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近400萬對夫妻離婚:比一窮二白更可怕的,是貌合神離

2020-01-04     書語人間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陪你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假性親密關係》。



我們每一個人都處在親密關係的網絡里,卻鮮有人知道,親密關係也有假象。


比如,你明明很生氣,想要和Ta好好談談,Ta卻一次次地避重就輕,不願意和你有真正的交流,以至於在同一個問題上反覆打轉。


再比如,你明明想要和自己的父母好好談談,卻因為觀念的不一致,一再地失望,以至於不得不退回到自己的舒適圈裡,嘴上說「好好好」,心裡卻各種抗拒。


那麼,都是什麼讓看似親密的你們產生了隔閡、誤會,甚至,永無休止地傷害,以至於不得不「棄療」呢?



來和靈遙一起,讀讀這本《假性親密關係》,對這段有苦說不出的關係Say No吧!


01.

假性親密關係究竟是什麼?


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雖然不是一個嚴肅的心理學術語,但是卻相當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很常見的現象:


一方面,兩個人的生活已經十分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一切的日常活動,乃至未來都在圍繞著對方打轉;另一方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兩個人之間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無法坐下來溝通的問題、不敢表達的情緒,和難以掩飾的不安。


於是,兩個人雖然都在艱難地支撐著這段關係,也不願意放手,但更多卻是出於對彼此的責任,而不是發自心底的愛意。




那麼,這樣的假性親密關係為什麼會出現呢?


過去的5年里,一直都在以心理諮詢師和人際關係諮詢師的身份幫助伴侶們克服關係中的障礙,建立起更親密關係的作者,發現陷入假性親密關係里的伴侶,往往都有這三個特點:


一是,他們並不真正地了解自己,既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戀愛、結婚,也不清楚自己想要從這段感情里得到什麼。


換句話說,他們之所以會選擇這段關係,或是選擇與這個人相互湊合,其初衷無外乎是迴避掉來自家裡人或是世俗的壓力。



二是,很多伴侶雖然在形式上非常親近,但卻根本不了解對方在情感、性、金錢、孩子教育、精神追求等問題上的看法。


於是,他們在遇到問題時,根本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對方談才能夠達成一致。至於結果,那自然便只能是在拉扯中,看誰斗得過誰了~



三是,很多人並沒有從原生家庭,也就是父母的婚姻關係里學到如何與另一個人相處。再加上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自然也缺乏去解決這段新關係里的矛盾的經驗了。


因此,你若是想要收穫一段充盈而豐盛的感情,必須要勇敢面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推倒一切,重新來過。



02.

感情中矛盾的真相:

既有對對方的失望,也有對自己的失望


H小姐和M先生交往已經一年有餘了,回放了兩人的多次衝突後,作者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便是,兩人之間的全部衝突,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 ——


每當兩人關係出現問題時,M先生的心情便會變得很糟糕。這時,H小姐便會努力地尋求解決方案,試圖得到M先生的諒解。


可是,H小姐每次試圖靠近M先生的舉動,都會讓M先生感到厭煩,不止一次地說出,「我都已經很努力地在調節我的情緒了,你就不能自己待一會兒嗎?」


結果,一而再,再而三,H小姐也開始對這段關係失去了信心,想要逃離這段讓自己感到痛苦的關係。



其實,H小姐之所以會害怕逃避中的M先生,是因為她在小時候曾經有過因為惹怒了父母被扔在了家裡的經歷,而,M先生之所以會一再地告訴H小姐他需要時間,恰恰是因為他小時候在與母親發生矛盾後,都是選擇這樣的方式來處理的。


結果,兩人卻因為缺少對彼此的了解,無法很好地去處理兩人之間的衝突,以至於到了「誰也不肯讓步」的地步。



因此,你若是想要擁有高質量,低衝突的親密關係,


一方面除了要重視與伴侶的溝通,明白對方在不開心時,真正最喜歡的、化解衝突的方式是什麼,比如,一個人嘴上說不要你哄Ta,實際上卻因為你的冷處理更生氣,那麼,你就該哄Ta;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對自我的認知,也就是提高自己對事情的接納能力。


也就是說,在與伴侶相處時,你不僅不要去高估對方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要儘可能多地去理解Ta的行為。尤其是對一個人在關係建立初期便對你體貼入微,呵護有加的人,你更是要去體諒對方的不得已



這樣,你們才能夠在兩個人發生矛盾時,用一種更開放和接納的心態去面對,而不是,一吵架便主觀認為對方「不愛自己了」或是「不重視自己了」。


最後,很多人喜歡採用的懲罰式激勵也是一種很糟糕的相處方式,比如,在伴侶面前大加讚美另外一位異性是多麼優秀,或是在遇到不開心時,用指責、埋怨和逃避的方式,來應對兩個人的衝突。


因為,批評和否定的本質,是對對方邊界的侵犯。


對方如果是一個原則很強的人,並不認同你的意見,那麼便很可能會通過牴觸、迴避或者對抗的方式來告訴你Ta的界限。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指出來的問題即便是客觀存在的,對方也會反駁你。



所以,如果你希望有一段穩定成熟的關係,必須換一個角度,學會正面表達你對對方的期望,然後讓對方看到,Ta若是做出了你期待的改變,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回報。



03.

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然後,再推己及人


有時候,我們也許會為了得到,或是維持一段關係,不得不去迎合別人,說別人喜歡聽的話,做別人喜歡自己做的事。


比如,有的人,會因為寂寞去選擇一個自己明明不喜歡,但一心一意對自己好的人,結果,沒過多久,他們便會去挑剔這個和自己在一起的人「不夠好」,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一個無法面對自己的寂寞,與自己好好在一起人,無論與誰在一起都很難快樂。


因為,關係的本質,是兩個人一起把生活經營得更好,而不是,一個人因為「能力」的缺失,不得不指望另外一個人來負擔起Ta的生活。


比如,一個人如果因為自己無法照顧自己,迫切地想要找到一個人來照顧自己。那麼,這個照顧者一旦照顧不周,這個被照顧者便會感到很受傷,進而開始比對照顧者在與自己在一起,和在一起後的改變,然後得出「你不愛我了」的結論云云……



因此,你若是想要收穫一段充盈的關係,那麼,你必須要學會自己走好一個人時的那一段路,學會一個人吃飯、學習、工作、做家務、旅行,然後從中收穫到快樂。


這樣,你才會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當有這樣一個人出現時,牢牢地抓住Ta,無論別人怎麼說。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只有先學會了如何給自己快樂,才能夠明白在關係里如何給別人快樂。


因此,你如果是因為長期需求得不到滿足,才與伴侶有了隔閡的話,也請停止你的抱怨,反觀自身,自己來嘗試解決問題吧~

祝好!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FVgcW8BMH2_cNUgn1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