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萬個標箱!冠狀病毒可能給貨櫃運輸帶來致命打擊!

2020-03-23     運去哪


根據SeaIntelligence Consulting,世界正處於全球供應鏈危機的第三階段。


總部位於哥本哈根的SeaIntelligence Consulting執行長拉爾斯·詹森(Lars Jensen)表示,冠狀病毒大流行對貨櫃運輸線的影響可能總計約為1700萬個20英尺當量單位(TEU)。詹森告訴財富管理公司瑞銀,這相當於正常世界全球交易量的10%。


詹森確實表示,他預計2021年的銷量將強勁反彈。

詹森在電話會議上告訴瑞銀,目前中國的供應緊縮正在產生連鎖反應。瑞銀的電話摘要說:「這包括對歐盟和美國出口商的運輸能力不足。」

隨著冠狀病毒在歐洲和美國的迅速傳播,詹森預計進口商將減少庫存水平,「直到他們看到需求回升的明確證據為止」。


詹森說,世界正處於全球供應鏈危機第三階段的初期。

詹森向《美國託運人》解釋說:「第一階段是中國因該病毒而關閉,因此,由於關閉製造業,貨櫃數量不足。第二階段是中國製造業加速發展時的反彈。


第三階段是隨著大流行蔓延,關閉世界其他地區,導致需求急劇下降。


「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之間存在重疊。第二階段才剛剛開始,因為第三階段突然迅速增加,因此我們沒有看到全部效果。」 Jensen告訴American Shipper。


「第三階段的問題在於,我們現在正處於這一階段的初期。目前正在預訂和運輸的貨櫃貨物是基於一,兩,三周前發送給工廠的訂單,而這並不能反映出目前市場上的情況。」


瑞銀(UBS)的電話摘要說:「與以往相比,海洋承運人已更加迅速地轉向空白航行。」這保護了運費,並且從歐洲和美國出發的回程航線「現在由於運力緊張而導致運費上漲。」


詹森告訴《美國運貨商》,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運費沒有暴跌。


「貨運費率在第一階段確實有所下降,但實際上並未以任何大幅度或災難性的方式下降。這是因為運營商非常迅速地從市場上撤下運力,此外還實行了合理的價格原則,因此他們幾乎不需要通過價格折扣來積極追求銷量。在進入第一階段時,我們確實開始看到由產能/設備失衡引起的價格上漲。」他說。


本月初,詹森(Jensen)在在線帖子中寫道,「情況是前所未有的」,但「有一個明顯的比較:2008年的金融危機」,當時全球貨櫃量下降了10%。如果今年出現相同的收縮率,「這相當於全球貨櫃運輸線減少了1700萬標準箱」,而港口和碼頭可能「潛在地損失了8000萬標準箱的處理量。」

文章來源:i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New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1tQCHEBrZ4kL1Vihk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