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接納和理解下長大的孩子,想要不積極樂觀都難

2020-02-03     春花育兒

現在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但也是最累的,他們的壓力其實並不比成年人的少,尤其是對於學生身份的孩子來說來自學業的壓力是很大的。考試,父母的要求,課業壓力等等像一座座大山一樣壓在孩子的身上。

孩子如果不會正確的緩解和釋放這些壓力就會變得焦慮或抑鬱,意志力不堅定。所以不僅孩子自己要學會減壓,父母也要有意識的幫助和引導孩子讓他們將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才行。

雖然人們常說,壓力就是動力,但是如果壓力過大那將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父母們要注意的是,由於孩子的抗壓能力相對較低,所以一旦壓力過大後果也是很嚴重的。

父母有責任在減輕孩子壓力的情況上努力做一些事情。



1.明白孩子壓力來源

想要解決問題就要從根源開始了解,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大部分上學的孩子面對的都是學業方面的問題。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學習好,學業有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注意把握度,家長要明白上學的孩子有的時候壓力的來源就是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形形色色的興趣班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沒有了興趣可言,父母為了讓孩子變得出眾就強行讓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孩子的生活看起來很忙碌很充實,但是他們內心或許是並不開心的。

2.用心感受,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父母的感受是有效處理孩子情緒的工具,有的時候孩子情緒不好,家長勸說無果,反而讓自己也陷入了低落的情緒中。

又有的時候,孩子心情不好,想要向家長發泄一下情緒,但是家長卻上綱上線的向孩子講道理,結果就是孩子更鬱悶了。又或者孩子想要和家長分享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家長卻在一旁一邊玩手機,一邊漫不經心的聽孩子說話,結果說著說著孩子就不說了。

久而久之就會發現不僅孩子的情緒家長感受不到,可能就連溝通都會變得更加困難了。家長需要用自己的感受與孩子溝通,幫助他們釋放壓力。描述孩子的行為,說出他們的感受,詢問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幫助。這樣既能把孩子的問題解決,又能將自己的愛傳遞給他們。

其實孩子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理解,這樣就是一種緩解壓力的形式了,在父母接納和理解下長大的孩子,想要不積極樂觀都難。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們會更願意與父母進行交流,因為父母懂他也願意傾聽。

耐心傾聽孩子的話語,在於孩子面對面的交談中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情況。了解孩子心理上是否有壓力。幫助孩子有針對性的克服壓力。



3.解放父母,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壓力

家長要首先學會區分問題,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只有父母教會如何讓孩子處理問題而不是替他們解決的時候,才是真正解放父母的時候。

當孩子知道自己的壓力被看到並且接納的時候,他們的情緒自然就會得到釋放,並且會逐漸回歸理性,用清醒的頭腦開始自己思考並且解決問題。

4.分享自己成長經歷

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很多都是相通的,父母可以用孩子式的語言分享自己小的時候遇到的類型問題。當時自己的想法,如何處理,讓孩子知道並懂得父母原來和自己是一樣的。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無形中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離,並且能夠樹立一個榜樣。增強了孩子克服壓力的勇氣和信心。

培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能夠讓孩子有更多面對壓力的勇氣,生活中父母要適當的放手,講一些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事情叫他們自己去做,想辦法去完成。

尊重和重視孩子的想法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是培養孩子自尊的有效方法,孩子有較強的自尊,勇氣,膽量就能更有想法。



5.學會拒絕,有頭腦

在孩子之間,尤其是男孩有時候會因為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而產生壓力,當孩子孤獨不知所措的時候,父母應當教導孩子要堅持自我抉擇,讓孩子明白不隨波逐流也是個性的一種體現。這是一個人成熟勇敢的表現,也是有主見有頭腦的表現。

緩解孩子心理壓力,非常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而不是強迫孩子去學自己認為好的興趣班。

如果孩子本身就不喜歡甚至厭煩的話,其實是學不出來什麼結果的,反而會讓孩子倍感焦慮。多聽聽孩子的意願,擁有智慧的愛關心孩子的成長,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解決問題,讓孩子在家長的幫助和引導之下快樂幸福的成長。

只要父母能夠及早發現孩子的壓力,並且幫助他們進行恰當的疏導,孩子就不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問題,從而輕鬆地度過童年時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qU1EnAB3uTiws8KTp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