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我就是覺得「無所謂」啊

2019-10-06     樹輝心理驛站

本文由樹輝老師原創,歡迎轉發分享,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

人在說無所謂的時候至少會有三個好處。

第一是可以把自己武裝的很強大,有一種百毒不侵的感覺,意思是無論怎樣都影響不了我。

第二是可以狠狠地攻擊一下對方,讓他不要太拿自己當回事兒,他在你心裡一點都不重要,如果讓他看到自己對你而言是那麼重要,你會顯得你很沒有出息。

第三個好處是你可以欺騙你自己,不讓你感受到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力。

「看,你又在騙自己了,如果你真的感到無所謂,那就沒有必要經常把無所謂掛在嘴邊。」這使我經常再諮詢中對來訪者講的一句話,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一位女士帶著一段痛苦的婚姻經歷來到諮詢室,她足足講述了四十分鐘,治療師感到一陣陣心痛,最後她告訴治療師:「我現在已經無所謂了,關鍵是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受影響……」治療師的回答是:「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孩子受影響,就需要你把那些無所謂挪開,去老老實實的面對你的婚姻,因為你的無所謂統統有可能在孩子那裡變成有所謂,而且孩子有可能會把它們當成一座座大山。」


一周後,她再次見到治療師,告訴治療師自己回到家後和孩子長談了近三個小時,她第一次在孩子面前承認這段婚姻對自己的打擊很大,她正在通過心理諮詢積極的面對,她需要孩子對自己的支持,比如學習之餘可以陪伴一下自己,但是她不希望孩子替自己承擔本該由自己承擔的情緒壓力。

已經輟學近一個月的孩子聽完後第二天就返回了學校,他告訴媽媽自己聽媽媽那麼說就放心了,而且自己對媽媽的狀態也很有信心,再待在家裡不但幫不上媽媽,還只能添亂,他相信媽媽再需要自己的時候一定會告訴他。

這位女士很智慧,通過諮詢她發現,自己認為的無所謂其實是在壓抑自己的感受,這份壓抑的感受去哪裡了呢?心理學的視角看至少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會到你的潛意識裡去,化作某種使你憤怒的或是喋喋不休的情緒,也有可能會變形成為你身體的症狀,另一部分則會不知不覺轉移(投射)到你最親近的人身上,比如你的孩子。他又會將其轉化成自己的問題,比如不上學,以此來喚醒你積極做出調整。

當然,並非「無所謂」一定不好,我們絕對不可以說,那樣就有點太較真(偏執)了,我們如果經常說,而且明明自己很不舒服還要硬說無所謂,那要小心了,因為人偶爾騙一下自己可以,那叫自娛自樂,騙的多了,問題也就會積攢的多了,那叫自我壓抑,會形成內心的衝突。

樹輝老師:

一個專心做諮詢的實戰派心理治療師

一個在來訪者面前沒有正形,但是可以做到字字珠璣的心理諮詢師

一個經常會有一些怪論,可是會深入你內心的非著名心理諮詢師

總之是一個最不像心理諮詢師的心理諮詢師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頭條號!

想讓生活再幸福一點點,關注我們!

如果您喜歡本文,那就點個贊、關注、轉發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lvpsW0BMH2_cNUgS8Wl.html