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從哪裡來》:未來10年,普通人的財富賽道都在哪裡?

2020-02-06     書語人間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陪你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錢從哪裡來》。



這本書之所以會吸引到我的目光,主要因為它的副標題 —— 「中國家庭的財富方案」。


畢竟,你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會因為目前所處的階段,如,


—— 是在一線、二線、三線還是縣城生活?

—— 是20歲、30歲、40歲還是50歲?

—— 從事的是金融、IT、微商還是美甲?

—— 是未婚、戀愛還是結婚?

—— 有沒有孩子?孩子多大了?


等等,做出全然不同的人生決定。



想要為這樣的一群人,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財方案,本身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在反反覆復的閱讀中,靈遙才發現,


這本披著「財富方案」的理財書,其實是一本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大解讀,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學歷、才華、城市位置、家庭出身,找到適合自己財富創造能力增長的位置(職業和工作),找到資產(地產和金融資產配置)的坐標。



因此,這篇文章里,靈遙將結合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談談未來財富趨勢的理解,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為你帶來全新的、解讀財富的視角。


01.

從「低垂之花」到「高垂之果」:

錢為什麼越來越難賺了?


很少有人意識到,我們過去的7年里,也就是2013到2019年,正在經歷著一個經濟發展轉型期。


2013年以前,中國的高速增長來自兩種力量,一個是「城鎮化」,另一個則是「全球化下的工業化」


在這個大背景下,數億農民工進程,城市快速擴容,撬動了巨大的基礎設施功能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而,以珠三角和長江三角洲為核心的中國製造,也快速崛起,成為了全球產業鏈上關鍵的一環。



這些年裡,你只要是來到了大城市裡,踏實肯干,便都能夠積累到屬於自己的「一桶金」。


然而,事情卻在2012年開始起了變化。


雖然以製造業為首的工業依舊在發展,但是增速明顯開始放緩,而,服務業則開始悄悄崛起,以金融為核心的第三產業開始發展,從業人員的收入情況,和財經類院校的收分也跟著水漲船高。



也正是因為服務業對人口密度和質量的高要求,人口開始向北上廣深這四座一線城市聚集,帶來了戶口的稀缺和房價的暴漲,也讓普通人開始發現,想要靠著自己的努力在一線城市裡買套房,幾乎成了一種奢望。


圖 | 深圳過去20年房價走勢,注意紅色框里的數字


而,到了2019年,經濟的增長邏輯再一次發生了改變。


隨著財富的積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生活品質有了更多的要求,選擇商品和服務時,也從「夠用就行」過度到了在意「品質」。


於是,你開始發現,心理諮詢師、營養師、美甲美睫師、形象設計師、體質管理師……這些憑藉著一技之長,為個人提供定製化產品的職業,開始取代建築工人、製造業工人、流水線工人等等,來到了這個時代的聚光燈下。



因此,這個新時代里,你若是想要賺到錢,不僅要順勢而為,還要找到一條適合你自己的發展道路,從茫茫人海里脫穎而出,給客戶一個選擇「你」的理由。



在接下來的內容里,靈遙將從職業選擇、行業選擇、地產投資和其他金融資產配置這四個角度入手,來告訴你 —— 如何找到你的「碗」,接到餡餅。


02.

找准你的職業賽道:

人工智慧和你有什麼關係?


職業選擇是一個普通人財富積累的重頭戲。


雖然,很多人都善於熬「錢生錢」的雞湯,告訴你,一個人如果要致富,不能夠依靠工資,也就是勞動性收入,而要依靠「睡後收入」,即躺著就有收益的金融資產。



但是,真實數據卻告訴我們,直到2019年,全球普通人的財富積累,主要還是來自於你的工作。


換句話說,作為一個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普通人,我們的生活質量,主要還是靠著「搬磚」來提升的。



這話再說得再直白一點,便是,你若是想要在人生的後半場活得足夠體面,關鍵還是在於找到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


那麼,什麼樣的職業才「越老越吃香」呢?


一方面,你能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應該與你的工作年限正相關吧?


否則,你能夠做到事情,一個新人不到1年便能夠學會,還只和公司要你一半的工資,你又拿什麼和別人競爭呢?



另一方面,你還要警惕來自「人工智慧」也就是機器對你職業的替代。


畢竟,每省下一分錢的成本,便意味著多一分錢的利潤,企業是傻子才會捨棄廉價的、出錯率高的機器,去用一個普通人。



在有了這樣的兩種認識後,我們便來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越做越吃香」的職業吧~


第一種,便是服務類行業了。


比如,老年人護理,是一門需要時間,才能夠積累經驗,且沒有辦法被機器取代的吧?



第二種,便是藝術、設計、娛樂、體育類行業了。


比如,演藝行業,任何一個火起來的明星,都有Ta特別的人設,和一群只買Ta單的「性格粉」。



第三種,便是食品加工、酒店業了。


比如,去外地旅行的時候,住民宿A和民宿B帶給你的體驗就是完全不同的,一家民宿的好評率越高,越容易吸引到更大的客流量。



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


只要你能夠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特色,同樣也能夠找到一條專門替你打造的「跑道」,賺到錢不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嗎?



03.

位置決定命運:

北上廣,是去還是留?


從1978年到2019年,應該是近千年來中國普通家庭財富增長最快的幾十年。


這幾十年的「中國奇蹟」本質上是普通百姓財富增長的奇蹟,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同樣的人在不同城市創造的財富是完全不同的。



1992年,北京工薪階層一個普通三口之家的年凈收入是7668元。同年廣西南寧市一個雙職工家庭的全年可支配收入是6318元,兩者相差甚微。


20年後的2019年,同樣的雙職工三口之家,在北京的年凈收入是203970元,而在南寧的則是105828元,相差了近乎一倍。


這還不僅僅是流動性收入,要是考慮到家庭房地產差異,相差得也就更多了。


如果再加上學校、醫療資源,和各種博物館、畫展、講座等活動,這兩個家庭孩子未來的發展,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都不足為過。



因此,你除了選擇職業,還要選擇適合你未來發展的土壤,在對的地方做對的事情。


不過,大城市的勝利,並不意味著小城市的失敗。


尤其是對那些高度依賴網際網路的自媒體從業者和微商來說,小城市往往意味著更低廉的生活成本,和更快速的財富積累。


我舉個例子,同樣是租房子,如果說1000-1500元在北京租的是一個地下室,在成都租的是一個老式小區的一個臥室,那麼在縣城便是一套80-100平方米里的電梯公寓。


再加上物流和動車的加成,我輕輕鬆鬆便能夠比北漂黨省下4/5的生活費,又何樂而不為呢?


圖 | 這裡面有你的工作地/家鄉嗎?


因此,你在選擇未來定居的城市時,除了要看到大城市的光鮮亮麗,也要考慮到大城市裡高昂的生活成本,理智地做出「去」與「留」的決定呀~


04.

遇見房地產的拐角,

什麼樣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人類對土地的迷戀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從村莊走向城市後,人類對土地的迷戀就變成了對房地產的迷戀。截至2017年,全球的股票、債券、黃金、房地產等資產加起來大概是340萬億美元,僅僅房地產一項就占了168萬億美元,占全球總資產的近一半。



而,你如果去問那些在過去10年、20年「富起來」的人,往往也會發現房地產投資在他們心中的重量。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房子才是好房子呢?


我們需要需要明白的是,房子的價值並不是來自於磚瓦、鋼筋水泥、豪華裝飾,而是房子所在的土地價值。


而,房子的土地的價值又來自於這片土地的增長潛力,即大家對土地未來可以創造多少財富的預期。


換句話說,只有未來對人口有著巨大吸引力的城市,才會有可能出現一房難求的稀缺性,進而帶來價格的暴漲。



而,在看房時,除了戶型、學區、醫院等剛需,交通是否便利、周圍是否會修建大型商場、是否有國際知名企業入住等等,也都應該是你重點考察的內容。



05.

在恐懼中貪婪,

金融資產值得投資嗎?


除了房地產,股票、基金、債券、保險,也開始成為普通人資產增值和保值的手段。


一方面,在政府出台的限購政策,和動輒幾十、近百萬的首付面前,買房對我們這些個剛步入社會的小年輕來說,確確實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另一方面,國內增速放緩,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21世紀,股票和債券等金融資產的價格非但沒有持續低迷,還出現了反彈趨勢。


比如,上證指數從2019年初的2494點,漲到了10月底的2939點,漲幅高達18%(見下圖),而代表了中小盤股票的價格表現的中證5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則分別上漲了19%和35%。


歷史上,上證指數的年均漲幅只有13%,美國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漲幅也只有13%。由此可見,中國股市的前景是相當可觀的。


圖 | 上證指數2019年1月-12月31日


同樣,綜合反映債券價格的中證全債指數也從2019年初的190點左右,漲到10月底的197點左右,漲幅高達3.6%。對債券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可觀的漲幅。


圖 | 中證全債指數2019年(紅框)


因此,整體來看,雖然中國的經濟因為結構轉型和國際貿易摩擦,變得有些艱難,錢也不好掙了,但是,國人對金融資產還是很有信心的。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判定,主要也是因為在2013年到2019年,我國的經濟增長動力已經完成了從工業主導到城市化指導,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的轉變。


而,國際市場對中國的評價,也從消耗資源和人力的「粗加工」,到技術科技在國際社會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國,我們也將迎來財富的新拐點。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改革開放過後,神州大地上出現了一個接一個的經濟奇蹟,深圳的崛起、香港澳門的先後回歸、奧運的成功申辦……都讓我們開始把「財富增長」當成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而非選擇的結果。



於是,大規模的城市化因為地產、基建、固定投資……的成熟結束後,更多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經濟增速放緩,忽略了一些更輕盈的詞語,如,服務業、人力資本密集行業、知識經濟等,背後潛藏的巨大商機。



好在,我們有這一本《錢從哪裡來》,有香帥領銜的金融分析團隊替我們收集到的最真實的數據,來告訴我們 —— 未來究竟通向何方。


現在,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中國這條沉睡了近百年的巨龍,終將翱翔在世界的上空,你,做好準備了嗎?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H4wJHABjYh_GJGVqh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