庭教育方式對青少年性別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他們是否具有現代的性別觀念。當代中國的青少年普遍有較現代的性別觀, 大部分青少年都在男女平等問題上持肯定和中庸的態度, 極少人認為女性應該放棄社會角色, 呆在家裡做家庭主婦。家庭教育方式民主化程度更高的青少年對民主和平等更為敏感, 在性別平等上的態度也如此, 他們當中有更多人具有現代的性別觀念。
第三, 教育方式對獨立性的影響
,教育方式對青少年在經濟上的獨立性有顯著影響, 即教育方式越民主青少年經濟獨立性越強。父母教育方式民主化程度與青少年經濟上的獨立性成較強正相關, 父母教育方式越民主, 青少年在經濟上的獨立性越高。究其原因, 一方面, 家庭教育方式民主化程度更高的青少年對獨立有更深的體驗和更高的要求, 這促使他們在經濟上尋求獨立; 另一方面, 父母的民主化管理讓他們有較高的自信, 在自主處理學習、生活事務的過程中, 他們的判斷力和能力得到了加強, 他們也更有可能比其他人更早獲得經濟上的獨立。因此, 家庭教育方式更民主的青少年傾向於經濟上有更高的獨立性。
第四, 教育方式對失范行為的影響
家庭教育與青少年失范行為有著密切聯繫。父母教育方式民主化程度對青少年的失范行為有顯著影響, 即教育的民主化程度越高, 青少年的失范行為越少。 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對青少年失范行為的影響差別巨大可以發現, 父母教育方式民主化程度和青少年失范行為有較強的相關性, 父母教育方式民主化程度越高, 青少年越樂意接受社會規範。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這種原因: 其一,教育方式民主體現了父母對青少年的信任態度, 這種信任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鍛鍊了他們的能力。他們面對自己的生活遊刃有餘, 對生活抱著積極的態度, 對社會規範也採取認同和自覺遵守的態度; 其二, 教育方式的民主能夠使父母和青少年進行良好的溝通。在與父母的溝通交流過程中, 青少年的不良情緒得到了釋放, 各方面的壓力得到了緩解。而長期處於專制的教育方式下的青少年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和極端的心理, 從而產生失范行為, 甚至一部分人成為社會閒散人員和犯罪分子拉攏並利用的對象, 走上犯罪的道路。
不同的教育方法會對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產生影響。以下主要從青少年的自我評價、性別觀、獨立性、失范行為、學習成績以及行為習慣等六個方面來闡述家庭教育方法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
(本文由哆啦A夢育兒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