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2020年未來幾個月內,旅遊行業的8個趨勢

2020-05-02   一諾農旅規劃


1

企業倒閉,航空運力和旅遊庫存都將減少

4月中旬的分析,2020年航空客運收入可能將暴跌3140億美元,同比下降55%。根據國際航協此前的數據,實施嚴格旅遊限制的各地航空市場的收入總和占全球航空客運總收入的98%。預計亞太地區將是今年全球航空業損失最大的地區,其次是歐洲地區和北美地區。

隨著全球航空旅行的減少,酒店、度假租賃、租車和觀光等業務也將遭受沉重的打擊。報告認為,上述的各條業務線,都將有旅遊企業會倒閉。


2

周邊游暫時主導休閒旅遊市場

短期內,休閒旅客會更加青睞離家更近的短途旅遊,差旅習慣也可能出現變化。

今年3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新冠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病」。國際航協數據顯示,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後,旅遊行業在三到四個月內逐漸恢復。參照這個趨勢,新冠疫情後,旅遊行業的恢復期在今年6月至7月間。

但考慮到此次疫情的蔓延程度,這種設想並不現實。為了抓住北半球夏季的尾巴,酒店業可能會採取措施推動8月份的客房預訂。根據美國交通部數據,旅遊業花了兩到三年的時間才從911事件的陰影中走出。

報告預測,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區域內旅遊的熱度將會增長,休閒旅客長途出境游的興趣降低。

自駕游、火車和短途航線旅遊將最早恢復。這些市場的酒店、度假租賃、租車和觀光活動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


3

防護措施持續加強

在使用公共設施的過程中,旅客將更加注重個人衛生,比如不會輕易碰觸機艙內的小桌板、酒店的電視遙控器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前的習慣可能再度恢復。

達美航空做出了品牌承諾,將為乘客提供更安全的衛生設施,對艙內小桌板、椅背娛樂螢幕、扶手和椅背口袋等高接觸點進行消毒。此外,機組人員還可能延遲航班起飛時間,要求清潔人員返回進行額外清潔。

航司也需要優化機上餐食購買。根據報告撰寫人Jay Sorensen的親身經歷,他在飛行途中訂了一個漢堡,空乘人員給他的卻是用箔紙包著的三明治、調料包和小餐巾紙。整個過程中,既沒有盤子、抹醬的塑料刀,也沒有餐後的手部清潔工具。這一服務的設計缺乏同理心。未來,消費者將給這類服務低分評價。


4

價格實惠的服務更受消費者青睞,也將帶來更多流量

在疫情期間和結束後,多數消費者都將縮減預算。影響消費者支出的第一個原因是需求下跌,但供應商仍在努力獲客,這將使低價成為普遍的促銷手段。其次,消費者習慣於在經濟低迷時期預期產品的價格更加優惠,所以供應商只能加大折扣的力度。

綜上所述,疫情結束後航司的菜單式產品(a la carte)銷售將面臨挑戰。屆時,監管機構、媒體記者和消費者對於航司企圖利用這一模式提高價格和收入的做法會更加敏感。航司在獲得政府援助後如果還提高了行李託運費用,這將成為大眾激烈討論的話題,航空業需要努力避免這一風波。


5

獲得政府援助的航空業將被公眾更多地監督

作為受疫情打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航空業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並且成為了政府的主要援助對象。直接運營補助、貸款和機場費用延遲收取等援助措施與日俱增,使航空業免於破產。

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也將對航空業更加關注,該行業曾因定價策略、航班延誤、乘客處理失誤而引發廣泛討論。旅遊業中受到政府援助的其它領域也同樣會受到更多關注。2020年至2021年間,美國旅遊行業高管通過股票期權等形式獲得分紅的消息都將招致大眾的不滿。航司的恢復需同時依靠消費者、員工、管理者和政府,企業的管理團隊必須謹慎衡量預算計劃,以應對公眾的監督。


6

退改費制度的變革

在航空領域,航司設置的退票費和不可退換機票是相對較新的定價政策。1985年,美國航空曾推出超低價機票,折扣高達70%,但機票降價的消息使航司股票暴跌。美國航空當時推出低價票是為了從迅速擴張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手中重新奪回乘客,但同時也對超低價機票的退改提出了嚴格規定。

西南航空也出售不可退換機票,但乘客最遲可在飛機起航前10分鐘完成免費退改。退款以旅遊帳戶存款退還,自原購票之日起一年內有效。疫情期間,西南航空進一步延長了帳戶退款的使用有效期。

受疫情影響,全球航司為乘客辦理了免費退改,以現金或帳戶存款形式退還訂票費用。酒店、度假租賃和租車平台等也是如此。由於不確定的存在,免除退改費用對於消費者而言十分友好。當旅遊企業迫於財務壓力重新收取改簽費用時,市場預計會傳來更多的負面聲音。

另一方面,維茲航空(Wizz Air)推出了一項頗具吸引力的政策,鼓勵退改用戶申請代金券而非退款。針對維茲航空主動停飛的航班,航司將自動把等值於原票價120%的代金券給到通過航司官網和App直接預訂的用戶,但乘客也可選擇100%的退款退回原帳戶。這一創新引導無疑吸引了眾多乘客,同時也為該航司保留了更多的現金。新加坡酷航Scoot也採取了類似的退款政策。


7

部分差旅需求被在線解決方案滿足

疫情期間,許多線下的商務會談的需求被視頻會議等科技解決方案滿足。休閒旅遊的核心在於享受生活,而商務旅行的核心可能就是一個小時的會議。精神航空前CEO Ben Baldanza預測,從長期來看,商旅會晤需求將減少5%至10%。他表示,兩個人的短期會議很容易被在線視頻會議取代,但銷售拜訪和工廠參觀仍然需要線下進行。

根據美國汽車租賃集團National Car Rental去年11月針對995名當地差旅人士的調查,81%的受訪者認為,「商務旅行幫助他們建立了新的業務聯繫,沒有差旅活動這一聯繫就無從構成」。另外,81%的受訪者會在旅程中結合商務和休閒活動。


8

Google對旅遊行業的興趣下降

旅遊行業一直在擔憂Google會借航班和地圖產品主導旅遊預訂業務。旅客通過Google搜索旅遊產品後,可能不需要再去訪問航司、酒店、度假租賃和租車公司、甚至OTA的預訂平台。而Gmail也可能幫助Google獲得更多旅遊預訂的客戶。

但報告觀點認為,隨著疫情的爆發,Google可能會探索其他行業的更多直接機會,因此Google主導旅遊行業的可能性有所降低。

Google與各國公共衛生部門合作,利用其收集的海量數據追蹤疫情期間的人員流動情況,主要來自居民手機的定位信息。Google發布了超過130個國家居民的出行路線,覆蓋了雜貨店和藥房、公園、住宅、零售娛樂場所、中轉站和工作場所等,以幫助公共衛生官員確定居民的安全隔離。Google所作出的成績未來將為其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

報告認為,相比之下,Google在旅遊行業可施展的拳腳更有限。旅遊業存留的快速獲利機遇已不復從前。而旅遊銷售需要直接的客戶服務支持,這並非Google的強項。未來五年內在線教育和公共安全領域將迎來巨額投資,旅遊行業已被拉開了巨大差距。通過對比思考,報告認為,Google並沒有征服旅遊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